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师只有具备美的情感,美的感受力,以美的语言再现美、激发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入境、生情、悟道,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集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诸方面内容于一体。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对学生世界观形成亦有很大影响 ,尤其对学生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影响更大。编入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美的意境 ,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作为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应给予高度重视。首先 ,要用富有感情的朗读渲染“美”的氛围。在讲读教学中要根据文体配合相应的朗读 ,造成和课文意境一致的课堂气氛 ,让…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绝大部分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这些名篇中,不论是小说、散文、诗歌,还是论说文,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学因素。这些美学因素构成了语文教材的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给人以极大的美感作用。语文教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如何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从而利用这些美的因素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去追求美、创造美,为四化建设,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对于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是美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它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一、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多为优秀之作 ,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 ,创造出美的境界。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语言的艺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它艺术都远较广阔 ,每一种内容 ,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 ,内在的和外在情况都可以入诗…  相似文献   

5.
王蕾 《新天地》2011,(11):66-66
语文教育与美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语文教学中美的规律,运用美的规律来观察语文教学,按照美的规律来创新语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这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培养既有求实的科学精神又有优良的人文素质的现代人才 ,学校美育不可或缺。语文教学应根据教材中得天独厚的审美 ,通过比较法、吟咏法、情境法、想象法、创作法等多种手段 ,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是表达的艺术,也是接受的艺术。教师要遵循美的规律,把握美的特征,营造美的氛围,利用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使教和学配合适当,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建立起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这个审美主体从审美客体中得到美的享受,形成师生间的和谐美,开掘出可贵的内潜动力,既培养了审美能力,又发展了智能。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以充分发挥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和熏陶作用,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到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从泰山上“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到仙岩梅雨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物理学中丰富的美学内涵 ,重点论述了蕴藏在物理科学理论体系之中的三大美学特征 :即反映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物理学所固有的简约美 ;揭示物理定律的奥秘与神奇的对称美 ;展示在自然界最深层面上显现出来的和谐美。结合多年的大学物理教学实践 ,阐明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注重进行物理科学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如何以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为载体 ,以著名物理学家对物理科学美的追求为素材 ,充分发掘物理学的美学内涵 ,尽可能地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的美学特征 ,培养他们欣赏美、发现美和追求美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对于看出或发现语文美,按照美的规律传达语文美和创造教学美,乃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地参加审美实践,积极追求、持之以恒,是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三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既是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不过侧重于谈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文章至今尚少,拙作想从艺术哲学—美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作一尝试性的探索,对语文教学艺术性作粗线条勾勒。上乘的艺术都是美的,但艺术和美不是同一概念,内涵不同,外延不等。一般说,艺术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其中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于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极大.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兼顾到美育,并努力取得显著的成效.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为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空间。语文教学的美育不单是使学生获得愉快感 ,而是要指导学生借鉴人们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 ,形成合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 ,接受文章的情感陶冶 ,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在美的熏陶中 ,读书作文学做人 ,求发展明人生 ,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基本任务。一篇文章不论悲喜爱怒 ,其中都有对人生的无尽感触 ,我们应当在其中善于发现与体会 ,引导学生升华深化 ,这才是语文学习的要旨。首先要指导学生朗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 ,入于眼、出于口、闻于…  相似文献   

15.
教学模式发展的新方向是审美化方向.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必然结果.教学模式的审美化发展,以艺术美、科学美三原则为理论基础,呼唤美学所带来的生命关怀.其实质就是学生学习生命的审美体验,并以获得学习自由为其进行审美设计的意涵.  相似文献   

16.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鉴赏美的情趣,发展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才能。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美育的方向,应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因为人只有通过美的东西才能获得财富。在散文诗“小小的规模中我们能看见美的本形,在短短的尺寸里也能有完美的生命。”探寻散文诗的美学特征,能使我们获得对散文诗美的把握、美的享受、美的力量,能使我们沿着一种美好的境界向往而飞升。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考察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应从散文诗的诗意美与散文美的和谐统一入手。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富于抒情性,洋溢着一种真实自然酌质朴美 如果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重要因素。整个文学创作的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它是以情感为始终的,没有情感,任何文学都不成其为文学;投有情感,也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之外,语文教学应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以理智的增益、艺术的感染、情感的教育、美的陶冶。语文教学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容,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形象因素,教师凭借着教材运用艺术手段来感染、激励、滋润、熏陶学生,通过对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欣赏,引起学生情感的愉悦,从而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数学中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科学美学的发展过程中,数学美是最早被发现、被论述和被研究的。但我们的学生在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数学学习中,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数学美,尤其是大学的数学课程,更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生畏,并直接影响到后继课程的学习。本文对如何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向学生展示数学美,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它蕴含着大量美的因素。不仅文学教学中充满了美育因素,而且实用类文章中也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美育因素。实用类文章美感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开启学生创造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美感教学的具体措施主要表现为:授之以知,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形态;动之以情,激发学生感受美的情感;晓之以理,促进学生领悟美的哲理;导之以读,指点学生理解美的法则;引之以写,指导学生创造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