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冶方同志相识很晚,但我们之间的了解较深,这种了解是通过工作上的多次接触而加深的。他是我敬佩的一位学者,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当他逝世的噩耗传来,我怀着悲恸的心情在寄去的唁电中说:“孙冶方同志是党的正直无邪、有骨气和群众观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他的浩气长存!”  相似文献   

2.
孙冶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及至“四人帮”倒台后,在周密调查研究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和改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强调在计划经济中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高利润指标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用资金价值量划分国家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的权限;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加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等。这些见解,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怀着向冶方同志学习的心情,就冶方同志的有关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认识,就教于经济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接着 ,辅兄对孙治方的经济学与卓炯的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 ,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与“很大差别” ,然后得出结论说 :“孙冶方同志的理论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但应该说 ,卓老的理论与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更切合。所以 ,卓老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这里我不可能对卓老的经济理论作展开的评述 ,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卓老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 ,同孙冶方同志一样 ,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功不可没。”“卓老的经济理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珍惜 ,要继承。”这是 16年前 ( 1988…  相似文献   

4.
0华教授,您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您在对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见解.在经济学界尤其是世界经济学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想,您在学术上的成功与您的治学背景和学术传承是紧密相关的,能否请您首先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我出生于1950年11月,由于是小月生,因而直到1958年满8周岁那一年才正式上学。当时正值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我们做少年儿童的没有资格参加大炼钢铁,只能捡些“废铜烂铁”来支援经济“大跃进”。1964年我考入上海市向明中学,在那所…  相似文献   

5.
下面的文章,是一九五五年八月写的。写成这篇文章的经过,需要说明一下。一九五三年中共中央公布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当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现在的高级党校的前称)的教学干部在学习总路线的过程中,在如何理解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以杨献珍同志为代表的一方,主张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是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的一个综合的基础;反对杨献珍同志的一方,认为过渡时期的经济包含着资本主义基础和社会主义基础,这两种对立的基础互相间进行着“谁战胜谁”的斗争。杨献珍同志的“综合基础论”,实际上是抹煞了这个“谁战胜谁”的斗争,表现为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杨献珍同志把他的意见写成文章,交到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宣传部向一些研究理论工作的人征求对于他的文章的意见,我就写了下面这篇文章。这个争论当时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已经公开展开了。但杨献珍同志拒绝把他的文章提出来公开讨论,因此我这篇批评文章也就没有发表。杨献珍同志把反对他的人的意见叫做“单一基础论’,这是一种歪曲;因为反对他的人并没有说过渡时期只有社会主义一种基础。当时讨论中所说的过渡时期,是专指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点也必须向读者声明。  相似文献   

6.
1990年4月2日至5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成都组织召开了“当代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研讨会”。会议由陈为汉同志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由国家“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资木主义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7.
社科联工作     
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剪影2007年4月26日,自冶区社科联组织召开“自治区社科界学习方水刚先进事迹座谈会”。来自自治区社科界的专家学者计4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乃初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方永刚同志作为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我们这次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规划会议开了十天,今天就要结束了。领导小组的同志让我来讲讲话,我本来有点踌躇,讲什么呢?后来想了想,还是得讲,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志在大会上或小组会上都讲了话,有的不止发言一次。我作为一个会议的参加者,如果一言不发,人家要问“你是不是对会议消极呀?”所以,我很感谢领导小组给我最后发言的机会。许多同志讲参加这次会议是来学习的,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今天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向同志们汇报我学习的心得。既然是个人的学习心得,当然就不是大会的总结发言,也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意见。我想讲五个问题:第一,对这次会议的估价。第二,图书资料,情报和研究这三者  相似文献   

9.
伦理美学     
在昆明全国美学会议上,我曾建议进行关于“伦理美学”的研究。当时并没有听到有什么反对意见,但也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许多同志认为这是个新名词,过去没有听说过,能否这么提,没把握。紧接着我参加了无锡召开的全国伦理学会议。自然,我进一步捉摸思考这个问题,并阅读了一些论著和史料,结果是:我的这个认识更加坚定了。  相似文献   

