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大学中存在的迷茫现状,以提升学生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为目标,以生命教育作为主线,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系统化。侧重于亲身体验与实践,采取主题讲授、课题讨论、角色扮演、观看视频、课后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打造成不同于其它全校公选课的全新课程。  相似文献   

2.
在“新医科”背景下,面向未来技术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中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中医药教育与“双创”教育“专创融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专创融合”定位不明、内容创新性欠佳、教学主体认知不足等,该文以中医药学“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为例,剖析该课程特点,从开发“专创融合”课程“学”、搭建“专创课程”实践平台“做”、立足“双创”基地“创”、建立健全师资队伍与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有机融于课程建设当中,打造“实践+竞赛+项目落地”的赛教创结合模式,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建设当中,探索“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模式,深入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背景下,以应用地球化学课程为例,在对课程三个模块内容进行创新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业元素的挖掘及应用,提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通过研究与实践,挖掘了逻辑思维、组合创新法等创新元素,归纳了课上+实践+项目"三位一体"的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模式.该模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能够为地质类专业课与创新创业融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具有实践性强、操作环节多等特点。“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后,不仅解决了以往教师授课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实践操作时间少、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还解决了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学习全过程的问题。以打造“两性一度”“金课”为目标,对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进行重构,将微课、情景教学、过程性评价等多种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结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依托,通过“赛课一体”的形式,在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和创新创业课程中进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割裂和学校与社会分割的现状,进行了“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体系研究与实践,促使通识教育与专业职业教育有效融合,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核心就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代玲 《生存》2020,(15):0198-0198
“互联网 +”人工智能 + 教育催生了混合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推动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色而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青睐。在本文中,我将立足微课的内涵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不同的阶段入手,介绍高中语文学科应用微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服务学习是整合课堂课程教学和社区服务实践的公民教育模式.该文以汕头大学公益课程为例,从服务学习的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路径,从目标设置、社区服务和学生反思三个方面进行公益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阐述公益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思政课堂模式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质量强国、质量强桂背景下,质量人才培养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该文针对新型交叉学科专业——质量管理工程培养目标定位难、课程融合与协同性不足、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基于质量人才岗位需求覆盖行业多、范围广的特点,以产业学院建设为依托,构建“1+3+1”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以质量管理、质量工程为本,电气、机械和食品3个工程应用,配以标准化工程微专业的学科交叉融合的“2+3+1”应用型课程体系。同时,打通课程与产业链,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导向,以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共编应用型课程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并拓宽行业实践,探索并实践“1+1+N”模式下的应用型质量人才培养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分析微课在高校数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现状,探究微课在离散数学课程应用的必要性。该文立足计算机类专业,提出微课在离散数学课程中应用的新方法、主要内容、教学设计及具体应用案例,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学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发展。希望该研究可在同类型高校中得到一些的肯定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坤 《生存》2020,(12):0145-0146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升学压力的日益剧增,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也逐年上升,引起国家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近两亿在校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而导致的厌学、怠学、睡眠不足和身体透支等现象普遍存在。“减负”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一直关心的话题。在目前体制无法彻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唯有探索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推广和普及急待改革与创新。本文立足于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实际现状,结合“高效率学习训练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探讨开展我国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方医学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目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实践平台缺乏、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广西医科大学立足地方医学院校医药类专业特点,探索构建了衔接学生特点、衔接市场需求、衔接专业特色的“三位一体衔接式”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从内容上将就业创业教育分为“理论课程、实训模拟、第二课堂”三个模块,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融为一体,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事关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方式方法未及时更新、目标定位不明、质量效果较差等问题。因此,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必须探索行之有效、与时俱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的工作实际,最终探索形成了“课堂思辨+实践实训+学科竞赛+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宽新方法,力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桥梁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该文对该课程在“金课”建设过程的教学创新探索和实践进行探讨,阐述了其“金课”内涵,针对该课程在“金课”建设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以“两性一度”标准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金课”内涵包括注重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贴近工程实践选取具有时代性的典型案例,强调借助计算机提升设计效率,锤炼以规范为基准解决设计问题的思维,通过典型案例锻炼学生能力,鼓励课程讲授过程的dialogue与critical。通过上述教学实践,达到了建设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金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慕课资源作为一类互联网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立足慕课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该文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慕课和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探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依托慕课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及智能5G设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及不断完善和革新,使得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以个性化教学、碎片化记忆为理念,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的微课,成为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教学改革的焦点。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病理学,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已无法满足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微课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意义,并录制微课,进行以微课为基础的实验课翻转课堂、案例讨论以及基于微课App的课后资源建设等,并依据课程形成性评价和课后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病理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思考、探索与尝试,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显著提高,学生初步具备了“疾病整体思维观”,创新实践能力明显增强,可为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发展老年教育是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课程建设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结合当前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不足,本文提出,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应以健康、参与和保障三大支柱作为服务目标,着力从课程目标取向、课程内容建构、课程实施形式以及课程师资组成等方面回应和落实积极老龄化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该文基于“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在医药院校采购管理课程中的实施进行研究与探索,对当前SP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应用于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意义进行深入剖析,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评价三个方面构建了“SPOC+翻转课堂”在采购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最后据此模式进行了个案设计。以期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其他学科发展与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双创”教育和实践训练。课程是高校实施“双创”教育的关键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双创”教育课程建设,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及搭建实践育人载体,以彰显课程的教育指导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双创”教育课程应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网络资源,打造高质量网络“金课”,同时,融入实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双创”意识、素质和能力,促进大学生从想创业到敢创业。  相似文献   

19.
顾晓英  李海燕 《社科纵横》2009,24(11):153-155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竣挑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实效性,成为许多高校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正尝试利用课程BBS这一网络交流平台拓展“恩政课”。本文以上海市某高校的“概论”课为个案.通过对课程BBS中互动情况的调研。了解课程BBS在“思政”课中的应用实效如何。  相似文献   

20.
“岗课赛证”融通可实现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思政教育则达成素养目标。该文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建筑工程技术行业标准、“1+X”证书标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确定课程教学标准,基于建筑企业调研分析施工员、监理员、BIM建模员等核心岗位,梳理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内容,并有机融入鲁班精神、环保节能、标准意识等专业思政内容,探索适应智能建造、绿色环保等新时代特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