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社会政治领域深层次改革为重点和难点的新改革时代,政治场域的民主化、法治化及其治理转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而通过制度创新、体制改革和宪政认同来重新整合和聚合多元化社会、保障改革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选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宪法治理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并伴随着适应社会政治领域深层次改革要求的“政治传播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开创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研究,结合中国实际与改革目标从宪法治理的视角,开创新时期政治传播研究的新境界.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政治传播在未来公共政治场域结构生成中的功能地位,并展望了政治改革与传播革命的耦合与共振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韩国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末韩国实现由权威主义向政治民主化的转型 ,这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权威主义统治日益腐败的结果 ,而民主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则是促成政治转型的最直接原因。从韩国政治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得出两点教训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二是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自己的政治模式和发展战略时 ,必须根据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现状建立和发展适合自己的民主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群体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常态情景下,拥有或行使权力是满足需求的重要途径。相比其他权力形态,政治权力拥有无法比拟的资源配置能力。因此,参与政治过程,掌握或行使政治权力,主导或影响利益分配,是人们实现需求满足的基本路径。如何促进利益增长和分配利益构成了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政治的内在逻辑则可概括为利益增量与利益分配。在政治内生逻辑作用下,中国场域的政治实践就逐步演化为这样一种趋势: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自治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政治转型从一开始就与本土化联系在一起 ,本土化体现了岛内民众希望当家作主的民主诉求 ,有其正当性的一面 ,但本土化运动常常被岛内政治利益集团所利用 ,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台湾政治转型始于蒋经国时期的政治民主化 ,基本上顺应了西方民主化浪潮 ,但到了李登辉主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 ,政治本土化成为他们推行分裂主义的政治工具 ,台湾政治转型正在被引向极端本土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政治转型即政治体系的民主化,一般遵循威权政体的崩溃、民主政体的创设、民主政体的巩固三个序列阶段.韩国政治转型较为完整地遵循了这样一个民主化的序列范式.经由民主化转型而实现民主的韩国,其民主政体的巩固正处于由消极巩固向积极巩固的转进过程中,这期间既要求宪政结构的优化,更要求建构起对新的民主制度起支撑作用的政治文化.市民社会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介于并融通个人与国家两个政治主体的中间阶层和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推行的村民自治作为实施地方自治所迈出的第一步,无疑将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村民自治所遵循的路径模式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现代国家,它是结合我国国情所创造的一种积极有效、稳妥有序的全新的路径模式,即由中国共产党实施和完成对政治民主化过程的启动和主导.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虽然源于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但却走了一条与西方民主化程序完全相反的道路,形成了一种与西方民主发展轨迹截然不同的奇特现象与悖论。对这些现象与悖论的研究、思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代以来改革、革命的坎坷历程的认识,而且对今天改革开放中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1年初中东地区发生了轰动世界的政治变革,这对中东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往往曲折反复,蒂利的政治过程研究途径摈弃了民主化理论中传统的结构主义和政治转型解释机制,将重心放在民主化和去民主化过程中关键事件和重要机制的研究。将这种研究途径用于分析中东民主化进程,解释国家和公民是如何经由各类政治过程逐步突破公共政治的隔绝、扩大政治平等、实现民主协商,这对于解释中东地区的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9.
宋剑华 《云梦学刊》2002,23(4):48-53
“左联”时期的文学运动,它的本质意义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启蒙运动。“左联”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革命学说,左翼作家描写了如火如茶的阶级斗争场面,这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早已成为了定论。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左翼革命作家基本上都是游离于中国现代政治革命的具体实践之外,他们所倡导的新型价值观,也只是一种流行于知识分子阶层的理论观念,是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精英意识。因此,它的历史局限性也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从单一型转向一元主导下多元滋生型。随着利益分化带来的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主流政治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亚政治文化,使政治文化结构渐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一次历史性巨变,对其后百年中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中国近代化道路艰难探索的历程也是中国宪政曲折发展的历程,辛亥革命之于中国宪政建设具有重大实践和理论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文化建设影响深刻,表现在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转型和对中国法律向近代化转型发挥的重要作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之于国家统一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共两党应继承中山精神,共谋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2.
转型国家常常面临来自合法性危机的挑战。合法性危机形成原因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危机的程度亦有强有弱。面对危机,具有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能力的政治体系,通常会通过改变结构和功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构成的压力。较之改革,革命则是一种更激进的途径和方式,是旧政治系统合法性极度危机的产物,革命也为新政权重建合法性创造了条件。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分析穆巴拉克时代以来埃及政局变化对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现阶段的中国来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的理念与发展基本要求,而政治可持续发展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唯有实现政治可持续发展,方可为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政治民主化作为政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灵魂和基本原则,其内容的有效实施,为政治可持续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政治民主化对政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遏制公权私用的现象;促进社会的整合;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奠定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任何领域的政治改革,都离不开相关领域的经济改革为其必要的基础和条件,而经济市场化对政治体制改革更有着强大的促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经济市场化进程迫切要求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民主调控体系;市场化进程要求改革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消除腐败现象;这一进程还要求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政治民主化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价值目标,同时也就规定了政治改革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民主化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强大的国家权威主导下展开的,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在现阶段仍然存在些许局限性,借鉴西方成熟民主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参考东亚、第三世界国家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政治精英与民主化存在高度相关性。国家与社会走向民主实质是调节人与制度的关系,在人的方面,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现代政治精英的成长;民主化是需要现代政治精英推动的,现代政治精英的成长是民主化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安华 《理论界》2010,(11):35-37
后发国家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有比较地设计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避免历史上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然而在现实政治过程中,这种设计往往需要和社会基础、执政环境及转型所需成本联系起来,并受其约束——这些内容即构成政治重心,决定一国政治发展的走向。本文认为,主导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逻辑的政治重心,可概括为稳定与繁荣,即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保障,供给合法性、体制与秩序,从而主导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有政治体制能够履行必要的政治功能,对社会价值和资源进行权威性的分配,满足了一个转型社会对于法律、制度和秩序的基本需求。这种经历了与环境的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如果选择激进的政治改革道路,将会破坏原有的权威模式和政治秩序,切断制度进化的连续过程,使整个社会陷入冲突连绵的混乱状态。现有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转型应该通过渐进改革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党是推动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政治发展走上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为政治形式的现代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政治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党要有效领导中国政治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发展战略。经过上百年的民主化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开辟了有序民主化的发展道路。改革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应该长期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在有序民主化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成长,就必须积极地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从而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长效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但并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能够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必须从执政党的改革和建设开始,执政党的改革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追寻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把握新时代红色文化为提升执政党认同提供方向引领,为人民群众意识形态认同提供有力武器,为政治行为自觉提供活水源泉的价值意蕴,探析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