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歌谣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集体加工的方式逐渐萎缩,不等于中国传统歌谣消失,中国传统歌谣对中国诗歌、音乐、舞蹈、曲艺的影响是深远的。“美”与“刺”是中国传统民谣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法,这两种表现手法在中国现代民谣中有所延续。中国传统歌谣没有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也没有把西方文化变为中国文化,中国不应在全球化浪潮中丢掉其民族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谣: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现代民谣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从日耳相传逐渐见诸报端,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现代民谣反映的是非常复杂和敏感的社会政治现象,它的出现和流传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对当代中国政治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仅从政治文化角度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本文所指的现代民谣外延小于一般的民谣和顺口溜,特指涉及政治领域或政治现象的民谣,或曰政治民谣。流传甚广的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早上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大腐败作报告,中腐败吓一跳,小腐败戴镣铐”以及内容大同…  相似文献   

3.
在某种程度上 ,可将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政治性民谣作为观察政治得失的一面镜子。民谣反映了普通民众对政治现象的关注与基本政治取向。透过民谣可以看到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做到警钟长鸣 ,防患于未然。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儒学是“学”还是“教”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儒学是“学”,还是“教”?是我几年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对我思想刺激最大的是1996年秋,我受我校外事处的委托,与陈玉书、水国章两先生座谈。水国章先生说到他们印尼华侨的婴儿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生命生...  相似文献   

5.
意外的收获     
一翎 《快乐青春》2011,(6):44-46
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数学的孙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张辰,上课时竟把前面两个女生的辫子系在一起,还在上面别了一支笔!”  相似文献   

6.
“沧州的狮子,定县的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从这个广泛流传的民谣,可以看出沧州的狮子是多么有名了。  相似文献   

7.
儒学?儒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学?儒教?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过,也没有思考过。现在,既然《文史哲》编辑部提出了这个问题,我经过思考,姑且答复一下。“学”,只是一种学说,这容易理解。“教”,则是一种宗教。要想从“教”的方面来回答问题,则首先必须了解什么叫“宗教”...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一位领导同志在“两乱”后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了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教之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我们必须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仅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而且要作为立教之本、育人之本。”我体会,这里所说的“立教之本”,主要是针对高校的教学而言的,是说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都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9.
一、弘阳教创始人辨析 弘阳教创立于明万历年间。关于其创始人,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喻松青先生认为:“弘阳教(或红阳教),万历年间河北永年韩太湖所创。”濮文起先生也认为“红阳教的创立者为明直隶永年曲周人韩太湖。?另一种意见认为弘阳教“由‘飘高倡教’,飘高即山西省洪洞人高阳。”这两种意见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弘阳教创始人应为明代北直隶广平府曲周县第二疃人韩太湖,试辨析之。  相似文献   

10.
出身书香门第,又当了一辈子教书匠的我,一直觉得子女上大学,不过是天经地义的事。 两个子女,从开始学说话,我便教他们认字。五六岁,便让他们学书法、学弹琴。为了辅导他们,我几乎演遍了数理化各科的习题。结果,老大上山下乡,老二两次落第,都与上大学无缘。真是希望值越高,失望得越惨。我简直气呆了,埋怨妻“母教无方”,妻又批评我“揠苗助长”。我虽然不服,也无言以对。 41岁那年,得了一个小外孙。女儿、女婿在外地工  相似文献   

