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聚焦“城镇”空间及在此空间中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电影作品的大量涌现,当代城镇电影逐渐走向自觉生产,构建起“都市城镇农村”三维电影空间,当代电影的新理论视域也转向了对全球化时代在地/本土性经验的表达。其中,以重庆城镇空间为主题的电影作为重庆媒介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城镇影像空间的文化意象和审美形态:城镇影像中的废墟式的三峡库区空间、流动式的社会空间、地域色彩的人文空间、命题式的话语机制空间,不仅揭示了城镇电影独特的精神内涵,也呈现了时代下的城镇个体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
刘琼 《学术探索》2013,(11):99-102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要遵循以“性灵为主体”,“以儿童精神生命成长为叙事原则”的影像阐释与叙事美学原则。以朴真唯美、充满童真童趣的本色创作来体现当代儿童电影改编的艺术价值追求和贴近童心回归自然的创作理念。在叙事中要以儿童意识为本位,以儿童的审美需要为旨归,以此实现视觉镜像与文字传达的艺术形式的转换与生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到来,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守护,关键是要呵护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存在着缺失的焦虑与危机,这与含糊理解文化本土化内涵、难以肃清“复古”和“西化”两种极端思维、难以摆脱文化“背反心理”以及盲目提出与“世界接轨”的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语境,在文化自觉中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中的张力,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在文化创新中提升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自信中树立文化价值典范.这些实践路径既是呵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也是守护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谭惟 《云梦学刊》2014,(3):94-98
历史实际人物“道济”到“济公”形象的演变,反映了民众共通的“心灵真实”,济公形象是在大乘佛教“不二”智慧和禅宗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化土壤中结成的硕果,这一形象已经具备了佛教影像化传播的一些特征.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道说形式,是一种综合艺术,其表达力和感染力空前,影像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还具备了本体论的意义.在娱乐化的今天,“影像禅”有可能成为现代参禅的新方式,促进现代佛教的人间化性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叶,美国好莱坞影像文化以强力冲击,迫使中国影像文化人对它作出全方位的反思。本文以理论视角、思辨方式,对中国影像文化的生成模式、造型符码与新潮品格,作出当代解读。唯有如此,中国影像文化才能跻身于21世纪的世界影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变迁,极大改变甚至瓦解了"非遗"的生存根基,众多弥足珍贵的"非遗"资产陷入式微,逐渐滑向消亡边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非遗"传播范围,使之成为受众消费历史、消费文化的一个部分,从而提高非遗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率,并由此转换为文化资本,业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此,我们以苏南地区非遗传承现状为例,探索如何借助现代视听手段和新媒体影像传播路径,推动非遗适应当代纷繁多样的媒介环境与受众需求,从而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影像时代,面临着影像艺术的挑战,诗歌艺术试图适应并反击影像的语言强势。影像时代,诗歌早已开始了对音乐性的逐步放弃;影像时代,诗歌也需开始对绘画性的逐步放弃;诗歌同时也应放弃“诗中有画”的传统诗歌美学,并在操作层面主动放弃对外在视像的刻意描绘而退守于内心心象的精心营造,以形成与影像艺术互相避让各呈其异的生存态势。  相似文献   

