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流行文化的流行与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流行文化是“全球化”文化的衍生物,是在流行时尚引领下形成的不同文化与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和缩影.具有个性化、阶层化、小众化特点及多样的传播形式。辩证地看待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正确抉择,是青年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刘硕龙 《北方论丛》2015,(3):144-146
消费社会, 流行及流行文化此起彼伏, 但异化的流行文化却饱受诟病. 许多名曰流行文化,实则冒文化之名, 行异化之实, 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 挑战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 背离传统价值观念, 追求低级趣味, 媚俗、 低俗、 庸俗, 污染理论社会风气. 因此, 对流行文化的异化必须批判. 对异化的流行文化抵制和批判是必要的, 但更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净化文化环境, 使流行文化真正发挥文化的功能, 承载、 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文化导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青年亚文化从地域性的边缘文化转变为具有全球化特征的后亚文化,混杂性、开放性、深度消解成为理解青年亚文化的关键词。在青年亚文化转变的过程中,话语的转变是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这些转变体现在亚文化话语主题、话语策略上。以全球最为流行的青年亚文化嘻哈文化为例,其话语主题从嘻哈群体关注的种族问题转移到对全球化议题和全球/本土二元身份的反思,而嘻哈文化的传统话语策略如反语言受到有意的弱化,新的话语策略如语码转换、符号游戏开始出现。亚文化话语的转变体现出在全球化趋势下,青年亚文化传播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目的是加强亚文化族群相互联系的话语纽带,并拓展青年亚文化的互动空间。  相似文献   

4.
<士兵突击>作为主旋律励志偶像剧的热播有助于反思我国电视类型剧的本土化.从深层原因看,其成功有赖于以子辈如何成人为核心的中国泛家族文化传统或"拟亲属关系"传统的历史无意识回溯.该剧展现出交织着古典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拟亲属关系传统的想象态英雄成人仪式,由此可见出中国古典家族文化传统及现代"拟亲属关系"传统在当代成人模式中的无意识的支配力.这表明主旋律理念及其偶像化表达需要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这种传统的力量有时远胜于流行的商业老套,可成为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电视类型剧走向成功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5.
对于文化全球化产生的影响,全球化的怀疑论者和一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运用建构主义关于规则二元性的观点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见,怀疑论者和部分文化全球化支持者在看待文化全球化时都存在片面性.面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间的冲突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应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的建构作用,成为在新的全球治理规则和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1、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3、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清醒认识;4、全球化时代世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呼唤.而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创自主的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国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强国家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创新,是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杨昕 《天府新论》2008,(2):128-131
从时代特征上看,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阶层性文化、商业消费性文化、娱乐消遣性文化、媒介符号性文化和价值解构性文化,流行文化的这些时代特征内在地表现着其所要传播的价值观念.从流行文化与道德的关系上看,流行文化也必定会寓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取向,体现出一定的伦理价值意蕴.流行文化品性蕴含着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流行文化市场环境影响着社会道德氛围设置,流行文化资源配置决定着社会道德资源益损,流行文化变换反映着道德价值趋向变迁.道德力量制衡流行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使其符合人类的价值需求,也使社会道德价值能够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流行文化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 ,二者是互相兼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流行文化之所以流行 ,就在于它有独创性 ,是人的精神自由的体现 ;流行文化具有艺术功能和文化功能 ,是一种与精英文化和高雅艺术不同的另一类文化和艺术。以往的艺术和美学理论应将流行文化囊括在自己的视域之内 ,取与时俱进的态度 ,做出理论的创新 ,对流行文化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 ,实现流行文化、艺术与美学理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迅速流行和传播.流行文化在给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分析流行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正确对待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对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存在着三大思雏误区:一是主张以复兴传统文化来重建文化认同,二是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相对立,三是将文化认同与全球化相对立.文章指出,文化与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当代人绝不可能以古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复兴传统文化缺乏现实基础,更不可能以此重建文化认同;理性地权衡历史与现实,只能立足于新文化传统,创造出既有民族"自性",又有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才能建构起真正的文化认同;在重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应该理性地、批判地对待现代性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不是在某个单一社会层面上发生的过程,而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上统一发生的过程.