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治理模式应当是德治的还是法治的,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从早期人类社会的思想遗产来看,德治和法治的思想都被提了出来,但是,在近代社会,人类选择了法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这一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必须依赖法律来建立社会秩序的阶段。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的过渡,也就是一个从法治走向德治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提出了法治的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并不能够满足于法治,它需要在德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建构中包含着法治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人们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异,又有某种联系.德治可以弥补法治的不足,同时法治也可以补充德治的缺陷.只有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演进,尤其是随着支配人们言行、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原则的不断变化,以伦理道德教化人、治理社会的德治亦随之演化。在本文中,寻着西方德治的演化轨迹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德治与法治的争论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话题 ,这本身就表明德治与法治之间无法替代的价值所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被赋予了崭新的涵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思想道德体系 ,促进思想道德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普遍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法治思想和德治思想最早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二者相争、相抗又相互融合于每一历史阶段的治国方略中.在西方,法治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以达法律道德、正义平衡.通过对中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简要比较,法治与德治在逻辑上的互补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在认识论的层面,对理解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法治、德治及二者之间关系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认为我们必须注意把握“德治”和“法治”的不同涵义和历史形态的区别。本文指出:从人治走向法治是历史的客观趋势;只有人民才是先进的法治和德治的真正主体;我们应该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的联系、作用和区别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国家必须 :1、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 ;2、要把建立德治系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3、在良好的德治环境下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普法等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是治国方略的基础,德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阐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分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国家的经验。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及现实挑战,要求我们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邬沈青 《兰州学刊》2004,4(5):138-140
法治属于硬约束 ,德治属于软约束 ,硬约束不可能规范所有的社会行为 ,软约束的存在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法”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发展的 ,而“德”恰恰要在“法”的演进中起导引作用。“德治”对于“法治”不是补充 ,而是相互平衡的关系。“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 ,首先是一种制度安排。“法治”是国家建设的首要问题 ,优先于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0.
刘立 《江汉论坛》2003,(6):103-105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和感化挽救工作流于浅表化、形式化,导致一些问题少年对法律认知的肤浅偏颇,毫无顾忌地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的特殊性,寻找和确定对未成年犯法治和德治双重治理手段的契合点,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贯彻江泽民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思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施以德治国,把法治和德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贺敏 《社会科学家》2006,3(3):84-87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升华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关键,德治是基础。只有法治与德治协调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为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必须积极探索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主要是:提高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一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坚持和促进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实践;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积极借鉴并及时总结中外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现代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羁绊,因此,加强我国信用建设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德法并举,统一发挥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实施德治,培育人们自觉地恪守和践行诚信原则的观念意识;另一方面,厉行法治,完善法制建设,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德治衡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平 《江淮论坛》2001,(6):47-51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 ,强调“依法治国 ,法律主治” ,“德治”强调“以德治国 ,道德主导”。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于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大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和谐社会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作用尤为突出。充分认识法治与德治的交互作用规律,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寻找法治与德治的完美结合之路,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治强调法律规范的作用,依靠完备统一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严格管理;而德治重视伦理道德的意义,通过道德教化提高民众的思想境界,达到一种有效的管理.法治与德治各有其利弊,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影响,宜两者并举,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8.
辨别古今之法治与德治在治国主体、治国原则、治国目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辨析了当代法治与德治之关系;法治需要德治的支持和配合,德治需要法治的保障和规制.  相似文献   

19.
吴斌 《理论界》2008,(6):86-87
法治与德治及其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当代中国推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升华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基础,德治是根本。只有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社会调控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维护社会的模式是多元的。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历来都比较重视运用法治、德治这两手,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建构了封建统治的超稳定社会结构。但这种法治的有限性和德治的局限性还是非常明显的,是与现代社会的法治和德治不可同日而语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双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并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树立宪法和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二是制定良法,引导、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三是加强道德建设,为推进法治提供重要支撑。四是重点抓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