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战国时期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庄子的思想,二千多年来,对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美学思想,愈加为今人所重视。但庄子因其客观唯心主义,更在于他与儒家相反,反对一般的人为艺术创造,其艺术美思想便多为人们所否定。其实,我们只要撇开庄子思想中玄虚神秘的色彩,深入地进行发掘,历史地加以对待,就会发现在庄子的美学思想中审美辩证法是相当丰富和精辟的。诸如美与丑、虚与实、巧与拙、有法与无法、一与多、意与言、有我与无我等。他的审美辩证法冲破了其客观唯 相似文献
2.
郑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4)
庄子美学,既是庄子的"美学",又是"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从庄子的哲学到美学,有一个转化与抽绎的过程。"庄子"的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及直觉体验性等美学共性上,而应当进一步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庄子的审美境界,在他独特的对"形质"、"功利"、"认知"以至整体的"有"的层层剥离与消解的系统中展开。 相似文献
3.
黄炜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22-27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体的角度思考万物的平等性,通过“吾丧我”打破人类自视高贵的狭隘,也是庄子通过生态间性视域审视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侵占自然本性而实现生态存在的“自喻适志”,更是庄子冥合于道所追求的生态共生境界,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理想。庄子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4.
5.
试论周作人对“苦涩”审美境界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有人说煎药的时候,和着中药味读梁漱溟的书,效果会出奇好,因为梁先生的书中是会流淌出浓浓的中药味的。我们在品尝周作人的小品散文时,恐怕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周氏的散文明显有着和中药一样的味道,那就是“苦涩”。他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对“苦涩”的一种特殊喜好,他的散文有许多是以“苦”或“药”为题,诸如《苦茶随笔》、《苦竹杂记》、《苦口甘口》、《药味集》、《药堂杂记》等等,甚至他的书房也命名曰:“苦雨斋”、“苦茶庵”。“苦 相似文献
6.
赵广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174-184
从《逍遥游》《齐物论》到《天下》篇,“物”一直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借助中西哲学的会通视域,从《天下》篇的物论入手,由物判别诸家思想,进而揭示庄子物论中关于人与己、人与他者、人与物、物与物以及万物与道的多重关系,方得真谛。列维纳斯的享受概念,是我们借以澄明庄子物论,特别是其自由逍遥思想的极佳参照。由此,庄子的形而上学思想和信仰可能性,特别是庄子对个体性的证成路径,得以澄明。 相似文献
7.
王德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5)
黑格尔所处的时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时代。那时,自由既是精神世界的主导倾向,也是人们内心生活的迫切要求。适应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这一需要,黑格尔把高扬人的尊严、确认人的自由置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他不仅从本体论上证明自由乃是绝对精神的本性,美本身便是自由,而且把审美关系理解为主客体和解的状况,把所谓和悦静穆的自由境界看作是美感不同于人类其他一切意识活动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认为“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来说,美的概念都带有这种自由和无限”,这中间的谬说当然是一目了然。但也毕竟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以及某些经过精 相似文献
8.
陈素蓉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3)
讨论任何问题,不应只从书本、理论、概念出发,还应该多从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实际生活出发。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体会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更不应该受某种理论的束缚而不敢正视现实。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无差别的境界”即不矛盾的境界。正如周谷城先生所说:“婴儿睡在摇篮里,由母亲推到公园;正当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时候,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着宜人的景物;这时的生活应该进入了无差别的境界。”(《艺术创作的历史地位》)他还认为不仅生活上存在“无差别的境界”,就是复杂的技术活动巧妙到极境,如 相似文献
9.
王建疆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6-14
该文从对《老子》版本的辨析入手,认为“无为而无不为”是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境界而非单纯的功利思想。这个人生境界的审美性质就在于它超越了条件限制而符合人生最高理想的绝对自由,其审美特点就在于无目的的合乎审美目的。“无为而无不为”表面上看是一个逻辑悖论,但实质上却展示了人生境界经由修养途径达到审美境界的必由之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美学思想在庄子“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人生境界中得到了发扬光大,对今天仍具有启迪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安良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4):141-145
《庄子》一书以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历经数千年的传承而流传不朽,不仅蕴涵着深邃奇妙的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而且关注社会人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处事智慧。其中,“外化而内不化”是精华所在,只有做到“外化”而“内不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真正地实现“逍遥游”。 相似文献
11.
