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税收收入相对于GDP的比例(以下称税收占GDP比重)也被称作宏观税负,它体现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中通过税收收入所集中的程度,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是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税收占GDP比重是税收与经济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比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政府掌控资源的规模及宏观调控能力.研究湖北税收占GDP比重,有助于了解湖北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提高湖北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嫦娥 《统计研究》2006,23(11):39-42
一、引言税收负担,从宏观上而言,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税收收入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明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从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来看,税负与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即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越重(安体富,林鲁宁,2002)。而我国地区间的税收负担不平衡却有悖于这样的经济规律,比如张伦俊、陆建华(2001)以及张阳、雷良海(2002)都观察到,在我国税收负担偏高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中,除直辖市外,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相反,一些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税负反而较轻。武利华(2000)则借用基尼系数计算了地区间税收…  相似文献   

3.
平减物价指数及其在宏观财政税收分析中的应用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满向昱国民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分析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平减物价格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在宏观财政税收分析中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层次的理财活动:税收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以及在纳税申报等方面进行合理筹划、安排以期达到税负最小化。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理财活动,它对税收筹划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税收筹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企业经营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缴纳最少的税。企业税负是指企业承担国家税收的数额与程度,广义税负指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各种税、费和基金等的总负担;狭义税负仅指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各种税的负担,不包括各种税外负担。…  相似文献   

5.
宏观税负变化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燕 《统计与决策》2005,(19):126-127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中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宏观产业结构调整与换代、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产出的特征,从建立、成熟到发展,均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税收负担问题,是税收科学的核心问题.如何使税收负担适度化,形成适度税收,为高新技术企业营造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是我们研究宏观税负的拓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树 《统计教育》2009,(1):31-34,39
在分析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基础上,选取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搜集数据,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和税收弹性进行测度,并建立ECM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结果表明我国中口径税负水平偏高,1995以来,小口径长期税收弹性为1.6,中口径长期税收弹性为1.02。  相似文献   

7.
毛邦基 《统计研究》1986,3(1):33-42
一、什么是SNA 国民经济核算是从宏观出发,用货币表示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成果的记录、计算和分析。通过它,能够综合反映该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全貌,以及人民物质生活福利水平的状况。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把它列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核算任务,定期进行编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武汉市及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在得出高新技术产业总体税负低于工业企业和制造业行业税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负担在地区、行业以及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差异。最后从公平税负角度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它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从初次分配看,各部门创造出增加值之后,一部分以税收、收费等形式上缴财政,形成国家收入;一部分以折旧、公积金、利润等形式留在企业,形成企业收入;一部分以报酬、福利等形式支付给劳动者,形成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10.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由于被征税的经济主体能够通过改变价格将税负转嫁,经济主体缴纳的实际税收不一定由缴税的经济主体全部承担.资本和劳动是两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无论是向资本和劳动直接征收,还是对商品征收,都会改变资本和劳动的价格,从而使资本和劳动承担部分税负.研究资本和劳动承担的税负对于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要素税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对制定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伦俊  丁雯 《统计研究》2006,23(7):22-27
一、经济总量增加对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影响1·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更趋于一致。GDP是衡量经济成果的总指标,是最大口径的经济税源。从核算的角度讲,GDP包含了生产和非生产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和三次产业的运动成果。税收也来自生产、非生产,  相似文献   

12.
国债适度规模影响因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债适度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决定或影响适度国债规模的因素可分以下三方面:  一、绝对量影响因素限制国债发行数量的第一个因素是政府承受能力,它是指财政偿债能力抵补其债务负担的程度。其中,财政偿债能力是指一定时期的财政收入中可用于偿还债务本息的财力。债务负担是指财政因举债而带来的某一时期内的还债支出,也就是该年到期的国债本金和所付利息之和。通常,一国的财政收入一部分要用于满足社会一般的公共需要和其他需要,财政偿债能力是指扣除了这些支出之后的财力。偿债能力和债务负担的数值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关振民 《统计研究》1990,7(5):61-62
税收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税收统计适应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使之能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税收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统计描述和深入的分析。税收统计是对各个时期纳入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税收征收、入库数额的统计。它从数量方面研究国家税务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国家税法,实际组织工商税收的全过程,并反映税收工作成果。通过税收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数量和数量关系上研究税务机关对税收职能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统计的作用,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税收统计基本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财政政策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达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制定的财政战略和财政策略.它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处理财政分配关系和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开支与税收.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相似文献   

15.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方法是财政以及货币政策,其中税收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财税学中,税收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是核心内容。税收改革建立的税收体系经过多年的实际运行,展现出了很多不合理的方面.给税收负担的研究增添了很多困难。本文从多方面、多层次,本着先理论、后实际.最后形成政策建议的路线,分析了税负对经济增长多方面的影响。最终得到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税负的轻重与政府、企业、居民息息相关。通过对江苏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互动模式的弹性分析,以及其经济增长与税收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江苏经济增长的税收弹性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三产业增长与税收增长相互作用较为显著;2004-2010年间,税收总量结构与宏观国民经济之间的关联度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等结论。  相似文献   

17.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完整、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它包括反映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以及上层建筑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宏观层次)的基础——微观经济核算之一的企业统计业务,相应的增加值或人均增加值(即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在企业经济运行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此对企业统计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50-1984年间我国工商税收的发展态势与季节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伦俊  徐瑾 《统计研究》2007,24(10):34-38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1950-1984年税收资料,对此期间的宏观税负及税收季节变动等进行了讨论分析,发现这期间的税收收入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税负水平、税收弹性等比较协调,这对分析现今的税收经济关系及制定相关税收经济政策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增加值的总额。GDP长期以来被作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钢性指标,被各级政府和民众所关注。但它并不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不能直接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不能直接反映民生状况,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税负的合理性——从"税收国家"走向"预算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税收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引发了人们对于税负合理性问题的关注.评判立场与选取指标的差异.导致各方对中国税负合理性的争议.如何"取之于民",继而如何"用之于民",应当是中国税负合理性的基本判断标准.一定意义上,努力通过"国家的善意"实现"善意的国家"是税收的终极目标.而构建国家与市场、公民之间在权力、能力、责任、义务和利益等多方面的动态合理博弈关系,完成从"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的转变,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则是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奠基石,也是一个较之税负合理性更具深究价值、更为重大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