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沉默权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民主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增强,要求确立刑事诉讼中被控人沉默的呼声越来越高,沉默权问题在当代中国不再沉默而成为了人们激烈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分析法律的可能性和合理性1可能性。经济的运行都处于一定的制度之下,当然也包括法律制度。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法律既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经济关系,也不是仅从经济关系的外部对经济运行产生作用,而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经济运行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法律经济学的重要特点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法学领域的运用,以效益为法律之本,这是法律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立场。因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是以实用主义方法论作指导的,是否可以用它对法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所谓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法律特别规定的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侵权行为的经济根源进行探究,并对侵权行为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从而得出对侵权立法的现实指导意义,并说明侵权立法的目的以及如何通过立法方式预防、制裁侵权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侵权的本质在于违反社会交易规则,造成社会资源的无效益配置。侵权本身是一种非市场的强制交易行为,即侵权人以其自己的意志,违背被侵权人的意志,进行的一项强制性的利益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6.
知识生产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生产的成本与效益是不对称的,有些知识效益大于成本,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些知识成本大于效益,导致泡沫学术、虚假知识。知识生产与信息生成是不同的,其主要区别是生产的条件、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不同。应当从改革知识生产制度入手,促进全社会知识总量的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7.
8.
9.
社会转型与民主成本-效益分析马文运一、政体转型的目标社会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和推动市场经济向着现代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迫切要求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0.
政府公共投资决策与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政府投资逐步“淡出”竞争性领域的背景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投资正“升温”为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目前我国的公共投资决策不尽科学,公共投资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这也是造成近期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作者提出我国公共投资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阐述其方法和效用,提出公共投资的选择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求公共投资决策的方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寻租行为直接导致了证券监管的失灵 ,本文运用博弈论中“监督博弈”命题 ,来探讨监管者自身行为的成本和效益。并以亿安科技为案例对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高等教育成本效益研究包括高校自身的经济效益研究和社会经济效益研究。本文从社会性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的产品、成本和效益的内涵,并对社会性成本和效益的量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有色金属采选企业进行环境管理需要成本支出,从长远来看,也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平果铝业公司在工程项目立项、初步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在节能降耗、尾矿处理系统、矿山复垦、赤泥选铁项目等方面进行投入,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城市政府行为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控制政府成本 ,提高政府绩效是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政府成本和政府绩效在指标界定以及计量上都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文章认为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衡量 ,从而得出政府平均成本和政府平均绩效 ,进而求出政府的“投入 -产出率”。目前需加强相关的制度创新来提高政府的平均绩效 相似文献
16.
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部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城市化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发展总部经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办教育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民办教育的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如何从容应对,是民办教育走出现实桎梏的关键.从民办教育的现实着眼,从它的必然性、可能性、成本与效益的实现阐述了民办教育成本与效益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论守法的成本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可以有多种具体设计供选择.其中,判断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于制定法的被遵守和实现,这也是立法的目的和落脚点.如果制定法不能使守法主体从中受益,那么立法以后人们就不会按照法的指引行事,法律就要被架空.所以,守法的成本和效益问题是守法主体能否从根本上自觉接受法的指引的内在动力.当守法的法定效益和边际效益之和大于守法的综合成本时,人们便在行为选择上产生适法偏好,制定法就会得到尊重和实现;当守法成本大于守法效益,即守法无效率或者呈负效益时,人们在行为上就表现出逆则倾向.保证守法的正效益,不仅需要在立法之时自觉设计,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多做授权性立法,更要在执法和司法环节时刻做好守法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衡平,既确保静态的制定法规范中的守法效益大于成本,还要在法的遵守与实现的动态过程中确保守法行为不致于出现负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医院内部机构也在进行不同程度改革,而医院长期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经济效益.为保证医院会计成本的成本效益,本文研究分析在现代医院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