8.
西方视觉文化批判通过对影像与现实的关系梳理,认为消费社会带来了符号的绝对性控制力量以及人的主性体终结,从而对消费社会采取拒斥和否定的态度.本文从影像与实存的关系,主体性以及消费社会三个理论维度,分析了西方盛行的文化批评理论所依据的先验影像论、本真主体性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的缺陷,并进一步指出西方理论在应对中国影像现象时出现的各种偏差,提出辩证地思考媒介理论、构建与具体实践结合的方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的地域文化类型电影,成为中国本土导演实现艺术表达转向的关键,电影的地域叙事美学也从“第五代”导演符码化的民族与乡土符号隐喻,发展为“第六代”导演倾向于长镜头纪实风格的微观地域原生态书写。尽管地域文化类型电影在与“好莱坞”等国际大片的票房竞争中尽显劣势,但随着“东方主义”语境在影视领域内的建构,本土电影浓厚的地域符号标志,一度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的“东方奇观”,得以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斗争中实现突围,并尝试用地域与民族的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社会盛行的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却又是解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社会变革发展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影响也深刻地蕴涵于当代世界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如在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教育研究逻辑的批判与重新建构、课程变革的新的路向的确定中都无不折射出它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商品、文化和意识形态越来越深地受到电子传播的影像影响,形成影像社会.影像成为存在与同一性的本身,影像改变了语言的指称、地位和作用,影像成为新的形而上学.传统的主要以逻辑和思辨为方法的理性意识形态逐渐为以感性画面为主要方法的影像意识形态所取代.与传统的理性意识形态相比,影像意识形态诉诸于感性的画面、强大的拍摄和制作播出技术能力,在各个方面具有更强大的控制力量,但其本质上仍然属于唯心主义的"虚假意识",对社会起着"辩护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在电子媒介主导的今天,文学经典已经进入"后经典时代",其存在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影像存在成为经典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经典改编的核心是文字向影像的转变,文学经典的影像存在过程也是文学经典的世俗化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影像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与这一转变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在美学中的地位.因而,从身体问题入手既能理解影像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也能理解媒介和艺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14.
信息传递     
“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在沪举行2006年5月1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两个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联合主办,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在上海举行本次  相似文献   

15.
刘士林 《学术界》2007,4(1):255-261
都市文化研究是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通过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建构、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物不重人”问题,是相关研究过渡到都市社会学、都市文化学、都市美学、都市传播等领域的原因。中国当下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其重政治-经济层面而轻社会-文化层面直接相关。都市文化研究本身肇始于全球席卷全球的都市化进程,并随着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而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应用范围。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都市文化研究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对各种城市社会与文化问题,提升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文明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数字特效影像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特效已成为电影中的重要元素,它丰富了电影的形式美学与叙事策略.数字特效影像不仅没有消解电影艺术的"真实性",而且将电影的"假定性"延伸到了人类的情感空间,许多使用数字特技制作出来的镜头,其美学向度,均指向人类潜意识的深层情感.数字特效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满足影片潜意识情感诉求的美学特征、基于创新的叙事功能化特征、超越影像内容的符号性特征、烘托影像主题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W.J.T.米歇尔所描述的“图像转向”背景下,影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和优先选择.影像文化不仅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契合了国家形象的表达与传播诉求,而且展现出卓越的社会沟通力与情感召唤力.然而,影像的悖论也会造成国家视觉形象塑造的困境——多元主体、真实的幻象、视觉霸权、弱阐释性等问题成为统一性、整体性国家形象析出的障碍.影像的传播和接受有赖于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影像“剩余价值”的持续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百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古代文论研究纳入了中国文论现代性诉求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衍生出“失语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古为今用”和“中西对话”等重要的学术命题;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与“西方化”以及“现代性”与“传统性”等概念成为高频率出现的学术行话.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与文艺实践的现状,从古代文论、西方当代文论和马列文论三种话语资源的张力中通过中西古今的对话融通,寻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支点与趋向.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后现代艺术思潮是在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影响下融入了当代中国艺术的特殊气息后形成的一种文化变体,它对当前的文化转型与重构的思考具有启迪意义:作为“隐晦的现实主义”它警醒我们的现实生存境遇,它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策略为艺术的多元发展和真正繁荣提示了另一条路线  相似文献   

20.
敬毅 《天府新论》2023,(4):151-159
现代性加速体验在导致经验的贫乏与毁灭之后召唤出慢下来的普遍愿望。科普尼克指认出一种以“异质时空”为标志的慢速美学,图绘了审美救赎的可能。包括约翰·伯格的“见证摄影”、马诺维奇的“空间蒙太奇”和当代艺术归档实践在内的“辩证影像”的普泛,则表明诉诸多元感知的内在转向,慢速体验已然成为当代人的周遭处境,失去了其被预设的救赎潜能。奠基于加速的神话修辞术中的慢速实践无力改善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