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人小说论纲──中国小说探源张锦池引言“小小说”之一概念虽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由文学大师茅盾提出的,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之有“小小说”却犹如诗歌发展史上之有四言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源远流长的,志人和志怪小说便是它的两种主要形态,而尤以志人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后小小说女作家群概观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的小小说领域里一批女作家通过创作实绩呈现着独立姿态,充实和提高了小小说这一发展迅速的文体,并极大丰富了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某些本质精神,“她们”的群体意识和文化价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张伟 《阴山学刊》2003,16(6):17-20
如果说短篇小说是“绝句”,那么小小说就是小说中的“俳句”。小小说作家应该把小小说当作诗 来写,采用诗歌中常用的跳跃性结构方式;锤炼诗化的语言;小小说的诗性更表现在炼意上,蕴含在有限篇幅 中的意义,是闪烁诗性光辉的内核。  相似文献   

4.
小小说谈片     
小小说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近年来,越来越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显示出它不可忽略的艺术魅力。小小说的称谓很多,如“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微型小说”、“迷你小说”、“超短篇小说”等等。小小说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评论家众说纷纭。美国著名评论家、微型小说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认为小小说有三个要素:一是构思新颖奇特;二是情节相对完整;三是结尾出人意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认为微型小说是“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的忽然抓住。”  相似文献   

5.
小小说是在以自身的变化记录着文学的生态,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改变着人们的文化阅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特殊社会转型期,通俗文学以及通俗化文学期刊被读者和市场接受的结果."小小说现象"无疑具有大众文化的符码特征,虽然与精英文化的性质各异,然而它们也在被逐步整合进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以往的传统观念形态必须发生一定的转变,才能让各种挑战变成文学在涅槃中再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席宇  宋学清 《学术探索》2023,(5):150-156
文学宏大叙事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要求作家在占有大量文学材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与宏大叙事结构去讲述中国故事,保证文学历史叙事的真实性。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伟大的文学作品,宏大的历史召唤文学的宏大叙事,而宏大叙事的世纪回归又积极推动了“新乡土史诗”的文学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既是新时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也是“伟大的中国小说”的自觉追求。宏大叙事能够历史地审视中国乡村的现代转型,预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景,承担起讲述中国乡村大故事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7.
王晓峰的《当下小小说》是史论结合的专著,作者细致地梳理了小小说发展的历史和文体特征,又潜心研究了小小说理论的各个侧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观点。因此,该书应被视为中国当代小小说发展进一步走向成熟与自觉的标志之一,也可以将其视为了解小小说历史与现状的一部工具书看待。  相似文献   

8.
《神曲》的叙事中大量使用的“二度叙事”叙事技巧,形成了二度叙事故事文本结构。这些二度叙事的作用是:解释、承担主题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结构方式把梦幻文学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克服了大多数中世纪文学脱离现实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前进。文学要反映发展中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生活,没有求新的精神,文学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台湾文学当然也不例外。我是研究台湾文作家的,读多了她们的作品,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如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原籍台湾,却生于日本,长于北京,在北京结婚生子,度过金色的年华,所以,她的创作活动虽然是在台湾开始的,但准备时期却在北平。1948年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涌入台湾,乡愁文学应运而生。林海音即出版了成名作《城南旧事》,全书由五个独立成章的系列故事组成,但又以英子的活动为主线,串连成一个整体,组…  相似文献   

10.
《绿房子》是拉美“爆炸文学”时期的文学流派“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突出的特色是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进行了突破性的形式创新,其形式探索的着眼点是时间。在作品的5个故事中,作者运用时段切割的方法,把故事重新编排,或跳跃、或线性叙述、或颠倒时叙,把先后发生的故事平行展开,从而立体化地展示了事件,笔墨简洁然而广泛地反映了拉丁美洲20年代至60年代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高明 《东岳论丛》2023,(3):184-190
“白蛇”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自19世纪末起被多次改写和改编成不同语言和形式的艺术作品,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当考察“白蛇”故事在海外的跨文化改写改编与传播实践时,应当追问并思考谁在改、为何改、怎么改、如何评价等问题,从而总结出“白蛇”故事在不同时期和语境下发生变异的原因和规律。中国“白蛇”故事经过改写者的再创作进入世界文学空间,其内容和形态虽发生巨大变化,但作品却饱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伦理价值与美学价值,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故事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生成与转向:顾颉刚的思路及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春凌 《云梦学刊》2007,28(1):19-24
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建立了20世纪传说故事研究的范式。1924年《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与1927年的《孟姜女故事研究》,显示了其研究由生成到转向的过程。1927年后,“地域因素”成为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重点,这一转向背后隐藏着观念的转变,传说之流传方式及文学审美给顾颉刚造成的困难使他的学术宏愿落了空。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来研读《聊斋》,近500篇短篇小说,有180多篇为四百字以内的,深觉其超短篇章中蕴涵着当代小小说的若干基因。为了叙述方便,现从人物、情节、意蕴诸方面加以探讨。一、以白描、亮点、寓托画人物小小说,因为其超短,只几百字,就不可能像长篇小说那样从外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王富仁在讲现代主义文学的时候,我们往往把30年代左翼文学排斥在外,这是不合理的。鲁迅的《故事新编》完成于30年代,是左翼文学的一部分,把它放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一部全新的历史小说。它的时间观念不是纯现实性的,而是现实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15.
游冥故事继承了中国文言小说受史传文学影响的传统,同时也是对文言小说史学“印迹”的扩展延伸。作为以超现实为表现内容的冥界游行故事,在叙述方式、体例等方面表现出史家“实录”的某些特征,显现出受史传文学影响的痕迹。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非常复杂,中国传统文化重史氛围的薰染,汉魏以来社会民众对幽冥鬼神的态度、创作者写作的主观宗旨、小说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小说观念的演变等因素,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游冥故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文学传统,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由,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神话及其后来的变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就是一种神话和传统,西方文学中一直流传有关狼的故事,就明显表现了这种关系,我们从小不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某个侧面,对西方文学的一些特征有新的发现。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和文学比较的角度,从中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的叙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在叙述方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变革。魔幻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更见变化多样。寻根文学在借鉴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发展了“元小说”这种叙述方式。颠倒错乱的故事时间与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信仰和哲学观念有关 ,其叙述时间并无多少叙述学本体上的意义 ,而寻根文学虽有纯叙述学的考究 ,但缺少拉美本源上的特征 ,因而显得有些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8.
香港著名作家陶然是文坛多面手,他不仅能够熟练驾驭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且小小说也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本文将从古今时空的互文建构、阴阳两界的怪诞写意与现实世界的艺术写真三个视角切入陶然的小小说世界,探讨陶然小小说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9.
理趣·谐趣·针孔成象──刘国芳小小说漫谈黄楠大凡体裁短小的艺术样式,都有独到的诱人之处。诗中的五七络句,词中的小令,剧中的小品,园林艺术中的盆景,雕刻中的微雕……,均以别具一格的风韵,吸引着千百万欣赏者。小小说虽小,多则千字,少则数语,却能在寸幅之地...  相似文献   

20.
改写是后世文学与文学传统发生互文关系最常见的技巧,也是文学传统得以延续和演进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现代小说对文学传统的互文性改写,所选择的源文本集中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文学经典三个方面。这些改写之作通过对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与文学经典的复制与模仿、拼接与转换、对话与超克,形成一个既具有重复性又具有他性的"复合文本"。重述神话传说、改写历史故事以及重构文学经典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民族文化全新的诠释过程,充溢着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源文本的理解与认知,是对文学传统资源的深度发掘与创造性转化,重构并丰富了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