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开创关学,对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这一天道性命关系难题做出了回应,他打通天人、内外、形上与形下的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使得发源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的形上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但目前学界对张载“天道性命相贯通”思想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张载的天道论及其特色”、“张载的性命论及其特色”以及“张载天道与性命的贯通”三个问题的讨论,使张载哲学“天道性命相贯通”这一重要形上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展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虽然在西周时期就已实现"人文转向",但真正揭明"性与天道"而确立儒家哲学基础的则是孔子,孔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建立具有根源性的意义。儒家的"轴心突破"即是孔子思想的"哲学突破",这个"突破"不是此前的"人文转向",而是从生命精神的根源上建立人文根基的"哲学突破"。此"哲学突破"在孔子自己称为"道",亦称为"仁",深层内涵为《论语》中的"性与天道"问题,其内容包含有形上学本体意义,由此开出了融合生命、家庭、社会和天道的儒家之道。孔子之前的儒家文化特质以"礼乐"为核心,孔子之后的儒家文化特质则转为以"仁义"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庄子"浑天"思想的阐发,王夫之提出,正当的言说天道的原则包含三个层面:(1)不离地以言天;(2)天主理而地主气;(3)言天止于神化而止。对天道言说原则的如上理解,王夫之试图表明,天道本身是区域性的甚至是相对性的;天道不是绝对的超越者或形而上学的造物主,而是一种将秩序与浑沌包裹在其中的气化论宇宙观;作为神化之来源的天道具有一种不为人的知能所穿透的浑沌性与未决性。  相似文献   

4.
朱熹推尊周敦颐《太极图说》,以理学立场对《太极图说》进行了诠释与发挥,并作有《太极图说解》一书。朱熹《太极图说解》明确把《太极图说》纳入理学思想体系,宗奉二程,以"理"、"气"释太极,辟佛、道归儒,勾勒出天道性命贯通为一的学说,由此推阐出理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认为性与天道之间存在张力,承认人和天的绝对界限,否认人可以通达无限和圆满。而宋明儒家则认为"天道性命相贯通",人可以通达无限和圆满。在这一点上,二者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与佛学的影响分不开。宋明儒学的"通而为一"的思想表面上高扬了人的价值,但在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在现实中也造成了"以理杀人"以及自我放纵的流弊。  相似文献   

6.
庄子"真人"思想包含"天道"与"人道"两个层面。"人道"层面的"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天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中所包含的"天道"与"人道"的矛盾性源自《庄子》材料来源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儒家之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思想看来,康德先验辩证论中的第三个二律背反之"先验自由"与第四个二律背反之"一个理知的无条件的必然存在者",两者合起来正是指向儒家所谓天、天道或天理,而康德所谓先验自由为实践自由奠基,亦是想表明人道源于天道,以及由此而进一步人道与天道为一。康德沿袭西方神人之际亦即天人之别的一贯之旨,以至于天道不能同人道贯通,人之性不能充尽圆满地体现神之性或天之性,因而在人性本善的问题上模棱两可,不能也不敢充分肯定人之善良意志就是人之本有的良知良能。即使肯定人之实践理性的意志自由,也要由理论理性所设定的先验自由来奠基。这恰是康德也是整个西方理性的最大局限之处。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天人关系中虽然还有一定神秘色彩,但是人文德性的认识乃是其中主流.子思学派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天人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通过"天命之谓性"等观念实现了天道性命的贯通.但子思学派在心性和工夫的论述方面比较粗糙,无法将天人的贯通完美实现.孟子则在此基础上"十字打开",一方面通过积极和消极两面的天人关系更好的证成了天人之道的贯通,另一方面完善了内在的德行修养功夫,从而将思孟学派的天人之辨予以了真正完成.  相似文献   

