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I·V贝塔朗菲首倡的系统论,是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它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新思想、新方法,被称为现代科学方法论之一。无疑,我国的社会学研究应当重视并使用系统方法。下面就谈谈系统论的一些主要原则及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观和宏观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一问题源自哲学上的二分法,进入社会学后,这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的哲学假定便成为了社会学的预设,同时也成为长期困扰学者们的一个难题.上个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融合微观与宏观从而建构一种综合的、更具解释力的社会学体系的趋向,一般系统论涉入社会学正是这一趋向的一种尝试.从事这一工作的学者试图全面吸收现代系统论的理论成果,对已有的社会学理论进行批判,从而建立社会系统论,在社会学的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使它们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不同组成部分,并且在它们中间存在着比较自然的过渡.可以说社会学的这一系统论建构主要集中在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和巴克利(Walter Buckley)的学说中.而最早将系统论引入社会学的是帕森斯.  相似文献   

3.
现代系统论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本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基础理论,它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出现,不仅为科学、技术界高度重视,也为哲学界普遍关注。关于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就是国内外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随着生物学中机体概念的出现和对活的有机体的研究,系统论应运而生,其直接思想来源于机体论。系统论将一切考察的对象体视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运用完整性、集中性、等级结构、终极性、逻辑同构等概念,研究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力图对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描述。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定量化、最优化、有序化、自组织化等特征。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近几十年来不仅在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强有力地向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渗透、扩张。在哲学中,系统论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视整个国家经济为若干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机部几位领导同志曾同我谈过,我国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确实是大有潜力的。可是,现在还缺一点东西,欠一点东风,这就是劳动积极性还有点问题。所以,他们正在千方百计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他们又觉得社会学里也许有些道道可以试试看。研究怎样提高人们劳动积极性问题,这本来就是社会学的任务。搞社会学研究的同志当然应该在这方面尽一切力量,加强研究,做出贡献。在国外,从事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人中,确实有人研究过劳动积极性或是工业里的人的因素等等问题。在中因,我们也曾经开了个头,那是在四十年前抗战时期。那时日本人占领了我们半个国家,北京和天津的几个大学搬到了昆明,我们也随着去了大后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人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不同文化环境陶冶出不同类型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如此,就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中不同社区的人,也是多少有些区别的。当人们这样说时,其实就已经有意无意地把文化与社会这两个东西当作性近义通的事物等量齐观了。这就使我们可以暂时避开概念,把议题转到文化与社会,文化研究与社会研究的关系上去,籍以说明两者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7.
时间系统论     
如果说,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存在着困难,那么,对“时间”的理解简直就是无可捉摸。因为,关于空间,人们在认识中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是,“空间”这概念自古以来就有所指称(指空洞的容器):然而,关于时间,人们甚至不能给它以定义,即不能给出“时间”这概念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指称。正如一本科普读物所指出:“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感觉和抽象当中,最难捉摸的一个实体恐怕就是时间。它看不见,摸不着,永远流驰,执拗向前。”(《时间——人类对它的认识与测量》,漆贯荣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相似文献   

