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丽水市水资源的特点及现状丽水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六大江河的源头区,为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有“浙江绿谷”之美誉,是浙江的天然绿色屏障,生态功能地位十分重要。丽水年降雨丰沛,水资源量丰富。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733.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84.59亿立方米,枯水期平均水资源量112亿立方米。2004年水资源量为129.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166立方米,分别为全省人均水平的3.5倍和全国人均水平的2.5倍。近年来,丽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一是水利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有…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地下水资源概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以及进行生产、生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四川是水资源大省,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有长江及其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沱江等大小江河千余条。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100立方米,略高于全国人均2325立方米的水平,居全国第10位。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全省仅成都平原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其余各地按山丘区采用排泄量法计算。2002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38.63亿立方米,其…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呼和浩特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呼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呼市水资源有河川经流(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和黄河过境水组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9亿平方米,保证率50%、75%.95%地表水年总屋分别为5.49亿立方米、3.74亿立方米和2.54亿立方米。6-8月的降水约占年雨量60%以上,最大雨量一般出现在8月份。年雨量为400毫米。异常年份,降水量的变化相差十分悬殊。例如1965年全年仅降雨155.1毫米,1959年降雨929.2毫米,雨量相差6倍之多。城市地下水总量5505.2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5000万立方米。按照权属划分的供水体系,现在有自来水公司、工厂企业自备井、铁路和近郊水源等4个供水系统,共有机电井814眼,日供水能力32.21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175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625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全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8%、29.6%。  相似文献   

4.
舟山利用海岛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海水养殖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山东、福建及我省其他兄弟城市比较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城市化与沿海兄弟市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舟山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资料,到2000年,舟山城市化水平达到56.03%,大大高于全省48.67%的平均水平。与邻近舟山经济相对发达的宁波、温州、台州相比,舟山似乎也要高出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舟山城市化与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兄弟市地的比较,对舟山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与经…  相似文献   

6.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四川水资源总量达2652.8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127立方米,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3.69%。四川水资源及其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水多问题水多,即洪涝灾害频繁。一方面,四川省降雨时间分布极不均匀,全年七成以上的雨量集中在6月以后,尤其是7、8两月。另一方面,四川水利建设欠帐较多,基础薄弱,特别是大江大河上的控制性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少,调节能力弱,抗御旱洪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水少问题水少,即供不应求。一是源发性缺水或称资源性缺水。资源性缺水是指某个地区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本身较低,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7.
卢建明 《中国统计》2005,(12):10-1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在6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100个…  相似文献   

8.
海洋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已列入国家、省和舟山市的发展战略。舟山的海洋经济从传统的海岛经济起步,十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大市,2003年以后确立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而快速发展,近年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海洋经济优势进一步凸显。在近年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舟山形成了临港工业、涉海服务业、海洋渔业和海洋新兴行业等若干主要海洋特色行业,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拓展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1998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88.2元,比上年增加86.2元,增长了3.4%。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再生产和积累、储蓄能力的重要指标,其发展速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人均纯收入需要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速度,否则,将会影响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上海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上海GDP总量和人均GDP更是取得每年10%以上的较高增长率,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与此同时,上海居民收入水平和GDP同步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率先于全国进入了“比较富裕的小康”,然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瞭望     
2011年长三角地区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一季度长三角出口回暖投资消费活跃2011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达到3035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人均消费支出19737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有9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分别是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南京、台州、绍兴、无锡和舟山;人均消费支出居前6位的城市为上海、台州、杭州、宁波、苏州、南京,均已突破2万元。今年一季度,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达到19086亿元,增速均值为9.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9178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呼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呼市水资源有河川经流(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和黄河过境水组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9亿平方米,保证率50%、75%、95%地表水年总量分别为5.49亿立方米、3.74亿立方米和2.54亿立方米。6—8月的降水约占年雨量60%以上。最大雨量一般出现在8月份。年雨量为400毫米。异常年份,降水量的变化相差十分悬殊。例如1965年全年仅降雨155.1毫米,1959年降雨929.2毫米,雨量相差6倍之多。城市地下水总量5505.22万立方米,可开采量50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归纳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因子,以此为依据构建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以往选取评价指标在理论依据方面的不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广东省21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多数人均GDP排名靠前的珠三角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排在倒数,而部分人均GDP排名倒数的山区城市,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却位居前列,表明广东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牺牲了环境、资源的因素;动态的数据则反映了广东低碳经济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统计指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统计数字,全面小康社会是由许多指标来衡量,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十六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  相似文献   

1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生活污染和空间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大部分的研究假定污染排放不受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2007年省级生活污染排放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EK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活污染排放的空间依赖关系并不显著;同时,人均生活污水、人均生活污水中COD和人均生活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均生活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N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就生活染污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是相互协调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绿色GDP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什么是绿色GDP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富裕。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资源,经济发展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因而往往会导致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减少。经济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排放废弃物质,造成土地、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是它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产生的这些负面影响。而绿色GDP就是在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苏人均GDP的国内外比较□文/张泉源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1996年已突破1000美元。但应该看...  相似文献   

18.
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始建于2400多年前,历尽沧桑。1949年4月23日,南京获得解放,从此走上了振兴繁荣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后的南京人民医治好战争的创伤,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下,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向、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古城南京旧貌变新颜,城市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经济总量的变化上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3亿多元(当年价,下同)、人均1…  相似文献   

19.
余芳东 《统计研究》1993,10(3):67-70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N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的多少(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均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GNP的高低。人均GNP的国际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各国公布的人均GNP资料是以本国货币(以下简称:本币)单位表示的,无法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统一可比的货币。货币转换问题,是人均GNP国际比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白马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