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言字旁”加一个“上”字,很简单的一个字,但不只是普遍意义上的“用言行告知别人先”。让,有它自己的真诗。让,是素养礼貌的体现。那天,我乘坐公交车去书店。走到半道,上来一位老奶奶,她颤颤巍巍地向里走。车上那么多人,可都像没看见一样--坐着的,要么低着头朝向窗外,要么装睡觉;站着的大部分都在看手机。我缓慢起身,突然车子一个加速,我又坐下了。老奶奶的脸上显得有些憔悴,吃力地抓着扶手。我还真有点儿于心不忍。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有个自称姓杨的女人打来电话说,她离婚后嫁给了情人,再婚半年了,生活还不如以前幸福.用她的话说:“我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有幸被人救上了岸,在岸边还没站稳,又被人一脚踹下去了,这让我很崩溃,也想不明白.” 听她讲完前因后果,我才得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外遇事件,只是杨女士答错了题.恋爱、结婚、生子,步步紧逼、兵荒马乱的生活,斤斤计较、老实木讷的丈夫,还有丈夫身后一堆穷亲戚,都让她看不顺眼.她想逃离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另寻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曹智 《快乐青春》2021,(4):16-17
开头写法--扣题提示写什么:上四年级时,妈妈成了我的语文老师。那之后,我就很少喊她“妈妈”而是一直喊她“续老师”!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为什么喊她“续老师”呢?不是因为她姓续,而是因为她在学校里随时随地让我“续”一下:刚写完作业,她就递给我一个作文本,让我“续”写;才读完一本科幻小说,她就搬来一堆故事书,让我“续”看;吃完饭还没放下碗,她就夹给我一筷子蔬菜,让我“续”吃....你们说说,我不叫她“续老师”还能叫她什么?  相似文献   

4.
《快乐青春》2014,(8):34-35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却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家的小孩看见了,想让老外送他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母亲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相似文献   

5.
小蕾蕾还在她娘肚子里时,我这个搞幼教工作的“爸爸”就曾用音乐对她进行过胎教。妻也喜欢音乐,所以当我建议用音乐陪伴蕾蕾成长时,妻欣然同意。 蕾蕾一出生,我就用音乐训练她的听觉。每天在她临睡前播放《摇篮曲》,睡醒后放一段优美动听又欢快的儿歌,如《找朋友》、《大公鸡》等。  相似文献   

6.
晚上挤出时间运动,在小区公园里的双杠上练倒钩。有几个小孩叽叽喳喳跑过来,其中一个胖胖的短发女孩,很直接地冲我说:"能不能借一下?""什么意思?让你玩一下双杠?"我不确定她要"借"什么,实际上我只占了双杠1/5的地方,她要玩,还可以啊。"嗯,我们想玩双杠。你能不能让一下?"她细声细气,但面不改色地确认。  相似文献   

7.
我和资华筠相识五十五年,半个世纪的交情。我为她写过评论和书序,见证了她每一个阶段出色的成功经历,也有过几次很重要的合作。现在,她的学术生涯又上了一个台阶。我想试着认真地总结她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放弃     
《家庭科技》2008,(10):1-1
王府井正在举办一个景德镇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见把她——一套精美的青花餐具。我看了价签,3980元。就我的收入而言,她当然太贵,但对于让我一见倾心的她的精美而言,我觉得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麻烦页中抽身 女朋友和我刚吵了一架.性是我们和好的最好方式,它比语言更有效,因为语言总是不能击中要害,有时候你需要一点"肢体上"的表达.我们都知道消除紧张的最好方法是性高潮.Sam,27岁 为了让她跟我确定关系 我跟一个女孩约会了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想确定关系以后才跟她上床,但是我发现她好像并没有要正式做我女朋友的意思.后来我跟她上床了,以为这样可以让她对我死心踏地.结果当然很悲剧,我再也不要用这种方式了.  相似文献   

10.
常想一二     
正朋友买来纸笔砚台,请我题几个字,好挂在新居客厅的墙壁上。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问:"这是什么意思?"我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情。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了。几个月之后,他来探视我,又向我求字,说:"每天在办公室里劳累受气,一回家看见那  相似文献   

11.
主峰     
李艺 《快乐青春》2011,(7):47-48
栖霞山顶,枫叶正红。我特地去登山,欣赏秋天的景色。 才走几分钟,忽然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蜷曲着身子,蹲在一块大岩石旁,低头嘤嘤哭泣。她大约十一二岁,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臂上佩有中队长标志。唉,准是哪位粗心的家长把孩子丢了。我赶忙上前问她,谁知她听了我的话直摇头,泪珠愈发成串儿地掉下来。再一问,方知她是随学校来登山的,途中扭伤了脚,和别的队员失散了。  相似文献   

