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工业聚集并列,提出了农业聚集经济,此是一村一县的众多农户围绕发挥当地优势而生产一种或一类农产品,形成空间上的规模聚集,规模聚集形成竞争,从而获得生产和流通的比较利益,这是生产力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加大财政支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改造和完善农村供销社等农民组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聚集经济,促进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流通组织,有力地促进农村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形成。农业一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把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过渡到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桥梁。在它的初级阶段,主要是生产与流通从外部的结合;而在高级阶段,生产与流通则是农业再生产过程内部的结合,即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与流通的专  相似文献   

3.
<正> 发展农业必须有活跃的商品流通,农产品流通顺畅,才能确保农民劳动价值的实现,促进农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昌盛。粮油产品是农业的大宗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来由于连年增产丰收以及流通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粮油商品出现了流通不畅价格低落(议价)的现象,制约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乃至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流通组织功能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农产品流通组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功能弱化已日益凸现,农产品流通组织必须实现组织功能创新,流通组织不仅承担商品价值实现,而且必须渗入到农业生产各环节,突出先导功能,强化服务和发现消费功能,拓展产品加工增殖功能,引导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经过近些年的艰苦努力,出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但随着全省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和“三高”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业产量与商品化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实现战略性的转变和新的突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是...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和纽带,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荆州区作为一个农业大区,湖北省乃至国家的重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具备打造农产品加工强区的条件。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从荆州区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入手,分析了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荆州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绿色化转型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农业发展存在生产分散落后、技术创新乏力、附加值低、产品流通不畅以及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从生产基地、生产过程、加工模式、流通消费、功能拓展等5个农业链环节探讨了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典型调查法,从广西玉林石南镇的城市化进程指明农村城市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分析了农村城市化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生产与流通及城乡分割的作用,探讨了实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铁路技术是近代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的铁路修筑始于晚清时期,并迅速在以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此时中国的农业受到铁路发展的深刻影响,并且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列强借修筑铁路之机肆意掠夺农民土地,促进农产品作为商品快速流通交易,农业生产出现区域化倾向并有所增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传统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  相似文献   

10.
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是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应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战略从价值并认真制订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政策扶持机制,大力创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品牌战略,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粮食主产区农副产品流通受阻 ,农民收益没有保障 ;农业比较效益低 ,高产穷县问题严重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脱节 ,利益流失严重 ;农业经营分散 ,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快。这些原因都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各级干部和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程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规模和带动能力、相关的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 ,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入世”给闽北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闽北物种丰富 ,气候适宜 ,土地肥沃 ,劳动力充足 ,具有生产绿色产品的有利条件 ,还具有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入世给闽北发挥山区资源优势 ,满足国际与国内市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提供了机遇。改善交通条件 ,以产业化经营形式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深化农产品加工 ,增强市场流通与信息环节 ,发展科技与劳动密集型生态农业 ,是加速闽北农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商品流通或农村市场,实际上包括两方面:一是农副产品的购销;二是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这两个方面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流通作为再生产的独立环节,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是社会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条件。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流通。但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是农业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文章认为,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对于农村各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商品生产和城乡交换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是我院财贸物资经济系毕业生,现在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5.
前言日本的江户幕府时期(1603—1867年)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某些发展,在十七世纪中叶就出现了较为发达的商品货币关系,形成了大阪、京都、江户等全国性的中心市場,推动了全国的商业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性农业生产的发展,意味着商品货币关系渗入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农村越来越受市場支配,无论生产和消费,如果不通过商品货币的媒介,就不能顺利进行,在租税关系上更是如此。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加剧了农民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商品离开生产领域,便进入流通领域。商业部门从事流通领域的工作,是联接工业同农业、城市同乡村、生产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常说的购、销、调、存就是商品的流通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调运和储存是两个重要环节。商品经济的存在,决定了商品流通的必然性,商品流通又决定了商品储存与运输的必要性。没有商品运输就没有商品流通,离开了商品的储存就不可能保持商品连续不断的流通。  相似文献   

17.
发挥供销社的优势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匡萃秀文化市场以商品市场为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商品市场。大流通、大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物质与精神的完整统一的综合反映。农村文化市场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和思想精神范畴,是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一是要由注重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靠提高质量、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由注重生产向生产、加工、流通并重转变,靠产销加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由靠搞活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四是要靠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五是要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靠培育发展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六是要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七是要靠政策落实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经纪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各地的实践表明,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能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过去50年来,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发展机构提出的农村发展战略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主要目标,侧重在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农业新科技的研究、推广和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等。此举对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卡路里摄取量、改善营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因农产品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低,农产品增产,农民不见得增收,农村贫困问题在许多遵循这一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得到解决。本文提出,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减少农村劳动力为主要战略目标。只有这样,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才有可能增产增收。而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则又必须使整个国民经济在发展早期按照比较优势,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增加城市的就业吸纳能力,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才不会变为城市的无业贫民。只有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传统的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着眼点的农村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