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用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境是与交际者的认知能力和心理体验密切相关的,是交际者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话题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解读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话题多以隐性形式存在于语篇中,对它们的解读需要借助语境中的主观因素,来激活相关的认知图式。语篇的连贯性产生于理解者在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境中的主观因素在语篇理解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律词辨正     
"律词"是近年词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特征是同调之词定格定律,包括词有定章、章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等。从词体的全部构成要素与历史形态来看,并不存在普遍和绝对意义上的词律。作为文本特征的一种归纳与建构,"律"是诗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体规范的必然要求。律词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形成原因、适用范围与文体功能,是词乐分离之后对词体的一种重新界定。"律词"说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词的文本特征与历史形态的认识,但不能将"律"视为词之为词的本质特征,更不能用律词指称所有词体。  相似文献   

3.
推导是语篇理解者构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而也是构成语篇理解的基础。推导不仅仅涉及语篇信息的长时表征 ,也包括与连贯有关的信息短时激活 ,在语篇理解和信息加工系统中有其特定的制约和激发机制。连贯构建离不开推导 ,因而对连贯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语篇本身 ,还应包含语篇产出者和理解者的心理认知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语篇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交际行为,其过程蕴含着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读者与作者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决定了语篇分析过程不能仅囿于词、短语、句子等语言结构划分,更要将文本作者的认知方式考虑在内。"突显"作为人类典型的识解方式之一,可以用于语篇认知分析的各个层面:"突显"思想可以用来体会作者在语词选择时的心理倾向及描述事物时所持的态度;从句子分析看,句法构成也可反映出作者对读者理解文本的心理期待;"突显"思想还可以进一步运用于挖掘作者在构建语篇时为凸显某些语义内容而选取的非常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情绪的产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在认知领域的分歧表现为两大阵营:一种是情绪的产生是由生理反应引起的非认知过程,另一种是情绪的产生是一种认知的加工过程.基于以上分歧,通过对于记忆、意志、知觉、认知评价等认知成分对情绪作用的分析,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即情绪的产生依赖于认知的作用,而不是对身体变化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语篇根据交际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语篇类型的变异选择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语篇类型制约着语篇结构 ,特定类型的语篇往往由特定的结构类目组成。在观察了三种较有影响的语篇结构描写方法之后 ,作者认为 ,这几种方法可用于不同目的的语篇认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最重要的两种表意符号,语言和图像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呈现为一种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又相互协作的共生关系。“语-图”关联的建立实质上就是语言在共时纬度上的社会约定性向图像的传递,图像则以其空间性而能超越特定语言规则、系统的束缚,并对语言有着反制约作用。“语-图”关联形成了一种相互协作机制,共同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处理,这一机制既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存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类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理解方式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相似文献   

