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堂夜读     
王冕七岁时,因为家里贫穷不能供他读书,父亲叫他帮人家放牛,以补贴家用。一天,王冕从学堂路过,被里面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就把牛拴住,偷偷趴在窗子外面听老师讲课,直到放学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此后,王冕天天把牛拴在山坡上,在学堂外面听课。  相似文献   

2.
宋朝的时候,有个非常爱动脑筋的小孩儿叫毕升。毕升家里很穷,没钱供他上学。小毕升非常羡慕那些在学堂里读书的小朋友,他经常站在学堂窗外偷听老师讲课。每次偷听、偷看学到的字,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家里没钱买纸、笔和、圣,他就在地上写,用树枝当笔;在墙上写,用木炭当笔;在桌子上写,  相似文献   

3.
很多年前,我在上海西郊一个古镇上读书,遇到了慈爱的像老爷爷一样的吴老师,他宿舍里的湘竹书架是我童年最好的图书馆。每次去,吴老师总是一边推着眼镜一边循着那些旧旧的书脊热切地搜寻,忽然眼睛一亮,指尖轻轻一拨,一本书应声而落。他飞速地翻到某一页,抑扬顿挫地为我朗读一些句子、一些段落……  相似文献   

4.
王冕提倡复古,追溯晋唐。他认为书法是绘画的基础,主张以书入画,画法即书法,这在元代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大胆的艺术创新。王冕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传统文人篆刻艺术的大门,将诗、书、画、印熔于一炉,浑然天成。这种艺术创新,不仅奠定了王冕在元代独特的艺术地位,而且对元以后书画艺术创作影响深远,逐渐成为一种定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科举抡才的弊端日渐凸显,清廷转而向学堂选材。为及时选拔各类专业人才,清廷对于学堂毕业生的奖励由菲薄转为优厚,不仅有出身奖励,更有实官奖励,取士与取官有混二为一之势。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清廷及时有效地任用各类专门人才,为其新政提供了人力资源,但由于其制度有较强的功利性,未能认真核算官缺位置和取官人数的关系,在实行过程中渐渐失去其制度设计原有的本意,最终被废止。  相似文献   

6.
年羹尧拜师     
尚武 《快乐青春》2014,(6):16-17
年羹尧是清朝的一员大将。他少年时骄横傲慢,不肯读书,动不动就打老师。家里先后给他请过三位老师,都被他打跑了,这样一来,再也没人敢到他家教书了。年羹尧的父亲很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张榜招聘老师,可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仍不见有人前来应聘。这天,年羹尧的父亲正在堂上发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来访,表示愿意应聘。  相似文献   

7.
王冕是元朝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冕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因此只读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去给人家放牛来维持生活。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王冕仍然刻苦读书。每天放牛的时候,王冕都要把家中仅有的几本旧书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翻阅,可这几本书很快就被他读得滚瓜烂熟了。于是,他从微薄的工钱中拿出一点点来跟伙伴们换几本旧书读。但钱实在少得可怜,根本换不了几本书。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取得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基础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外,还必须认真研究讲课艺术。否则,内容再好,水平再高,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注意研究讲课方法,提高讲课艺术。  相似文献   

9.
师范生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开拓其业务素质。源于欧洲的行为主义理论指引下的学生在讲课中学习(LDL)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训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展示其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学生对LDL教学方法兴趣浓厚。他们通过体验观摩,既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明白以后学习、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也赋予学习以新的意义,使之学会了创造性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清季民初的保存国粹办学努力是一幅精彩纷呈的复杂历史图景,而山东的情形相当典型,过去对此研究明显不足。考察山东国文学堂的办学思路和取向,以及曲阜学堂的兴办进程,尤其是关注两校与存古学堂相关和相异的面相,应能增进对清季兴办保存国粹学堂的全面理解,并为进一步认识清季士人的思想冲突和观念竞争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毒药     
《快乐青春》2009,(4):16-16
阿凡提在学校读书时,有人给老师送来了一碗蜂蜜。老师用一张纸把蜂蜜盖上,放到讲台上,对阿凡提说:“这是一碗毒药,千万别动,它的气味也能把你毒死。”说完,就出去了。  相似文献   

12.
高斯7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入小学读书,老师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比纳特。  相似文献   

13.
1905年晚清中央政府谕令立停科举,但暂时保留优拔贡考试和举贡保送考职.此后河南、湖南、江西等省皆有因应上述政令“兼彰存古之义”的办学努力,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后来保存国粹学堂的兴办进程.过去对此研究相当不足.重建上述办学努力的相关史实,可从一个与科举停废直接相关的视角,增进对清季官方保存国粹努力这一复杂历史图景的了解.而对科举停废后若干办学方案的比照研究,或可推进对清季“学堂办法”与“书院考课”区别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梅花诗”是元末诗人王冕作品中的奇葩,凝聚了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格理想.“梅花诗”对儒家人格理想进行了诗意化的艺术塑造,以“梅花人格”为独特意象,既彰显出兼济天下的政治内蕴,又凸显出独善其身的人格诉求.作为儒家“君子”人格的时代折射,“梅花诗”既对儒家传统人格理想有所丰富和发展,又对后世儒家士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时期是中国教育管理探索与转型的特殊阶段。洋务学堂作为特设行政机构,其章程具有明显的行政法特质,约束着学堂作为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及其权力分配。章程集行政实体法与程序法于一身,突破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为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提供了充分的经验积累与文本依据。这一时期章程的特质与流变,反映了中国新式教育与官员选任相互融合的制度化过程,成为中国近代教育机构官僚化与教育管理集权化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6.
17.
天山南北数目众多的各级各类学堂的创立,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对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新疆近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颇具规模的实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人,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起步和发展,为新疆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新疆省官立法政学堂、新疆省官立陆军小学堂、新疆省官立中俄学堂等的创立,在培养了大批军工、商业、翻译人才的同时,传播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给社会带来了新气象,为新疆后来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认真听课,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相似文献   

19.
清季官方以存古学堂为主要形式的保存国粹办学努力,是当时"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非其对立面.但在日益激进趋新的世风中,官方的努力遭到了在野一方的质疑和批评."迂腐庸陋"、"窒塞新机"等皆成为存古学堂的常规"形象",影响着时人对官方办学旨趣的认知,尤其左右了很长时间里后之研究者对存古学堂的理解和定位.实际朝野双方的主张有明显的共性,多数时候是分享共同的思想资源,趋新士人的批评也与官方保存国粹的办学旨趣及其实际办学运作有相当的距离.重建清季在野一方质疑和批评官办存古等保存国粹学堂的相关史实,可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增进对清季停废科举后官办"新教育"的全面理解;以回向原典的方式考察当时朝野双方因趋新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对立,应能推进对那个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养利 《快乐青春》2009,(10):10-11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他从小聪颖勤奋,12岁时,跟随寿镜吾老师在三味书屋读书,在那里一读就是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