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李莉 《山西老年》2010,(6):31-31
人们上街去商店常常会说"买东西"。"买东西"一词出处何来?据有关资料记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一天在路上碰到他的朋友盛温如提篮子上街。朱熹问:"你上哪儿?"盛温如说:"买东  相似文献   

2.
王宇帆  王发财  欧阳洁 《社区》2012,(10):48-49
3月初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回龙观地铁口,我们见到了爱心农庄的创始人张宇。一番寒暄后,张宇开着他那辆1996年的林肯带我们去找一个可以聊天的地方,突然车在行驶的路上抛锚了,为了打破尴尬,张宇幽默地说:"我这战马跟了我多年了,爱心农庄从筹划、运营到现在,它都一直跟着我,抛锚是为了提醒我有时候不要太忙,要停下来等一等……"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开着自己的车去火车站接一个朋友,在路上我想到车已经好几天都没洗了,脏兮兮的。人们都说车是车主的第二张脸,为了不在朋友面前丢面子,我想先去洗车店把车冲洗干净。这  相似文献   

4.
飞吧!鸟儿     
一天傍晚,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凄凉的"唧唧"声从路旁的树下传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刚出生几  相似文献   

5.
正从《太阳的后裔》到《战狼2》,人们对特种兵的崇拜热情再次被点燃。本文的主人公江嘉梁,是一位澳大利亚90后华裔退役特种兵。年轻的他,有着与其他同龄人未有的生活体验。他回国参加"第十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活动前,被澳大利亚授予太平绅士称号,成为华侨华人太平绅士中年龄最小者。独特的背景和经历使他早早地开始了"看世界"和"在路上"的旅程。《华人时刊》:你跟同龄人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里,乡村文化是他最主要的写作资源。多少年来始终是一位"在路上"的作家,在从乡村走向城市的漫长道路上。虽然贾平凹较早地走进了城市,但他走进城市时把心遗留在了乡村,只要他的身心相异的状态没有改变,他的精神实际上就仍处于"在路上"的流浪状态中。从庄之蝶到刘高兴的变化,也暗含着作者本人面对城市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变化。是从乡村旧文人形象到底层农民工形象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贾平凹对乡村精神的体认发生了从精英到民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路上》是"BG之王"杰克·克鲁亚克的成名作,被奉为BG一代的圣经.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对于其他英语名作,《在路上》目前在国内还只有四个中译本.为让读者对《在路上》有个更好的了解,对四个《在路上》中译本作个简短的述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送我上学的路上,爸爸妈妈特别唠叨。刚上小学那会儿,他们每天送我到学校。出门前总提醒"最后检查一遍,没漏东西吧",到校门口后又叮嘱"不懂就问"。后来,他们工作忙起来,我就和他们一起出门,然后自己乘车去学校。从家到车站的这段路上,他们常常跟我说"上车、下车不要挤,上课不要开小差、不要做小动作"。  相似文献   

9.
卢素玉 《社区》2010,(6):61-61
那天我开着自己的车去火车站接一个朋友,在路上我想到车已经好几天都没洗了,脏兮兮的。人们都说车是车主的第二张脸,为了不在朋友面前丢面子,我想先去洗车店把车冲洗干净。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钱包了,不由得感到一阵懊恼。  相似文献   

10.
读书     
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文学之父于《在路上》发表的同时写就,但却被封存50年之久。本书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又一部小说,在极度的时尚使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该书的出版就是个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1.
向死而生——《在路上》中"垮掉"分子的生存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死亡观来揭示《在路上》中"垮掉"分子们生活态度的根源,并以此解读他们的生存意义。首先介绍海德格尔存在论死亡观,然后分析小说所展示的"速死"和"慢死",最后指出:面对"死亡","垮掉"分子作出自由的选择,走向本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长恨歌》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而《长恨歌》中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历来受到人们的种种猜测和质疑,更有历代的作家学者对其作出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说是为尊者讳,有的解释说是为了"集中文字于主题",有的解释说是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等等。从解释学的角度看,时间越往现代社会推移,解释者越会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这句诗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春节,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粮票到八十年代的鞭炮、九十年代的春晚,人们过春节的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变。下面,我们一起来重温春节"年味"的变迁。1970——年货、排队总的来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呈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趋势。在物资短缺的情形下,人的消费主题是"抢购"。当时,饮食的消费占了国人收入的大部分,所以为了获得丰盛年饭,人们必须付出"起早贪黑"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在路上"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别无它选的生活状态.然而这又不仅仅指侠客,实际透视了现代人精神、情感和心理上的困境:缺乏存在的根据,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无所归依,想追寻精神的家园,然而一切的追寻都是无意义的,一切的追问只是更加说明了存在的荒谬,于是生命中只剩下无尽的行走与悲凉."在路上"就是指这样的一种存在状态:不知道从何处来、不知道向何处去,始终在宇宙中悬浮着.  相似文献   

15.
蒙彼利埃是美国佛蒙特州的省会城市,"地位"很高,城市却很小,只有8000多市民。这个地区历史很短,但从有史以来却有着很强的社区参与传统,每个市民都有愿望参与公共事务,就连刚从参与愿望不高的大城市搬来不久的人也都会受到影响,愿意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来。在政府的组织下,市民不仅可以参与公共事务,还在这一过程中彼此认识,这样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人们在路上遇见了都会相互打招呼,让人感觉非常温暖。因为大家彼此相识,因此人  相似文献   

16.
张承志全新散文集<你的微笑>收录了作者2007年以来的35篇新作.本文试从"在路上"、底层与民闻的"惦记"、正义的呐喊、心灵之悟等方面归纳该散文集的若干关键主题,并简评作者立场的持守与改变.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作为哲学史上的两个革命家,前者通过对"此在"的现象学的存在论分析提出了"语言是存在的家"的命题,后者通过"感性活动"的存在论原则得出了"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的结论。正是在终结形而上学和开启"思"之道路上,正是从生存论-存在论来理解"语言",两位思想家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8.
从南京出发!     
由顾丞峰策划的"从南京出发——困顿与延伸"当代艺术大型展示活动在南京三川当代美术馆如期开幕。南京的当代艺术由于自身文化和地理等因素,其发展并不像一些地区那样具有启示和广泛影响,正如策展人所言,南京的当代艺术处于"在路上"的状态。"从南京出发",既考虑到南京当代艺术自身的发展状态,也考量了它同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结构关系,由此生发出对"困顿"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不能富,是因为一些错误认识被当作生活的信条世代相传,它们被人们普遍接受,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使其在致富之路上误入迷途。  相似文献   

20.
广笑府     
《可乐》2009,(10)
高手过招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面前跑过。御史借机会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侍郎脸都绿了:"是狗。"尚书和御史大笑:"何以知道是狗?"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