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方法有矛盾。其表现有二:一是黑格尔要建立一种以“绝对真理”来完成的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方法相矛盾;二是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限制和窒息了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辩证法。我们要拯救黑格尔辩证法,抛弃其唯心主义体系,以使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进一步深入,近年来哲学界就实践概念本身的问题,展开了十分有益的探讨。在这一探讨中,有些同志主张对“流行的实践观进行唯物主义的‘净化’”,而“净化”的内容则是:从实践定义——人类有目的的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中排除“有目的的”;从实践要素——目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中排除“目的”;从实践特性——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中排除“能动性”;“把目的、意识、观念等等精神因素排除出实践的概念”。认为实践是“纯粹的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只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也不能“视为具有两重性的东西”,“那怕是渗进一丁点儿精神因素,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唯物史观的基础”,难于摆脱“种种唯心主义的纠缠”,“也难以避免实践观  相似文献   

3.
(一)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派生的?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分野。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宇宙精神”、“意识”的体现,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却与此相反,认为: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世界上五花五门、千变万化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表现形态。精神不过是物质发展的最高形式——人脑  相似文献   

4.
1859年4月19日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曾指出,拉萨尔的历史剧《弗兰茨·冯·济金根》(以下简称《济金根》)的缺点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同时提出了要“更加莎士比亚化”的重要创作原则。在这里马克思把“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是作为文艺上两种对立的创作倾向来加以对比的。“莎士比亚化”意味着从现实生活出发,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席勒式”意味着从主观观念出发,在文艺创作中搞唯心主义。在这封信中,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明确地表达了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关于这一辩证过程,目前大体有这样一些表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具体——抽象——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些表述无疑都是正确的,然而它们又都是从某一局部、某一侧面来表述认识的辩证过程的,都不是对人类认识发展总  相似文献   

6.
哲学产生以来,就有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个“对子”,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一部哲学史,最终可归结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的历史,因此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关系,弄清唯心主义怎样影响和为什么能影响唯物主义,是非常必要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存在及其相互影响,是人类认识的必然,是哲学史所证实了的,只要人类的认识活动还在进行,它们就不会消失。当然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但那种简单地、粗暴地把唯心主义斥之为一派胡言,而全盘否定的作法,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具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心是什么?     
作为现代唯心主义哲学的首脑之一、新实在论的主要代表,罗素在他这篇评论莱依尔“心的概念”的文章中,仍然坚持他的旧论点,即“所谓心理的和所谓物质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各自具备任何特质,而是在于我们获得有关它们的知识的方式。”罗素在这里把”心理的”和“物质的”东西等同地看待,换句话说,他把精神和物质说成只是经验的两种不同形式,两者都不是实在,而真正的实在只是他所谓的“逻辑的构造”;归根结底,他还是否定物质决定意识。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他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是第一个系统地阐发了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黑格尔发挥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精神,把自我意识客观化为万物的实体,把它看成是宇宙万物的主体,称之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问题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性质和本质究竟应该作怎样的规定?许多世纪以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有过截然不同的论述。唯心主义基于把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是第一性的东西,而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被他们说成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或是把“客观”精神确定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现实的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些“客观”精神所创造的,或者是它的幻影。因此,他们认为文学是与客观现实无关的意识的产物,是存在于现实以外的某种精神的表现,是属于心灵的力量。唯物主义基于主张物质的第一性,精神的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而精神则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或产物。因此,认为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精气说与精神、精诚两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气”“精神”与“精诚”三观念,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哲学发展中极为重要而承续着的一种理论上的推衍。它们主要表现为存在之“人”与始源之“道”间交互联系问题上的处理枢纽。因此,它们也可以说是立基在“道论”上,一种新人文规划的三个建构程序。这种思想的探索,是要由始源性的“道”推衍出表现其运作实情的“精”的观念,再由“气”所表达之质素的考虑方向,建立起“精神”的人存实质。而再进一步说明沟通作用的可能中,更提出“精诚”的观念,使“道”与“人”成为协同运作的双重人文基础。“精气说”是稷下道家创造性提出的论说,而在其后的道家发展中,逐渐衍生了界定人之本质的“精神”观念  相似文献   

