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会计》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部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目前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涉及课程思政内容较少、育人功能不突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未能有机融合等问题。为响应课程思政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会计》课程需要增设课程思政目标和内容,在教学改革中做好总体设计,深入挖掘和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和认同感,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规范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模式。思政教学效果的达成,需要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构建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探索工程力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多种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价值属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各学科课程均包含丰富的价值观元素,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生成与建构发挥引导功能。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的价值观,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揭示是构建课程思政系统的首要条件。文本类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在教科书及作为教科书编选依据的法规、培养方案等文本之中;过程类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以教师教导和学生学习为主线的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之中。课程思政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将分散的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组织起来,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即以“五爱”为主线澄清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全面把握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实施体系,优化育人生态完善课程思政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材料力学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四方面全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课程教学实践,采用BOPPPS教学模型以"提高梁强度的措施"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让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完美结合,为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5.
6.
课程思政是师范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仪器分析》是高校理工科类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结合仪器分析的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仪器分析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力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依照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确立并实施了《GNS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间接评价,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是党和国家基于完成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考量,二者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领航作用.科学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打造"思政课程"全程育人闭环、共筑"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队伍"战斗力"三方面提出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新时代育人整体效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是党和国家基于完成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考量,二者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领航作用.科学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打造"思政课程"全程育人闭环、共筑"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队伍"战斗力"三方面提出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新时代育人整体效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相似文献
10.
林千惠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9):11-14
课程思政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创造性实践。围绕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目标是什么、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元素有哪些、思政元素如何融入教学、如何提升课程思政实践等四个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课程实践提供借鉴经验。最后得出结论,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水平,推进教学素材中思政内容的建设,倡导交流-对话的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骆世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3,(5):105-110
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恰当融入能极大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在研究数据挖掘课程思政范式及路径的基础上,分别从课程整体上进行思政融入模式研究,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思政加和模式设计,在课程外延上进行思政学术探讨,进而提出课程思政实施目标是同向并行提升专业课的知识传授和德育功能,实施路径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原理从课程体系到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渗入。 相似文献
12.
张林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94-96
推进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思政,培养MTI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MTI英语翻译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实现MTI翻译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阐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的原则.通过增强"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二者同向同行作用系统,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三坐标测量技术是实践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品德塑造的主要依托。文章就三坐标测量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学生价值塑造和技能操作知识培训有机融合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建立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成为又红又专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聚焦某全国性大学外语教学比赛32支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教学设计文本的统计与分析,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及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参赛团队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了完善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能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但不足之处是思政目标的设置不全面,思政内容的设计较单一,思政元素的选择标准不清晰以及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环节缺乏有效衔接等。本研究对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促进教学赛事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金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03-106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顺应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号召.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日语叙述中国故事,实现日语教学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日语教师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金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03-106
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顺应了思政育人的新时代号召.如何让学生在接受、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用日语叙述中国故事,实现日语教学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高校日语教师在传授日语知识的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意识,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