10.
孙冶方同志一九七九年发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一文以后,我国经济学界的不少同志一直在讨论所有制的问题。时至今日,对所有制理论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认识之所以未能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阐述和掌握马克思关于所有制理论的全部论述和观点。例如,马克思关于单纯所有权、经济所有权和完全所有权的论述,就未曾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而马克思关于单纯所有权、经济所有权与完全所有权的论述是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所有制理论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就包含在这“三权”的论述之中。因此,只要弄懂马克思对“三权”的论述,现在一些处于争论中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盆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山区县级经济的发展,7月10日,省社科联同荥经县委、县政府在成都联合召开了“四川荥经石材开发咨询论证会”。省政府、省纪委领导谢世杰、杨崇汇,雅安地区的党政领导以及省级各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社科联副主席扈远仁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 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向来自全省各地参加这次会议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上海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徐子陵同志莅临大会指导,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开展全面整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全省上上下下正在为实现新的“七战七捷”而努力奋斗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长期从事人口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省人口学会理事、各市县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今天,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年会暨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江苏研究会成立大会,同时在这里隆重举行。刚才,章德同志致了开幕词,还有许多同志要在这次会议上宣读论文。陶白同志,还有其他一些同志,专程前来参加这次会议。我代表省委来看望大家。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好机会。我谨代表省委向大会表示祝贺,向前来参加大会的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4.
《方帝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9月,我参加了在安阳召开的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的第四天,主持小组讨论的常正光教授指名让我发言。在题为《方帝考》的发言中,我曾谈到:“方”与“帝”的字形结构具有同源关系,它们都是象形字;“方()由“”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于光远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讲习班在兰州举行,全国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工作者四百余人参加。借此机会,中共兰州市委,市政府于八月七日下午,邀请随于光远同志来兰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钮德明等十三位学者,共同座谈兰州市经济发展战略等有关问题。市委、市政府领导王道义、柯茂盛、任震英及市社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柯茂盛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专家、学者们介绍了我市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战略。专家、学者们对我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等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十条:  相似文献   

16.
我对徐义生与吴海若同志论述与考证期思陂和芍陂文章,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提出来,供参考。 一、徐义生同志认为,《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的都是叙述军事上的水攻战术,是利用水的自然破坏力,而不是生产上的水利设施来为社会造福。因此他认为,孙叔敖“决水灌野”很难肯定是利用水源灌溉。所谓水利也是“从单纯地在战争中利用它的自然破坏力”发展来的。没有战争也就没有水利建设。我认为这个意见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由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报告会,于1993年10日27日上午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钱来忠主持,省体改委副主任高峰研究员作了“我省当前经济形势与深化改革的几个全局性问题”的发言。来自省级有关单位、学会、研究机构及四川省社科联所属企业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高峰同志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学界最近正在讨论级差地租问题。有些同志试图用马克思的地租学说来解释我国当前农村人民公社内部各个生产队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别。他们认为由于某些生产队耕种着丰度较大或位置较优的土地,或是在同样的土地上投下了更多资金和劳动而使土地生产力提高,从而得到的差额收入,是“级差地租”。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9.
苏绍智同志的近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篇幅不长,共六万余字,读起来饶有兴味。它记录了我国经济学界清除极左路线流毒的战斗历程,并且瞻望未来,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颇能启发人的思考。经济学界对极左经济理论的批判,是从清算林彪、“四人帮”对所谓“唯生产力论”和“物质刺激”的批判开始的。林彪、“四人帮”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谬论,是他们宣传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杨献珍同志的《唯物论的命运》是答复我的《辩证法的命运》的;《辩证法的命运》又是我答复近年来杨献珍同志和其他几位同志对艾思奇同志和我的批评的。有一个读者看了这些文章以后,写信对我说,他现在担心起“哲学论争的命运”来了。他的意思是:杨献珍同志并没有针对我的问题作出答复。这使我想到,我也不应该回避杨献珍同志对我的批评。本来,“唯物论的命运”是应当和“辩证法的命运”一致的:辩证法的胜利只是意味着形而上学的失败而不会意味着唯物论的失败;唯物论只有和辩证法携手前进,才能真正战胜唯心论。这是哲学史证明了的真理。现在,为什么唯物论的命运和辩证法的命运冲突起来了呢?这里面总有值得探究之处。本文首先从学术角度同杨献珍同志讨论;至于这个问题的政治方面,既然杨献珍同志坚持他的批评,我也准备在后面答复。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杨献珍同志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