11.
揭秘暗星     
Ker Than 《21世纪》2010,(9):78-79
科学版的《创世纪》告诉我们,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而宇宙中的第一代“居民”——恒星——则要等到大爆炸之后大约1亿年才会闪亮登场。即便根据恒星的标准,第一代恒星也都是“巨人”。它们要比现如今的任何一颗恒星都更大、更亮、燃烧得也更快。  相似文献   

12.
凡是稍稍有点欧洲哲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莱布尼兹是个唯心主义者,狄德罗是个唯物主义者。而且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阵营内部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莱布尼兹可算得近代初期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狄德罗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唯物主义派别中比较最彻底、最典型的一派,即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一位领袖。莱布尼兹虽在青年时代一度也曾表示为霍布斯、伽桑狄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原子论”的观点所吸引,但当他抛弃了这种观点而回到唯心主义阵营,创立了他自己的“单子论”这种唯心主义体系以后,就对机械唯物主义以及洛克所代表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展开顽强的斗争,同时维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与其辩证方法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黑格尔哲学的内在基本矛盾。认识这个矛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 黑格尔哲学的最高出发点是“绝对精神”,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永恒的精神实体,是  相似文献   

14.
美学、文艺学是以哲学思想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它们离不开哲学本体论。唯物辩证法本体论,是与认识论相对而言的对应的基本理论,不能将两者隔绝和对立。以主体论替代本体论,必然造成理论上的严重混乱。要分清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实践”和唯心主义的、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实践”概念的原则区别。蔡仪作为著名美学家,他的“典型论”对推进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本体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生至境是人对理想生活处境的终极性描绘,也是先哲们求解人生问题的重要体现。作为中西文明的重要思想者,亚里士多德与庄子都对此给予了丰富的阐释。立足跨文化的比较视域,两位先哲的人生至境可相应地从5大维度进行比照:样态形式——“闲暇”与“逍遥”;通达途径——“沉思”与“坐忘”;价值旨趣——“至乐”与“无用之用”;理智角色——“崇智”与“去智”以及人格形象——“完人”与“至人”。虽然亚里士多德与庄子均将人生至境指向了内在精神性的自由之境,但在5个维度上都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于始源点上的汇通与分野。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哲学唯心主义本质上都属于错误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致的,但是这两种世界观错误的根源及内容又具有一格区别。宗教发生于社会根源,哲学唯心主义却发生于认识论根源;宗教是将人的本质神化,哲学唯心主义却是把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宗教反映的方式是“幻想”的,因而是非现实的,哲学唯心主义反映的方式却是理性的,因而是现实的。因此,宗教不等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更不是宗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皇家园林在整个中国园林体系中起源最早 ,地位最高 ,建构最为壮观 ,艺术价值也最高。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文化基础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始游牧遗风、“仁学”思想、皇权观念、宗教信仰、行乐意识、隐逸情结诸文化因素论述它们对中国皇家园林艺术体系构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年轻人赡养观念淡漠、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扩大,许多农村老人得不到适当的赡养,其物质、精神生活条件都较差。影响农村养老的因素可归结为: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和文化心理中的消极因素。要在农村现有养老体系基础上,从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两方面完善农村养老体系,必须将重点放在社会化养老上,从社会保障权、土地制度、政府工作职责、公平与效率等方面完善农村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长城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自然、经济、文化基础,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理分布乃至自然景观都有重大影响,是一条有形的自然、经济、文化界线.任何人文景观的创造都将影响人们头脑中的地理空间观念.对长城与世界上现存的另一“长城”——英国哈德里安城墙作比较研究,可更清楚认识汉文化圈的特点.任何长期的、重要的文化界线都必须依赖于自然地理及经济的区域分异基础,依赖于文化的性质及其差异程度.这种人为的精神墙垒甚至比沙漠、海洋更难以打破.  相似文献   

20.
认识论中的主体能动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关注和争议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既要以现实的认识过程为对象,又要以哲学史为借鉴。研究认识能动性的诸种性质和规定,可以从它的一种历史形态——费尔巴哈的直观认识论谈起。在哲学史上,费尔巴哈哲学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它正确地批判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集大成者黑格尔的错误。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的错误在于它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一方面表现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脱离了认识的感性基础,甚至脱离了自然现实的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不是别的,只是抽象的与自己分离了的所谓有限精神”。“抽象就是假定自然以外的自然本质,人以外的人的本质,思维活动以外的思维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