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清道光、成丰年间吏治的腐败,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兴起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靠反清朝腐败吏治起家的太平天国领袖们,却忽视了自身对吏治的整饬.从而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自身的力量.这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根本因素之一.与太平天国领袖们不重视吏治整饬的态度相反,清统治者特别是湘军代表人物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痛定思痛,在整饬吏治上狠下功夫,取得了相当成效,从而奠定了战胜太平军的政治基础.1864年太平天国的失败,最终说明重视整饬吏治与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论拜上帝教的二元化领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8 4 8年杨秀清取得代天父传言权 ,拜上帝教因此形成杨秀清、洪秀全两个教主。宗教的二元化领导酿致的最终天京事变发生。天京事变不仅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而且加速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向封建专制政权的转化。洪秀全因此失去军心和和民心 ,而遭失败。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自身的腐败和专制而导致。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 ,是它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进入“小天堂”的天国领袖们 ,日渐醉心于个人的权势和生活享受 ,集中表现为政治腐败、思想蜕化和生活腐化等方面。腐败之风的恶性蔓延和疯狂滋长 ,涣散了军心 ,冷淡了民心 ,这些无法解决的内部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国灭亡的进程 ,成为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完全有可能成为古老的中国冲出中世纪、进入近代化的契机。它的失败,使中国当时进入近代化的希望破灭,引起了后代的史学家对其原因的浓厚兴趣与探讨。概括言之,原因有二:清王朝、汉族地主与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内部矛盾引发的天京内讧导致人心涣散,一蹶不振。这样分析虽不无道理,但远未达于深层。清王朝、汉族地主与西方列强联合,那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事。在前期,  相似文献   

5.
1851年洪秀全率领太平军,举行了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武装起义,直到1864年失败,先后坚持了14年之久.这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不仅引起了国内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了西方各列强的广泛关注.英法美俄等列强均从各自利益出发,研究对策,其中尤以英国表现最为突出.英国是侵略中国最早、侵华特权最多的国家.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在各列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在太平天国革命先后14年里,英国的态度是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它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先后经历了…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失败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原因当是太平天国政权对儒家积极思想的背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矛盾性:他既反儒教又对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予以认同,他崇奉基督新教又对新教教义一知半解。这种矛盾性使太平天国始终没能建立起一个指导思想,没有在整个太平天国内部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儒家传统思想和知识分子的排斥又使太平天国处于极为孤立的境地。而曾国藩却不失时机地打出了维护儒教和传统文化的旗帜,并且用儒家思想牢牢控制军队,把道德说教与儒家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本质上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外来基督新教对中国本土儒教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一八五六年的洪杨韦石事件,是太平天国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这一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使太平天国开始从军事上的优势转向劣势,从革命的极盛期转向革命的衰落期。如果说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革命,而农民革命是注定要失败的话,那么,天京事变的发生,更加速了这个失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再论石达开的出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疑及诸王的排挤,愤然率部出走。石达开出走后始终坚持革命斗争,没有脱离太平天国革命思想和原则的指导。石达开的出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从侧面证明了由于农民小生产者分散、狭隘等特点,使革命团体缺乏统一的意志和远见,其失败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为了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文化建设的需要,太平天国在戎马倥偬之际编写、刊刻了大量的书籍。但是,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刻印的书籍极力查禁销毁,致使太平天国刻印的书籍流传下来的寥寥可数。根据有关文献考察可见太平天国刻书的概况和版本学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新时期国内外长期反腐斗争的实践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三不”防治腐败的机制:加强新时期防治腐败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构建使广大干部不能腐败的机制;提高公务员的待遇同时加大惩处腐败的力度.构建使广大干部不愿腐败的机制;强化防治腐败教育,净化社会环境,构建使广大干部不想腐败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北伐军采取自造、购买和缴获等主要方式来补给火药,对保持自身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北伐军没有把火药补给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形成统一的补给系统,并受清政府封锁、火药性能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北伐军的火药补给不能满足战争发展的需要,严重削弱了战斗力,成为北伐军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玕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亡之运,但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主义的成分,却能为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独立思想的内容及意义邵劲东史学界对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历史作用问题,历来颇多微词.有的认为这场战争造成了生产力的巨大破坏;有的认为太平天国引进西方基督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的大倒退;近年来还有/’、认为,太平天国的战争使得洋务派组织抵御西方侵略的措...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这种体制转型的顺利进行 ,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促进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不容否认 ,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腐败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腐败的猖獗使经济制度劣变并使经济绩效恶化、腐败影响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太平天国”史料应当尊重史实 ,不以偏概全 ;重新认识“太平天国”在苏南的经营 ,对其失败 ,更应从“太平天国”的自身寻找原因 ,吸取历史教训。对后期的“太平天国” ,应在有所肯定的前提下 ,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对权力的监督是一个多面向的过程及行为,既包括对公权力行使者的监督也包括对监督权的再监督。无论是权力监督的理论逻辑还是客观数据都表明,对监督者实施有效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提升腐败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梳理近年来监督者权力腐败案例发现,直接干预案件、利用影响力谋取私利、为家人谋取利益、因监督权缺失导致的监督不当是监督者权力腐败的4大基本面向。对监督权实施监督难是由多重因素所致:权力具有扩张性的本质特征,使监督者有逃避监督的本能冲动;制度结构的内在阙如,使监督难以有效实施;信息不对称,使外部监督处于困境;监督具有滞后性,严重消解监督效能的发挥。对监督权实施有效再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亟须从坚持监督与制约同步推进、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权问责体系、加强监督制度体系的数量供给和质量提升、培育良好政治文化等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对太平天国大起义的原因作了不懈探讨.在京官任上,他觉察到清王朝面临十分严重的统治危机,预感大乱将至.起义爆发前后,几次上奏疏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指陈引发起义的潜在弊政,提醒统治者要有所更张.出山参与镇压革命以后,对统治阶级造成农民大起义的"乱因",从吏治腐败、官逼民反、变乱是非、人心塌陷、道德危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反省和追究,并以此为根据采取诸多凶狠对策,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相似文献   

18.
腐败活动和腐败行为,困扰着人类社会各个政治共同体,它的危害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当前腐败活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从类型上来说,拜金型、拜物型、徇私型、享受型、贪色型为主要的类型;从方式上来说,贪污侵吞、弄权勒索、以权营私、以钱舞弊等是最基本的方式;从手段上来说,向隐蔽化、高级化和“合法化”发展;腐败活动往往发生在改革措施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当前反腐败的对策选择是: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是清除腐败的根本环节;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发展市场经济,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并认真执行这种政策;建立一个完整、严密而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权力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长达一年之久的安庆保卫战,对太平天国的生死存亡关系极大。本文对这一战役作了简略描述,特别是对其失败原因作出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两次攻下嘉应州,对青年黄遵宪及其家庭造成了灾难性打击,但他对太平天国革命却没有太多的仇恨;相反他在感情上同情太平天国,而对清军则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极度的憎恨和厌恶。这种现象意味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隐情:太平天国民族革命的思想和嘉应州人民与太平天国将士特殊的感情,曾一度动摇了清政府在粤东的政治权威和思想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