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各地深化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为宏观背景,澄清民族省区相关改革实践滞后的认知误区,分析省直管县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兼容性,并提出省直管自治县是解决民族自治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1983年开始的"市管县"体制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诸多弊端,对此,学术界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构想,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是"省直管县"改革,认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府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有助于缓解县乡财政压力。当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也面临着许多的难题。为此,应该充分认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系统性,不断完善分权化操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我国行政开支过大、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同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省直管县改革作为一项有力措施随之浮出水面。在保证根本政治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探索改革现有的"市管县"体制,逐步实现财政省直管县、行政省直管县和政治省直管县。这三个方面作为省直管县改革的三驾马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一个系统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实施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简要介绍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精神及县财政部门衔接此项改革的主要做法,系统分析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这一权宜措施的利弊,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若干意见。冀裨益于此项改革制度的推广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改革以来我国省级政府财政状况的全面分析,发现在维持现有省级政府财政数量条件下实施“省直管县”改革是可行性。但是,可行并非不改革、不发展。为了顺应城市化发展要求,我国省级政府财政的未来发展路径可依近期“省直管县”改革和远景“增直辖市”改革两个大阶段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甘肃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中,应重视省域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区域差异以及城镇化均衡发展,更应关注全省人口城镇化、区域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构建生态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协同发展模式和机制。应坚持全省两大区域和四个分区生态城镇化一体建设,以新型城镇化推动生态城镇化和贫困人口城镇化,通过构建生态城镇化建设综合支撑体系和保护补偿机制,健全全省城镇化建设生态评估体系,重点推进兰白榆生态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人口城镇化、生态城镇化与精准扶贫目标趋同发展效应,最终推进省域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省直管县"改革正在全面推开的,但"省直管县"不能自然解决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要顺利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必须牢牢把握政府职能转变这一核心,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兼顾其他层次和范围的行政改革,在实施时有所侧重,对苏南地区来说就是把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趋向。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和农业人口大省,河南省在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上任重道远。只有着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与之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趋向。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地和农业人口大省,河南省在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上任重道远。只有着力夯实农业现代化发展,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与之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黄丽 《淮海文汇》2011,(4):20-23
2009年财政部发出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意见,改革推行后,对省、市、县三级政府既有利处,又有弊端,改革后可能出现两种趋势:"分省"、"合县"。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四个层面分析省直管县产生问题的根源,并对应的提出继续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阻力及实现路径解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而"省直管县"体制逐渐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热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发展县域经济等。然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推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必然面临许多阻力,如管理幅度问题、区域性产品供给危机等。只有全面分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程存在的各种阻力,积极探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现路径,才能构建符合国情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小城市是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主攻方向,小城镇是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平台。在进行简要的文献述评后,提出福建城镇化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分析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中的坐标、定位;根据赴重庆、四川、浙江的实地调研情况,凝练3省(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经验;设计促进福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的思路对策,以期对福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江苏三年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改革取得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与行政市管县体制之间体制性摩擦造成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从发展型、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也是彻底解决上述两种制度摩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国最早全面探索推行省直管县体制的省份,海南省经过不断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省直管县海南模式。20多年来,省直管县海南模式既有成功经验,亦有反思教训。在省直管县海南模式面临争议和困惑的背景下,如何评价海南模式的功过是非,如何抉择其未来走向,以及其启示省思等,都是需要直面的问题。从长远看,省直管县海南模式亟待从府际职责划分、合作机制构建、市县关系管理、配套改革等方面加以完善以砥砺前行。针对海南模式的分析表明,省直管县没有统一模式,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借助行政层级调整这一契机,合理定位政府职责并适时优化府际关系,推进府际治理,实现善治。  相似文献   

15.
单纯的城镇化发展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应运而生。为客观评价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完全客观地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对中部六省2006—2015年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深入分析各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来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最好,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他五省发展过程都不理想,整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来看,湖北省最好,河南省最差。第三,各省新型城镇化有其各自的发展特点。因此,各省应因地制宜,积极寻找对策,发展各自独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市蔓延,形成"城市二元结构"。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应做出相应改变。人的城镇化要求城乡人口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在供给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匹配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因而,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分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以确保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于"国—省—市"三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和不同城市、不同时期双重比较的视角,提出一种测度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新方法。以青岛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分析其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趋势与对策。结果表明,与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以及17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相比,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处于中上等,且在2000-2012年呈显著的快速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以人为本、统筹城乡、集约高效、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旧的市管县体制的发展,很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问题逐渐涌现,在浙江省取得重大成果的省直管县体制成为了以后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2009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里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称,到2012年底前,争取全国除民族自治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全省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狭窄,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福建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全省各地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福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剖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着力研究和探索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和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旨在培育壮大城镇,乡村振兴目标是发展和建设农业农村,两者既有异质性,又具有天然耦合性和内在相通性,在现代化实践中能够协同共进。以陕西为例,分析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协同推进两大战略的政策建议,即深化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高质量推动新型城镇化;以农业农村优先原则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