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公民生活方式的调适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宏观的层面上而言,是体现高层执政能力的一种治国理政的政治韬略。从微观的层面上而言,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是每个普通公民生活方式的调适甚至是重新选择。本文在微观层面从三个方面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精神幸福为生活追求,构筑和谐社会的恒久元素;以适度为生活平衡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以新型现代性为生活指归,把握和谐社会的工程指向。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设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和谐文化建设。本文着重探讨了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现代特征。分析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当前文化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阐述了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必须把握的重点。同时提出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坚持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着力构建健康向上,协调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还是闲暇生活方式,抑或是精神生活方式,都合乎并体现出幸福的和谐性、共享性、简单性、适度性、精神性等本质特征。因此,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从中萃取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为本"的基本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立足点、培养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从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体现形式密切联系,并以其特有的功能介入生活领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从现代生产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以及体育独特的功能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做一阐述.旨在探讨社会转型期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以期更好发挥体育的功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办学理念、治学方式、人文环境、内涵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倡导的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而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与低碳经济的要求和目的是一致的,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等生态伦理理念。在低碳经济社会中,强化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低碳意识、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应是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工业产品设计的形、色、质等角度分析阐述了和谐因素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在工业产品设计体现和谐因素的基本理念,论述了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体现和谐因素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城市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当代城市民族问题的"理论回应"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实践方式".意义殊为重大.城市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以人为本"、"民族和谐"与"民族团结"的统一整体,其本质属性体现为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以分析加缪反抗概念的内涵、特征为例,论述当代人价值性生存方式的出路,通过反抗与滥用暴力的对比,揭示作为人类价值生活方式的和谐适度原则及其内在依据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性,而且体现了对生态伦理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突出了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本文主要从生态角度探索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同时也给自然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深刻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13.
实现人的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化对构建和谐企业规律性的认识,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理论支持,宣传和谐理念,普及和谐知识。  相似文献   

14.
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件,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直接体现了先民的宇宙观,是和谐思想在生活及艺术领域的集中表达。本文以之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呈现,进而探讨传统和谐思想与当代和谐思想的源流关系,以及二者内涵和社会背景等的本质性差异,从而获得对我国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对行政管理部门搞好服务的本质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就是在服务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来研究、把握和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2)体现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3)丰富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4)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循环经济的思想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改变着传统的经济思维模式,并促使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了与传统经济发展观不同的"循环经济"理念.从对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出发,努力使人们认识到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人-自然-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基础上的经济系统的循环,重点从生态伦理思想基础、生态伦理原则、和谐发展观、"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生态伦理观的构建措施,为人们全面深刻认识循环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基本价值理念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理念应概括为:人本、民主、公正、开放、和谐.人本,即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具体表现为民主、公正、开放、和谐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198-201
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构建和谐城市,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而且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构建和谐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空间,体现人文关怀,从而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角,剖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助于以和谐的健康、人性化理念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现代人在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其目标体系预设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目标相承接,以生活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和引导人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为目的.具体来说,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主要从生活世界、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三个层面进行研究.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人们学会选择,并在他律与自律的协调发展中寻求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校和谐校园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校园,核心是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理念.在激励机制的构建中应遵循与激励主体需求相一致、组合激励和公平原则;应明确激励机制构建要与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明确界定激励主体、发挥激励作用.在教师激励机制构建中,要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满足教师成就感需求;建立合理的教师薪酬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师德建设;关心教师成长、发展教师能力.在学生激励机制构建中,应加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及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心理健康、资困助学和队伍建设的"一个中心、六个平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