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3月18日陈水扁当选“总统”,台湾有人痛哭失声,有人忧心忡忡,却也有人欣喜欲狂。经历了一年的风风雨雨,两岸关系僵局依旧,危机深伏,而台湾岛内则政争跌荡、经济衰退,失业率和自杀率直线上升成了台湾人民心中的怨痛。台湾人民已在后悔。  相似文献   

2.
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存度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陈文鸿,朱文晖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过去30年里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1993年,台湾的出口达到849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亦超过10000美元。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资...  相似文献   

3.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主起草人,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在国际间引起巨大的反响。白皮书主起草人是有“两岸关系智囊”之称的余克礼。  相似文献   

4.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5.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6.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7.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8.
“台湾‘直选’前两岸经贸关系及展望”研讨会综述本刊讯继1995年8月29日“台湾明春‘直选’前的两岸关系”研讨会获得很大成果之后,《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和北京台湾经济研究中心于1995年12月19日开展第二次“台湾论坛”活动,邀请30余位在京学者、官员...  相似文献   

9.
台湾大选结束以来,不少人对于陈水扁当政以后的两岸关系的前景表示出相当的悲观和忧虑,而我个人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首先,不应把“陈水扁上台”简单地理解为“台独上台”。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陈水扁当政并不是激进的台独派势力强大到足以取得多数选票的结果,而是李登辉导致的宋连相争使陈水扁“渔翁得利”的结果。支持陈水扁的选民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对李登辉与国民党腐败感到失望与不满的台湾民众。陈水扁的的上台并没有改变真正的台独派只占台湾选民中的少数这一基本事实。在两岸关系上,台湾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中间…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国内国外,大事、难事之多、之重、之频、之复杂,为改革开放20年来所少见,尤其是台湾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两岸关系再次出现危机,使不少中国人思考21世纪中国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业 《领导文萃》2010,(20):53-56
<正>自从2008年台湾岛内政权更迭之后,两岸关系有了很大的改观,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强劲势头。海峡两岸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开始妥善处理一系列复杂问题,存在多年的坚冰慢慢开始融化。与之相伴,一些不可回避的议题渐渐浮现。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08,(9):10-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目前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随行的访问团成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单小洁 《经营管理者》2009,(24):215-215
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今天的两岸关系正按照“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快速发展。从历史的经验和现状来分析,一鼓作气的快速实现台湾的回归并不是一件易事,两岸关系的很多问题,只要一触及到主权、国家、政治层面,便会被激化、升级成为对立事件,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重大阻碍,甚至导致两岸关系的后退。如果政治层面的问题不好谈,我们可以转而多谈谈民生和经济贸易等互助互利的软性问题,在全球化浪潮下,大陆可以加大力度推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台湾的发展与大陆的繁荣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保证两岸稳定的政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台湾局势正发生2000年以来历史性的变化。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开阔、光明。  相似文献   

15.
孙升亮 《领导文萃》2008,(18):15-20
当前台湾局势正发生2000年以来历史性的变化。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开阔、光明。  相似文献   

16.
进退两难:台湾对大陆经济关系的新特征陈文鸿,朱文晖一.台湾在大陆投资与贸易的发展1991年两岸关系解冻,台商开始大规模进人广东和福建,将失去竞争力的出口产业─—洋伞、鞋类、纺织品。自行车─—迁移到大陆,并利用二手机器设备作为投资,依靠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相似文献   

17.
张华 《领导文萃》2014,(21):48-51
<正>稳定可控的两岸关系的维护者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一直被视为两个战火的"易燃点"。不管如何解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动机和意图,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美国不希望亚太地区爆发冲突。因此台湾的首要角色就是要处理好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不要重演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期间两岸的紧张关系。学界对于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虽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但一般认为台海地  相似文献   

18.
2012台湾大选     
1月14日,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的台湾"二合一"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领先蔡英文近80万票的优势成功连任,国民党在"立法院"稳定过半。此次选举是岛内民众对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关系"与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加剧两岸紧张"两条发展路线的全民投票,也是对清廉诚信与虚伪贪婪两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战略与管理》2004,(3):J001-J001
两岸分离,是全体中国人心中的大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中国人民面前,没有任何事情比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为重要、更加神圣。针对台湾岛内“独立”分子提出“2006年制宪、2008年建国”的“赌徒心理”和玩火行为,2004年5月17日,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清楚地表达:如果台湾当权者胆敢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