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场文化的美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嘉纯 《学术交流》2004,(8):126-130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审美体验的艺术结晶,并与人们的理想、道德、情操、文化知识、审美趣味、创造能力等个体素质相联系,因此,广场文化的本质是美。广场文化的美学特征表现为活动本身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风格的多样性;广场文化的美育特征表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审美客体内容的通俗性、审美主体与审美客性的相容性。把握这些特征,充分发挥其美育作用,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文化功能的发挥,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实现 (一)文化具有规范、调控的功能,有力促进社会道德体系和人们行为习惯的建立,实现文化软实力 文化被人们所创造之后,就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织部分,它一旦产生就会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约束人.一般而言,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观等内容通过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性规范着人的社会行为,制约着人的所有活动.人是文化的产物,在现实中,不存在完全摆脱文化约束的"超人".同时,文化具有调控的功能.文化正是通过一定的道德体系和行为习惯,调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其趋向一种平衡、达到共存.在这个过程中,一股不可抗拒的无形力量促进社会道德体系和人们行为习惯的建立,即实现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通过抒写世俗的内容、体现世俗的价值、反映世俗的精神体现出题材的世俗化特征.现代通俗小说从产生起就是与文化市场密不可分的商品文学,即迎合一般大众的趣味和价值观念,创作态度是媚俗的,作品存在形式也呈现出媚俗化特征.文学所具有的崇高的悲剧精神、启蒙精神以及自我超越的反思精神都消失在感官的消遣娱乐中.  相似文献   

4.
论精神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在人们劳动和改革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社会的人进行创造活动(通过一定的产品体现出来)的一种过程。这种产品具有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客观属性。它是以满足人们利益为目的的客体。价值是文化活动的产物和成果,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文化价值的这种性质不是由文化本身的自然性质所决定,而是由社会历史实践的现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正> 西方文化,是一个范围极大的概念。它包括西方的精神思想传统、价值伦理观念、文学艺术成就、意识形态理论、风俗礼仪系统、语言文字体系,等等。但是,一般意义上的西方文化,却是有一定的特指意味。它指的是具有西方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文化,可以看作是西方人之为西方人的精神背景。西方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在逻辑上很难给出一个抽象的定义。西方人在不同的时代对其文化特质有不同的看法。欲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的内涵,关键的一步,就是指出西方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文化(广义)的概括,而把握西方哲学文化观的沿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嘉 《学术交流》2003,3(6):126-129
在中西音乐文化性格冲突之表象背后 ,西方基督教意识形态内涵与中国社会传统人文精神施于彼此音乐文化思想模式的内在影响不容忽视 ,同时在中西社会主体对音乐文化创造接受与认同类型的内在分歧中 ,宗教意识也具有深刻久远的意义 ,因而对于这种民族信仰层次的精神隔阂的分析把握 ,或许有助于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彼此理解、认同乃至相通 ,进而对音乐本体价值的审度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能力素质,决定其在求职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能力素质是指个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解决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和艺术.能力素质由政治素质、业务技能素质、人际协调素质和精神心理素质等构成.能力素质既受学校教育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而引导了对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形成了对实践型、专家型、创新型、和谐型和复合型人才类型的需求.每个人都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大环境,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一是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二是要善待自己.三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中华文化精神的历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富有社会的内涵特征的论述,阐明了精神富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洗炼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完臻的过程和状态.阐明了精神富有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政治昌明的社会、法治完善的社会、科教发达的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文明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指明了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时代要求——不断营筑和巩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9.
废名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深,他的小说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废名的小说在表层上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画面特征,体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表层风貌。在精神内核上,废名的小说也传达出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荒诞、虚无、孤独等鲜明的现代感受,在精神指向上和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感受是相同的。在创作方法上,废名也大量采用象征、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谈到生活方式这个词,往往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类人的生活水平、生活作风、生活习惯和生活起居等生活活动的方式,或者可理解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日常行为的方式。但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科学理论的概念,往往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表达。综合起来可以说,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可以充分完整而具体地表现出人们在经济、社会、政治、精神文化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和特点,以及可把它看作是人们生活的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观念与西方文化传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现代化观念的实质乃是理性精神,它孕育并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之中。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植根于西方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古希腊罗马文化赖以生成的独特自然条件,决定了西方人对自我生存方式的选择。西方早期社会的市场化进程,一方面培养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冲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羁绊,使西方人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这一自我意识类型,反过来又极大地强化了理性主义传统的塑造。由此决定了西方文化总是以理性的视野来看待和追求真、善、美,从而呈现出同东方文化传统的根本分野。因此,理性精神孕育形成的现代化现念,不过是一种文化承诺。  相似文献   