中国当代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可能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性,"自主型"发展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有互补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会产生新的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世界文化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文化研究原初是一项国内的事业,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议题迅速国际化.霍尔开始高频率地谈论身份、混杂、新族性、英国性、全球化;莫利的话题也从国内的"积极受众"转向了"全球媒介、电子图景、文化疆界"等只有全球化时代才有的课题.于是,也就有了英国文化研究与"文化帝国主义"命题的相遇.由于传统上"文化帝国主义"不是英国文化研究的重大主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未得到学界认真的梳理.以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家霍尔和莫利为中心,建构"文化帝国主义"与英国文化研究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联,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研究提供某种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后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愈来愈趋向于消费型、娱乐型、休闲型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文化的参与性、民主性和平民性的特点,呈现出文化的商品化和全球化时代特征,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大众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对当代青年的个人修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导致的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对此,青年教育要在教育内容、教育理念上做根本性变革,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教育青年,履行保卫传统文化阵地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最近“佛系”风靡网络,它标榜的“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皆可,一切随缘”的人生哲学,表面上与佛教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实际却是继“屌丝”文化与“丧”文化之后的又一股青年亚文化潮流,并在归因、行动和心态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佛系”的流行是青年群体的一次文化抵抗,折射出成功学大行其道的社会环境下青年群体的清醒意识,反映了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青年群体的集体诉求。“佛系”情绪滋生的根源在于社会阶层日益固化、青年群体进退两难的精神困境以及技术支持和商业裹挟,应当理性而辩证地看待“佛系”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冥婚习俗流行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宇宙哲学观念下,冥婚在中国能够持续几千年,有其传统文化根源。冥婚习俗流行的根源第一是一种由阴阳五行观、土地情结和风水观结合的,广泛被中国人认同的和谐均衡宇宙观下的生命体认;第二是人类学视角下"过渡礼仪"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流行词语"惊艳"在不及物动词的基础上,形容词和及物动词用法大量增加,形容词成为该词的主要语法性质.语义在原型语义基础上,通过同类属泛化、异类属泛化、虚化和脱落、语义降格等手段实现了扩展."惊艳"一词的流行与变化,反映了语言与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共变.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北宋词与现当代流行歌词在各自时代所处地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流行歌词传播极为广泛,拥有最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受到包括文人阶层在内的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大众阶层,地位较高;另一方面,崇尚"雅"的文人虽然在感性上能够接受流行歌词,但在理性观念上则对其多采取鄙薄、排斥的态度,在文人阶层,流行歌词的地位较低.社会地位的二重性给流行歌词的发展带来两大弊端:一是文人将写作流行歌词当成游戏,容易使得流行歌词缺少高雅的文化品位而流于浅俗;二是理论建构滞后,评价体系缺失,使得流行歌词的发展没有一个明晰而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魏海香 《天府新论》2008,(4):109-113
文化全球化本质是文化全球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但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议颇多,"现代文化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全球化"、"后现代文化全球化"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看法.在考察和辨析学术界这三种相关观点,并明确文化全球化性质的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全球化本质是由全球化中居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且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受此决定,在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全球化本质体现为现代文化的全球扩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新世纪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新世纪人类价值的趋向,不能不立足于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基本趋势之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后果是将导致全球社会结构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转变,而这将导致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三大领域中价值的分离性发展.买用性的政治、经济价值由于紧密相关于经济政治活动,在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将趋于某种程度的齐一化或"同",而理想性的精神文化价值则由于领域分离而远离政治经济活动,从而在全球化过程中有可能保持各民族之传统,在全球范围内构成一种各个传统文化理想和平共处或"和"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许爱平 《理论界》2005,(3):10-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是新时期的党建理论,也是中国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同时注重文化的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增强"软实力",积极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落脚点是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