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企盼     
闫岩 《快乐青春》2011,(5):41-42
他生下来就是一个瞎子。医生说治好他的双眼起码要五万元,而且没有把握治好。父母彻底失望了,于是在他六岁那年冬天,父母把他丢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虽然母亲已经给他穿上了最厚的棉衣,可他还是觉得很冷。他开始“哇哇哇”地大哭,这一哭惊动了许多人。他一个劲儿地喊:“我要妈妈!”可是妈妈没有来,爸爸也没有来,他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个瞎子,不要他了。  相似文献   

2.
追逐梦想     
阿珍 《快乐青春》2020,(1):53-54
他从小就立志做记者,梦想着拿到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12岁那年,他加入学校的记者团,然后到处采访名人。这期间,很多听说他梦想的人嗤之以鼻,有的甚至还嘲笑他是疯子。只有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并且义无反顾地支持他。母亲经常对他说:“青春短暂,有梦想怎么能不去追逐?等老了,生命到头了,再后悔已没有任何意义了。”就是这句话,让气馁、退缩的他义无反顾地继续向前。他甚至牺牲了一切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3.
儿子上幼儿园时,很受老师喜爱,他也很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上小学一年级后,他觉得很不适应,老师非常严厉,时常处罚他,作业也多,每天都要考试,这让他很不快乐。更让他不爽的是,尽管他的身高仅是中等,老师却安排他坐在最后,他找了几次老师要求换到前排,老师都没给换。他跟我说了这事,我给老师发了短信,老师随即把他的座位安排在了中间。可没过两个星期,又把他换到了后面,并说,以后不要让家长来管,我排座位是公正的。  相似文献   

4.
《快乐青春》2009,(7):125-127
有个财主,给儿子留下了很多财产。财主临终时曾劝告儿子,要他勤俭持家,可他没听进去。他生活奢侈,挥金如土。几年下来,父亲留下的钱都被他花光了,他只好出卖奴仆和变卖家产,勉强维持生活,最后变得一无所有了。没办法,他只好卖苦力,靠做短工糊口。  相似文献   

5.
他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泥瓦工,直到30多岁,才经人撮合,娶了他母亲。一年后,他出生了,白白胖胖的,像一轮满月。日子因他的  相似文献   

6.
走在你后头     
正他比她大8岁,没什么钱,但她不介意。她看中他的成熟稳重和诚实善良。她自信地以为,只要有他一口吃的,他就绝不会让她饿着。为着这份感觉,她不惜一切嫁给了他。婚后3个月,因为强烈的妊娠反应,他坚持让她辞去了工作。孩子出生后,他又借口家里琐事太多,不让她出去工作。她知道,他是好意。她文凭不高,做的事情都很辛苦,他不想让她吃苦。一晃,20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她仍然没有找工作。  相似文献   

7.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善于讲述故事。莫言讲述故事吸收了西方现代、后现代小说的技法,具有后现代小说的前卫性,这是他区别于赵树理的地方。莫言讲述故事继承了中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具有中国文学的本土性,这是他区别于福克纳、马尔克斯的地方。莫言讲述故事还融入了他自己的心灵和智慧,彰显了他卓越的讲述故事的才能,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特别是他的近期作品更加凸显了叙事文学的述说性,规避了刻意的写景状物和人物刻画,这也是他区别于鲁迅、沈从文的地方。莫言正是凭借他讲述故事的独特性、前卫性和本土性,赢得了世界文坛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名人     
魏俊 《快乐青春》2014,(3):54-54
从前,有个人出了名,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每天家里都挤满了人,使他无法正常生活。于是,他和家人都躲了起来,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名人躲藏起来后,人们还是不断地到他家去,参观他的房子以及他用过的东西,搜集他曾经说过的话和他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邓迪 《快乐青春》2009,(12):20-20
他上了一辆公交车,将乘车卡在收费器上刷了好几下,都没成功。司机微笑着帮他把乘车卡倒过来,又交给他,让他重刷了一次。  相似文献   

10.
从5岁起,他就在父亲执教的足球队踢球,并在足球方面展现出超人的才华。8岁时,父亲为了让他更快地提高球技,把他送到了正规足球队接受系统的训练。在那里,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当他对未来充满向往时,不幸的事发生了。11岁那年,他被医生诊断出患有发育荷尔蒙缺乏综合症。  相似文献   

11.
邱处机是金代全真教的重要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修道的进程 ,记录了他的宗教生活 ,内容相当丰富。他的诗表现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念 ,有浓厚的宗教功利性 ;同时他把修道体验和审美感兴融合起来 ,写出了一些诗意较浓的作品 ,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莱维纳斯以他者哲学著称。这一哲学从现象学出发,但同时又超越了现象学。莱维纳斯反对现象学以及传统哲学对同一和总体的强调,认为这抹煞了他性。他突出了他者的绝对性,认为爱欲关系是我与他者关系的原型,而女性的本质就是他性;他性是神秘的、不可知的。这种对于爱欲的讨论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 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征,想在那儿工作。编辑部周围有一个较好的艺术氛围,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编阅读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从诗人、学者到民主斗士,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所走过的道路。他的思想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爱国主义思想自身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他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他心目中的“应然”中国与“实在”中国的矛盾运动。其思想突变起始于抗战后期他对原来的国家观念的扬弃。他目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日趋反动,认识到了国民党的政府不能代表国家。他受五四精神的鼓舞和共产党人的影响,转而从“人民本位”立场上认同了新民主主义方向。闻一多的思想转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先进知识分子与他所从属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广泛联系,凸显了他在为人民的民主与和平的新中国而奋斗的事业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6.
永不放弃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从小他父亲就希望他长大后能当一名出色的律师,但他在浪费掉父亲毕生的积蓄后,却从律师学校休学了。他父亲失望得流下了眼泪,并生气地对他说:“我看你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有个中国女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德国工作,而跟着到了德国,在那里的一所小学上学。没想到,班里有个德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他爱上了这个中国女孩。一天,这个中国女孩生病没来上课。那个德国男孩很难过,在课堂上哭了起来。老师体谅他的心情,让他先回家了。回到家里以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问他:"你怎么了?"他说:"我很难受,我很想  相似文献   

18.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作家中始终保持前卫状态的一个,他曾说过他永远是一个先锋派。作为一个愤怒和冷漠的先锋派作家,余华为我们展示的是一个非理性、暴力世界。他的创作具有残酷和血腥的倾向,他的作品对恶与暴力这一主题进行了不遗余力地叙说,体现了他对恶的深刻思索,他的小说向我们清晰地呈现了一个恶的产生与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年轻人,在大四即将毕业时,突然被查出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别人毕业离校,他只能在家养病,为了替他排忧解闷,哥哥就陪他下围棋玩。天长日久。兴趣渐浓,最后,他大学虽然未能毕业,却走上了棋弈之路,他就是邱百瑞先生。人们敬称他“邱百段”,因为他教的学生得到的段位加起来已超过了“一百段”。  相似文献   

20.
花开的时候     
正有一位禅师,收了一个年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夸他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或是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人,也得到许多人的赞扬。有一天,师父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仔细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父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