12.
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今天,进行儒家、道家思想与日神、酒神精神的比较,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笔者曾就此问题做过探讨,本文将进十步全面展开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结构、民族社会结构和民族文化结构(这里所说的“文化”是狭义的,广义的文化应是包含上述三个“结构”层次的总的文明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力图以现代人的价值尺度来分析它们的利弊与得失。1 从字面上看,所谓“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显然发源于阿波罗和狄俄尼索 斯的宗教崇拜仪式。 我们知道,宗教作为人类精神异化的产物,必然产生于社会生活自身的异化。大体…  相似文献   

13.
刘翠霞 《唐都学刊》2005,21(3):108-111
当代视觉化传播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整体上把日常生活纳入审美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培育当代大众的新型审美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泛审美的结果也导致审美活动停留在感官-形象消费的水平上,使大众的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感官钝化,消解了美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4.
罗佳 《探求》2013,(3):91-96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在生理素质、社会素质、精神素质和专业素质四个方面总体状况良好,但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偏低、生活压力大、生活保障低、进修途径缺乏、精神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其素质的全面提升。政府、社会、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同时采取措施,形成合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深受西方的影响,不少人忽略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现代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助长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民族文化虚无论"。在17—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近代欧洲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园林、绘画、审美方式上出现了经验主义、自然主义的新趋向,极大地推进了西方文化的现代化步伐。但是,受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交往格局中所处被动地位与状态的影响,中国学界长期有人轻视传统文化特色及其现代性价值,对传统艺术不免多一些打压、否定,助长了"西方文化中心论"、"传统文化虚无论"。在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术视野更加开阔,有必要站在更加开放的文化立场上审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特色及其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它必须调动起每一个人(欣赏者)所掌握的全部音乐知识及音乐技能。社会生活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而中学音乐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求更快推进全民素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力钧 《浙江学刊》2003,(1):195-197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创生和存活于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 ,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 ,自我更新。由此 ,“拨浪鼓文化”同样也需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 ,在各种文化的比较中完善 ,更需要在实践中创新 ,在融合的基础上超越。1、“拨浪鼓文化”必须应对时代挑战。应该说 ,义乌人在走南闯北 ,披荆斩棘的经商活动中 ,确实磨练、培育了一些与市场运作规则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 ,但严格地讲 ,这种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毕竟没有经受成熟、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 ,没有经受经济…  相似文献   

18.
周翠玲 《探求》2000,(1):48-51
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水平上所表现的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概念最初是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对人本身的培养和训练,在这一意义上,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从道德上完善人。任何社会的文化观都包含这两层含义。因此,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能够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和需要。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提供文化服务和发展文化资本市场活动的行业。它是文化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互动的结果,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之变化常常孕育出新的思想文化,而思想文化的变革必将引起人们的社会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孕育着不同的思想文化,而不同的思想文化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而这些思想文化却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明显地看到。  相似文献   

20.
庄子的文化社会观,是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构念,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深刻批判了阶级社会的罪恶和灾难,在精神境界建构了一个男耕女织,纯朴无私,人人能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的理想文化环境,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倾向,成为古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渊源和士人精神生活的理想故乡。另一方面,他以“复其初”的循环论历史观为依据,抽象地否定了私有制度及其文明成就。从而,他所寻找回的失落的人,只能是抽离了社会文化内涵的“自然人”,其理想的构念也只能成为理念世界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