9.
宋明理学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始儒家“性与天道”的思想资源。胡宏在继承儒家传统天道观的基础之上,有机地吸收了诚、仁的价值学说,并赋予天道本体真实的价值内涵。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胡宏的天道观遵循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演德的传统,在天人贯通的形而上构建中继承和发扬了《易传》和《中庸》的思想,提出以道论天、以“诚”、“仁”说天道,进而创建出颇具特色、富有价值的天人合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即新儒家的哲学理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周敦颐以太极之"道"贯通天地,其"太极说"表明人与万物乃先天性的本源存在,因此现实的人与万物应保持"诚"的关系,体现出周子敬畏生命的宇宙情怀;张载以"德"贯通万物,提出"民胞物与"的光辉思想,并以此反对人对自然的"对立";程朱以"理"贯通生命,并对"理"层层推进,为万物提供了存在的理由;陆王以心"统"万物,将主体之人与自然万物打成一片,尤其彰显出其对自然万物的"同源性"关照。某种程度上,新儒家的"天人贯通"思想可谓中国哲学史上最为系统的生态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以复兴周礼、奉行天道为矢志的孔子,为什么避谈天道而极言仁道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认为这是孔子面对当时疑天怨天的社会心理和思想氛围,所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而孔子所倡仁道又是和天道贯通的,他实际上是要以仁道为天道奠定生活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商周到秦汉之际 ,天道信仰是在不断变化的 ,总的趋势是天道信仰的消解及与之相伴随的王权的衰落。董仲舒以新的“话语”形式 ,论证天人感应的原理 ,在新的层面上重建天道信仰。董仲舒重建天道信仰带有一定的“神道设教”的性质 ,在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 ,为现实服务。董仲舒的天道观念 ,落脚点在于维护君权与制约君权 ,是对儒家思想的复归 ,或者可以说加强了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董仲舒重建天道信仰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自觉选择 ,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思想文化上的倒退。  相似文献   

13.
《太一生水》之主旨并非在于论述天道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在强调人道的无为而治,且整个篇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太一生水》与《老子》丙本内容的分析比较可知,二者具有相同的旨归,只是《太一生水》在以天道明人道方面补充了《老子》丙本在天道论述方面的不足,继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天道无为与圣人无为而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上承老子之学的同时,《太一生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和影响了后来以《黄帝四经》《鹖冠子》等典籍为代表的黄老之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提出符号学的证据观,认为证据学的研究任务不是证据背后的事实本身,而是考察证据的符号性问题,即证据与事实之间复杂的不对应关系。通过对语言学"言据性"研究成果的分析,肯定了该研究对证据符号学的理论价值。借助于阐发"言据性"所体现的证据符号学内涵,本文进一步指出:证据仅仅是一种真实关联度,即:证据不是事实,而是形成事实的符号化方式和逼进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同宋明理学家一样,认为人性中包含着“天道”和“人道”两部分。人性中的“天道”是指“命之理”,即人性中先天具有的智、仁、勇的本性;“人道”是指“性之德”,即好学、力行、知耻等人的感性实践。在“成德”的途径和方法上,王船山与宋明理学家侧重点不一样,王船山的“成德之学”强调的不是先验反思中体悟“先天之性”,而是在经验实践中完成的“后天之性”。然而王船山的“成德之学”最终没有跳出理学的窠臼。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不仅把良知视为善恶的准则以及好善恶恶的能力,而且继承和发展周濂溪、程明道、陆象山等宋代以来儒者天人一体的思想,认为良知就是天道、天道就是良知。这意味着良知本来就并非专属于个人而是还可以指天道,人的良知只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发露、展现。良知与天道是一体的关系。良知天道一体论的最终意义在于说明,人不仅可以无事一身轻,而且也可以有事还一身轻。致良知的最大收获就是轻松自在、其乐无穷,像天道一样使万物生生不息,而又自然而然、不感到压力和负担。这就已经是所有人都有可能获得的最大幸福,应该用这个最大的幸福来劝人致良知。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观念是中国文化之根,其内涵逐步发展演变,经历了先秦时期天尊人卑、天道自然、天人同性、与天地合德、与天地参,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再到宋代张载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这种天人之间统一、协调的哲学观念,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天地崇拜、生产、医学养生、生态意识、文学观念等各个方面,丰富并发展着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苗族先民的天人观雷安平"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及其重要的哲学范畴。古代中国哲学就是围绕"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先秦与西汉时期,天人的问题竟成了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苟况在吸收了古代朴素的...  相似文献   

19.
老子小国寡民观备受非议,非议主要源自对"小国寡民"字面意思的理解。但是"小国寡民"的重大价值主要在于老子对于天道、人道的体悟;它所揭示的社会心理规律与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是暗合的,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君毅先生认为仁心仁性是道德的根源。仁心仁性具有普遍性、以人为目的和意志自律三大特性,它决定了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并无本质区别,而是相贯通的关系。在传统伦理关系中,个人与他人是直接贯通统一的关系,道义与情感是直接同一的;在现代式社会团体中,个人与他人间接统一,这需要人的理性自觉来理解和实现。唐君毅高度推崇仁心仁性,克服了把家庭道德与社会道德二元对立的错误看法。在群己关系上,唐先生的观点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集体本位,而是道德本位。但是,他有抹杀家庭特殊性的倾向,把其与普遍性完全等同,对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缺乏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