11.
“为迁移而教”是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 ,主要包括两大要素 :一是有关迁移以及“为迁移而教”的基本观念 ,二是“为迁移而教”的基本教学技能 ,具体有激发动机、编选与教授学科内容、教授学习策略以及评估迁移成效等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正> 1920年10月,鲁迅在“感慨系之”地“呻吟”出一篇《头发的故事》之后,意犹未尽,紧接着又在同月写了“头发的故事”的“续篇”,那就是《风波》——“辫子的风波”。据周遐寿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回忆,曾见民国七年北京大学日刊上所载的《歌谣选》“有一则云:不剃辫子没法混,剃丁辫子怕张顺。这大概是河北乐亭一带的歌谣,记得是李守常君所录寄的”。又说:“入民国来,乡间盛传此谣。张顺殆张勋之讹。”这则民谣鲁迅读过与否无法肯定。但他的认识至少是与这民谣相合的:以江南水乡作背景,写了一则江南无辫农民。怕张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酒神     
韦如辉 《快乐青春》2013,(12):39-41
自古就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谣,这民谣至今还在淮河流域流传着。 淮河从西发源到东入海,浩浩荡荡,一泻千里。待进入四季湿润、一马平川的淮北平原,两岸水丰草肥,植被茂密,河坡平缓,形成了丰厚的天然牧场。地处西淝之地的淮河岸边有个杜家庄,这里的人们长年累月以农耕和放牧为生,日子过得都很殷实。  相似文献   

14.
《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是承袭元代《全相武王伐纣王平话》而扩大改编的。其增加的部分,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神佛错出,所写阐教和截教二派的斗争,反映了明代道教教派之间的矛盾。《封神演义》中的阐教和截教都是道教,这是有据可考的。书中讲鸿钧道人一道传三友,这三个弟子中,老子和元始天尊掌阐教,通天教主掌截教;截教门徒叫老子和元始天尊做师伯,而阐教门徒叫通天教主做师叔;三十八回截教王魔对阐教姜子牙说得更明确:“你我俱是道门”(332页),对阐教文殊广法天尊也说:“我和你一样道门”(337页);四十七回截教赵公明对阐教燃灯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民谣的社会评价论思考陈新汉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民谣是民间的天籁,因此人们往往从民间艺术的角度研究之;民谣更是群众社会评价活动的形式,因此更需要从社会评价论的角度研究它。一、谣和民谣在中国语言上,"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民间流行的歌,如童谣、歌谣...  相似文献   

16.
我閱讀了李赤子先生在“学术月刊”第七期所发表的“也談‘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的文章,和学术月刊編輯部轉来的丁雍年先生与光磊先生所提的意見,并且我又向一些同志們請教,討論这个问題,这些都給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認識到,关于这个問題,在某些方面,我的思想确实是有些混乱的。因此,为了搞清楚我对这問題的看法,使我在学习馬列主义中能更好地領会毛主席的“两类矛盾”的学说,我想还借着一次机会,再談一談“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如果我們要了解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之間的  相似文献   

17.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弄不懂的就问他们,他们弄不懂的  相似文献   

18.
《说文》教部云: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孝。”又云:“攴,小击也。”攴,经典隶变后通作“扑”。由于《尚书·尧典》有“鞭作官刑,扑作教刑”一类话,因此,有的人便以为教之所施的对象是被统治者,甚至在研究《论语》一书时还进一步加以引申,认为教与诲有别:诲的意义是“教育”,其对象为“贵族”;教的意义是“军事教练”,其对象为“奴隶”。这种解释既不符合文字训诂和历史事实,且于《论语》本文亦扞格难通。为此,我拟在这篇文章里专就教字古义及《论语》书中出现的七个教字,提出一些初步考释意见,供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们讨论、商榷。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学评教"主体对评教的认知与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学评教”被高校广泛采用,却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而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通过对某高校学生对“学评教”态度与认知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对“学评教”作用与影响的看法,对“学评教”内容与形式的看法,对“学评教”的心理反应,在学生看来教师对“学评教”的心理反应,以及对“学评教”结果反馈的看法等。以期为改进或优化“学评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学时,教授《小学语文课程与教骂幼的老师曾让我们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课程的“课”字应该怎样理解?当时他引导我们将“课”字拆成两个部分——“讠”“果”——课,即语言的果子。这种解释虽说有点望文生义,但却抓住了语文课程的实质,让人有一种新鲜感。如今,面对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也登上了自己的讲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