8.
质量系统论     
我们已经讨论了空间和时间问题,现在,再讨论质量问题。关于质量,仅仅从现象上看,近代力学有比较完整的理论,既有文字定义又有公式表达,这似乎与空间和时间问题不同。然而,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将看到与空间和时间问题一样,近代力学的质量理论也是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9.
语法系统论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法则。语法系统,是语言结构法则的系统,也叫语法体系。语法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对语言单位的认识。暂拟体系认为语言有了级单位:词、词组、句子;它的系统是3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提要认为语言有5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它的系统是5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有8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我们的系统是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 汉语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是有别于传统语法的汉语文章学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系统论     
文化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兴奋点”,是场空前规模的“文化热”,着实给学术理论界不小的震动和冲击。但是冷静反思之后会发现,“文化热”的意义与其说使某些难题取得了深度上的实质性突破,不如说只是反映了研究视野和角度的一次重要转换。这次文化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及所持观点的表面、肤浅的弱点,从对“文化”的理解上就可窥见一斑。文化虽然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内容,但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实质,就不能采取盲人摸象式的方法予以肢解和分割,而应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特别是有机的系统来对待。我以为,这是使文化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是对文化系统的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1.
意识系统论     
本文作者运用系统方法和理论,对人类意识进行审视、剖析,认为意识自身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完整的主观系统。这个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又各自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特性。与此相关,意识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智能,智能可大致区分为反映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三种类型,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协同活动,彼此制约,共同进步。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意识的结构是形成智能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又是意识结构变化的动力;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会形成一定水平的智能,一定水平的智能也必然要求形成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人类意识就是在智能(功能)和结构的不断循环提高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意象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是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其最后的表现形态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往往被称为“意象”、“意境”、“兴象”、“境外之象”以及“兴趣”、“神韵”、“境界”等等。这些概念名目各异,内涵混沌,但精神相通,且贯串中国文论的始终,形成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系统,且名之曰“意象系统”。 一、意象系统的历史生成 在这一文论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是“意象”一词,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在这里使用“意象”一词,显然是为了突出这是“意”中之“象”,而这“意象”的形成本身就是“神与物游”、心物契合的结果,是一种有“意”之“象”。在本篇最后他又小结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意思是,创作构思时,凭一连串的意象所贯通,而这又赖情感的变化所酿成;在心物交互作用而产生意象的过程中,其象貌取自外物,而又与内心的情意相融合。刘勰首次  相似文献   

13.
矛盾系统论     
电磁理论是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此相似,矛盾系统论是研究矛盾和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矛盾系统论不是用矛盾的方法研究系统论,也不是用系统的方法研究矛盾论。矛盾系统论是研究矛盾观点和矛盾方法与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及其相互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空间系统论     
物理学(力学)是物体和运动的量度科学。前面,我们已经对物体和运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接着就应该给出它的量度规则(力学公式)。但是,运动是物体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移,同时,物理学的实践表明,运动状态的量度又与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空间、时间、质量或者力是物理学(力学)的基本问题,只有先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具体而有序)的研究,而后才能给出物体和运动的量度规则,才能建立科学的物理学(力学)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系统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六、七十年代我国理论战线上的一个大灾难,莫过于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经过这样史无前例的大批判运动我国本来就很落后的生产力变得更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了,国民经济被搞到了崩溃的边缘。打倒“四人帮”已经四年多了,“唯生产力论”不再使人害怕。但是,忽视生产力、不敢研究生产力的倾向并没有完全纠正,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19世纪社会学关注的主题是社会发展变迁进程的性质和动力,而到了20世纪,特别是到了结构功能主义那里,则主要转向了对社会状态的静态分析。作者分析了这种研究转向的原因,并指出,自六十年代以来由西方社会危机所引发的对非历史性的社会学研究的批判反思已导致了历史视野在社会学中的复兴,历史进程的研究在一种新的水平上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一、矛盾论是经典辩证法的最高成就辩证法作为哲学探讨的基本内容,从其萌发到马克思对其革命改造的完成,前后共经历了三种形态,即长期探讨中的非系统化、非体系化形态,黑格尔的系统化、体系化的唯心辩证法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体系化的唯物辩证法形态。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黑格尔的系统化、体系化的辩证法基础上,克服了它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形成了如同  相似文献   

18.
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产物 ,是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深化与发展。它拓展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丰富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既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又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微观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微观生产力不是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也不是指区域或部门的生产力,而是指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力。但微观生产力也有自己的界限,并不是无限地小下去,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得以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生产出产品,形成正常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经济单位,只能是企业。在一个经济单位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就是微观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权利是法律确认的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尺度与消费活动范围,是公民基本权利在消费生活领域中的具体化,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必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消费经济立法来确认消费者权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反映,同时也是维护消费者利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