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弱势学生群体问题开始凸现出来。以此从甘肃省本科院校弱势学生群体的类型人手,分析了弱势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问题非常突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分析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现状及其思想行为特点,提出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使这一群体健康成长,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公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有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的特困学生、在心理方面有障碍的学生、有生理残疾而处于弱势的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处于的弱势的学生等几种主要类型.由于在特定方面存在缺陷而导致弱势,极易造成这些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或不稳定,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强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应仅仅只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同时也要给予强势学生群体必要的关注,及时掌握和了解这些学生的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科学合理地展开大学生强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雪鹰  段宝斌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3):119-120,12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弱势学生体育参与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奥林匹克教育对高校体育弱势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提出应在高校广泛开展对体育弱势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今后这一特殊群体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在高等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这里的弱势是一个比较和相对的概念,包括能力弱势、心理弱势、经济弱势等,本文着重探讨了对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辅助的基本原则和良好途径与方法,以帮助高校弱势学生群体向“强势”转化。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辽宁省本科高校运动弱势学生必修体育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为采取干预对策,构建辽宁省高校运动弱势学生体育课程体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着重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为民族高校弱势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文化理解教育视域下的民族高校学业弱势学生是指因遭受多元文化差异的误解而处于学业不利发展处境的学生。本文立足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从感情交融、教育激励、矫治补防、外围疏通等四个方面开展促进民族高校弱势学生发展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目前高校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从"护花原理"的视角关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心理弱势的阴影,从"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立体资助体系构建、人格健全、意志磨砺、能力提升、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多维度、多层面协调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与能力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占有社会资源程度不同,使得阶层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校园分层是社会阶层分化的缩影,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借助社会工作领域的"增权"理论,探讨构建针对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增权"模式,以此有效应对校园分层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弱势群体问题是近几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学校背景下,学生当中也是有弱势群体存在的。关注学生弱势群体,研究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通过研究找出解决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从而激励和引导处于弱势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自己的人生价值重新定位,建立自信,逐步从阴影中走出来,这对于高校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至60年代初,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初创时期,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侧重在对学生的学籍管理。“文革”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3.
四川美术学院一学生状告母校,由此引发对高校如何依法规范管理学校,如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新时期如何运用法律调整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及高校法律地位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受到了无情冲击。在商业化社会中,如何建立相互尊重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是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薄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四个个方面。感恩教育作为一种唤起人内心良知的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对于提升公民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结合自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经历,对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出现的新生事物。扩招对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使期刊文献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图书馆应根据要求和变化 ,遵循一定的原则 ,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期刊文献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人文关怀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但不可回避的是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永久准分离状态的存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和知识更新加快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以及开放教育中教师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全新的教育模式等问题,因此必须以人文精神全面关注学生、并将人文关怀落实到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环节之中,使其有效地弥补网络环境下开放教育的种种局限,才能使开放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不能让任何一个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高校资助贫困生的一项基本政策 ,但是在资助工作中却发现存在着资金少、贷款难、弄虚作假等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当寻求更佳的资助方案 ,鼓励贫困生发奋自救 ,改革现行的资助办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军训的关系,从分析国防教育的深远意义入手,尤其是通过组织实施对大学生军训的实践,探索了开展国防教育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人才的作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落实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如何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活动之中的方法及巩固学生军训成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研究生教育大多起步晚,招生计划少,底子薄,缺乏教育经费来源。以集美大学为例,分析了新增硕士学位授予权院校生源质量的现状,并从招生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建立生源质量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