12.
正前些天,一位朋友向我诉苦。她说自己被公司领导找去谈话,委婉提出她似乎不太适合这份工作,在家跟老公冷战好几天的她突然爆发了,冲着领导大吼一通然后直接办了离职。她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郁闷,说孩子不懂事,老人也不省心,日子过得特糟心。我问她:"生活一团乱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问题呢?"她说:"我有什么问题?脾气大也是被逼的!我每天要做家务,还要上班,累死累活的,就没有人体谅我!"她的戾气让我觉得心惊,我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她的日子会过得这般烦躁。  相似文献   

13.
我女儿还小时,清晨醒来时偶尔会对我说:“爸爸,太好了,我又得到新的一天了!”女儿的声音里充满兴奋,她为自己能拥有崭新的一天,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激动不已. 思想是我们所拥有的力量中最强大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创造欢乐、期望、兴奋、玩笑、平静等.当然,我们也很容易让思想变成自我毁灭的武器.  相似文献   

14.
宽容是金     
近期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名初三女生暗恋上自己的老师,被一时强烈的感情驱动,给老师写了一封表示爱情的信。信件寄出后,她后悔了。老师是一个有了幸福家庭的人,收到信后对自己会产生什么看法?父母知道这件事会怎么办?同学们又会怎样鄙视自己?女孩子越想越害怕。她怕老师和同学们的眼光,怕父母亲突然出现在学校里。恐惧咬噬着女孩的心灵,她甚至想到了轻生。  相似文献   

15.
明明 《优雅》2013,(10)
20岁:从女孩到女人 初识Annelise时我们还是1 8岁的大一新生.人文社科学院里,大多是法国本地学生,女生居多.清楚地记得在人类学小课上,我们两个共同坐在第一排,棕里带金的头发,深邃的眼窝,棕绿色的眼睛,有着欧洲人典型的小脸.一次小组作业里,表面上酷酷又独立的Annelise和我分在了一组,几番谈天下来,才知道她深受亚洲文化影响,对生活和爱情的憧憬就像日本漫画里的小女生一样,完全没有距离感,于是她顺利成章地成为了我在法国认识的第一个闺蜜. Annelise出生在巴黎北部一个传统的中产家庭.她从小学电子琴,和妈妈学缝纫,喜欢看漫画,穿漂亮衣服,收养了一只流浪猫.有着精致五官的她从小就是男孩子们追捧的对象,恋爱史从初中就开始了."我的确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她曾对我说"我十四岁时喜欢上一个比我大八岁的男人,可是我的初恋很痛苦,那时候我爱的很深很深,他让我流了很多眼泪……我们分开以后就再没有怎么联系了,没关系,那时候我还小."她说完这番话以后对我的微笑,天真又洒脱.  相似文献   

16.
我母亲患病,她没有医疗保险,而且家里比较困难。我想让她用我的医疗保险卡就医,在住院治疗时用我的名字登记。请问,出借医疗保险卡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结婚5年了,现在苏唱常常觉得婚姻到了无法继续下去的程度。其实她和义夫之间没什么矛盾,但是她总觉得义夫对她父母不好,和她父母不亲。苏唱最不满的是,义夫每天下班回家就往沙发上躺,要么看电视要么玩手机。她想:你就不能和我爸妈聊聊天么?苏唱的母亲爱干净,每次洗完澡都将换下来的内衣内裤洗净,所以她看不惯义夫每次洗完澡将内衣内裤团成一团扔到洗衣桶里,"这都是贴身穿的衣物,洗衣桶里  相似文献   

18.
1891年,巴黎索尔本大学有一个叫玛丽亚·斯可罗多斯卡的女学生,因家境贫苦,冬天里仍然穿着单薄而朴素的衣服。她住在学校最后一幢楼房狭小的楼顶,凛冽的寒风从窗缝、门缝里钻进来,将她的卧室冻成了冰窖——木炭用完了,她没钱再去买,甚至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每天仅仅在早晨喝一杯茶,咽下几根红萝卜。尽管如此,她每天晚上都跑到图书馆去看书,直到关门才回到住处。长时间的饥寒折磨,使她  相似文献   

19.
米拉是我10年前的同事,当时我们在同一个部门,住同一间宿舍,睡同一张床,喝同一碗汤,亲密得领导看了直生气. 可惜后来我们先后辞职,她北上,我南下.各奔南北后,生活失去交集,联络慢慢少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她的状况一无所知.直到近两年,我们才在微信上又联系上了.加她的微信那天,我直接点进她的朋友圈,里面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跟业界大腕合影、去加拿大旅行、穿大牌奢侈品、饮高档葡萄酒……完全是上流社会女强人的节奏.  相似文献   

20.
木木 《家庭科技》2014,(12):15-15
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我来收拾。"当时,她并没有太在意女儿的话,等她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她推开女儿的房门,看见女儿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她上去摸了摸女儿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女儿的额头烫得像一团炭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 "不行,得赶紧去医院!"她果断地说,然后来到屋里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 "妈,真的不用去医院,我明天就会好的……"她扭头看见女儿倚靠在她的房门上,显然已看到了她刚才的窘态,她看见女儿穿得很单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