12.
刘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
近年的庄子美学研究几乎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庄子哲学就其强调主体的超越性与自由性而言实为审美哲学。作为庄子主体心态阐释核心的“心斋”、“物化”、“游”,已被很多论者作为审美描述的方式加以研究。笔者试从以上诸范畴相互联系的角度作一系统审视,以阐明其内部关系及美学价值。一、“心斋”论“心斋”作为《庄子》内篇的主要论述对象,是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复观先生认 相似文献
13.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一) 记忆与遗忘的比较:庄子式审美遗忘的一般特性走入诗性的自由境界,记忆是现代美学家最看重的法门,艺术创造者受制于记忆并将已逝的美好时光复现出来,使人们得以用昨日的诗意来慰藉今日的寂寥。与此相应,童年的创伤性经验(弗洛伊德)、人类史前经验的原型(荣格)、社会实践中审美经验的积淀,就成了需要被记忆唤醒的浑厚艺术土壤。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副作用,首先,在一系列已定型的经 相似文献
14.
李世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由“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构成的庄子“言意之论”,是建立在“体道”基础上的。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无偏颇,但揭示了审美创造与欣赏的内在规律,丰富了我国古典美学理论,对中华民族审美趣味和特征的形成有导源启流之功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与张爱玲的作品风貌相去甚远,然而他们却有着近乎一致的文学审美追求——"传奇不奇",即在看似传奇的人物和故事中书写永恒的人生和人性。这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表现为一种神话的建构,而在张爱玲则表现为一种人性神话的解构。 相似文献
16.
张利群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先秦是反映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先秦诸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对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最根本认识。要做到“物我同一”就必须进入“物化”境界。“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在“物化”境界中,物化为人,人化为物,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人只有在这种忘我忘物的境界中才获得精神自由,从而也获得审美享受。庄子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之间有某种亲和力,同时也肯定了世上万事万物的相关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7.
说起邵隆图这个名字,不少人都会觉得陌生,但提到“海宝”,可谓家喻户晓。2007年12月18日,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终于在世人期待的目光中诞生了!众多媒体迅即给“海宝”画了一幅幅生动形象又富有内涵的“素描”:“海宝”翘起的头发,就像翻卷的海浪;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超越——从“复归于婴儿”到“死而不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建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2)
生命因有限而具有悲剧色彩。突破生命的有限性,实现生命的超越,便是生命之"梦"。在老子看来,生命超越之路就是"复归于婴儿"。"婴儿"是生命的初始形态,也是生命永恒的象征。由于"复归于婴儿"的方法"常德不离"、"专气致柔"在经验世界和理论层面均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老子只得从"复归于婴儿"转向"死而不亡者寿",由从"生"的角度追求生命的超越,转向从"死"的角度寻求生命的超越,从而使生命超越本身蕴涵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9.
刘崧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8-42
"坐忘"是《大宗师》点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对理解庄子思想十分关键。历来的《庄子》注解者大多倾向于把"坐忘"之"坐"当成动词,从而在一种工夫论意义上理解"坐忘"。但如果仔细玩味上下文语境逻辑,把内七篇尤其是《大宗师》和《齐物论》贯通起来,可以看出"坐忘"乃别有所指,"坐忘"之"坐"并非动词,而是一个虚词。"坐忘"描述的是经由"吾丧我"而来以指向"真人"的超越境界,其实质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暗合于审美精神。通达这种境界固然需要工夫践履,但"坐忘"本身并不直接等于工夫,它只是一种境界的描述语和指示语。 相似文献
20.
赵丽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50-54,70
以广义的存在为背景,人与物既呈现为彼此区别的存在形态,又展示着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就狭义的"物""我"之间而言,其涉及人与外部世界中对象的互动。庄子认为,与本体论立场上的物与物之间的相互沟通、转化相应,物我之间也呈现出"通而为一"的价值论的内涵,基于此,庄子对人与物之间以何种方式走向"通"进行了考察,认为物与我之间的相互沟通具有过程性的维度,并具体体现在以言称谓物、"以意致"之上,同时须坚持"以德为本"的待物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