8.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传统研究仅从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入手来论述语篇的连贯性,注重分析语篇实际行文中的语法和词语,忽视了交际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的认知作用和意义。语篇连贯的生成和理解是基于语篇实体的动态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境支配着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认知语境为切入点,将认知语境与语篇分析相结合,着重把动态语境观应用于语篇分析中,并分别从认知语境能更好的消除语篇中的歧义和多义、认知语境对语篇分析的重要作用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认知语境对语篇分析的影响等多个角度科学地分析了认知语境与语篇分析的关系。强调只有透彻理解语篇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对整体语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篇章"和"语篇"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语篇分析就是把篇章跟语言的系统联系起来。作者认为,语篇有各种变体,语码变体跟语域、语类无关。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源于语法隐喻。从事语篇分析的学者都是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出发的,如,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很多意义是不能量化的,我们不仅要重视概念意义,也要重视人际意义。作者还论证了计算机对语篇分析、机器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律疏议》"律疏"引礼入律,阐发律意,疏解律文律注,使儒家宗法伦理、等级思想融贯唐律之中,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它丰富了律文的内容及法理色彩,建立起了一个律学的体系,从而使中国古代律学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律学的精华;同时,"律疏"又贯通律内不同篇、卷、条、款项,使之更加协调,并恰当调整律、令、格、式等不同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律疏"的这种律学功能是《唐律疏议》成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律学巨著的重要因素。理会《唐律疏议》"律疏"的律学意义,实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与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对认知主体而言,存在着三个世界,即客现世界、认知世界和语言世界,其中认知世界是客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中介。翻译研究与翻译涉及的互动的多重世界,主要是两种语言语篇的语言世界及其反映的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紧密相关。语篇翻译译者应深入分析原文文本的微观语言世界,主要在预测目标读者所具备的认知世界知识和解读译文时可能获得的译文识解的基础上,根据两种语言在语篇表达上的异同,坚持译文与原文在语篇微观认知世界上的最佳相似性这一语篇翻译的认知啄刚,构建译文语篇的做观语言符号世界,借此译文读者便可能获得译者所期待的对译文语篇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13.
语篇连贯的主观性是言语交际中通过交际主体心智或心理表征建构起来的连贯性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态度、感情、意向等主观意识.它对语篇的连贯性具有构建作用,主要体现在:语篇连贯的"自我"印记与"意向"印记.因此,理解与把握这种主观性,是研究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4.
翻译本质上是个人或多人基于体验认知、多重互动和概念整合机制,理解原文化语境中语篇的意义和功能,并将其理解据特定的翻译目的用目的语语篇表达出来的过程、程序、产品.逆向汉英翻译者须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表现上的异同,预测英语读者解读译文时具备的认知世界知识,贯彻句法翻译法并在内容、结构、文体等层面上实施相关、一致的补偿,以建构基于原文连贯的译文语篇连贯性,使读者建构译者期待的译文语篇认知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语篇理解是一个以人类认知的关联性取向为基础的动态认知过程。语篇理解过程中 ,作者、语篇、读者几种因素基于认知关联性相互作用 ,形成一种“制约平衡” ,制约着语篇理解 ;读者的认知推理对语篇理解有突出的作用。为此 ,对语篇理解的描写 ,可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采用一种作者、语篇、读者以其相依相离的“制约平衡”制约语篇理解的交互模式。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大纲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语篇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就课文本身的语篇分析上,利用语篇的认知解读理论来指导语篇理解,是对语篇教学的补充,而培养学生认知分析能力也有助于实现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语篇的解读中读者的主动参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读者对语篇的认知解读方法对语篇教学是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学人论律赋之"律",主要取声律和对偶两项.单纯从律赋形式上考察律赋的特征,只论"律"而不论"格",便失去了律赋特征之半壁.律赋之基本特征,当从"律"和"格"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律"来看,律赋的本质特征是限韵,由此带来律赋的声音谐协效果;第二特征是隔句对,由此带来律赋整齐均衡的句法美.和其他文体相比,律赋的相关特征还表现在句式上对偶精切(包括隔句对和单对),结构上精密化,重视破题,承转自然,结句点题,以及语言上的用典隶事.从"格"来看,律赋的本质特征是"意高",或者说是文意的意识形态化,在语义上通过意象内涵的选择而使立意冠冕正大.  相似文献   

18.
维度是研究叙事语篇结构的一种新视角.叙事语篇的构成成分从物理、事理和认知三个维度上撑开叙事语篇结构,叙事语篇的构建和理解是在物理维度、事理维度和认知维度三重作用下共同完成的.事理维度和物理维度分别居于语篇结构的底层和表层,他们制约语篇意义.认知维度赋予语篇以语义价值决定语篇意义,制约语篇的构成性和情感形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早系统地记载音律问题的古籍是《国语》,后人文论多引用没有点断的"律所以立均出度也"这句话来领会音律之蕴,碍而不通。当代尚有"律所以立,均出度也"的断句,使人顿开茅塞,以往莫名其妙的"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恍然得解。本文因而首次提出"纪之以三生序""平之以六谱序""成于十二音序、律序"与"伶州鸠音律卦象"之命题;亦发现十二律不仅仅是一个半音音阶,它还是不同调式调性的一个七声音阶和一个五声音阶的天然并列,且与公元纪年历法之月份大小排序完全吻合,与钢琴键盘的黑白键排列方式完全一致,似贯古今,犹通中外。而这些获得,皆与"算律"无关。"诸说微评"一章指出《管子·地员》篇系后人所作,其以算律方式进行的所谓"管子生律法"不能成立。还就古今几位大家的相关文论予以点评。  相似文献   

20.
语篇语言学经历早期的萌芽,结构主义的开端,功能主义的蓬勃发展,一直到今天的语篇认知研究,其所走过的道路与语言研究范式的转换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科学出现之前,语文学重点关注的是语篇的注释和评注。从原子主义的观点来看,语篇研究就是所谓集词成句,集句成章。真正的语篇研究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句子语法已不能说明自然语言的许多现象,于是结构主义者着手研究连贯话语结构。实际上,语篇的结构研究与语篇的功能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功能语言学对语篇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出现了带有新经验主义色彩的处理语篇信息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