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乡山咀村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上将。20年代中期,在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支持、帮助下,他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打败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势力,统一广西,取代了旧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建立了新桂系在广西的“一统天下”。他历任新桂系军长、副总司令、广西民政长、广西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曾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第二号头目,其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而在白崇禧之上。1930年因内部矛盾,他脱离新桂  相似文献   

2.
桂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历史上。这一地方集团有二:一是以陆荣廷为首,属于北洋军阀政府的旧军阀范畴,人们一般称之为“旧桂系”;一是以李宗仁、黄绍雄、白崇禧、黄旭初为首,属于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实力派,即国民党桂系,人们一般称之为“新桂系”。国民党桂系前期(1925-1930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即李、黄、白时期;中后期(1931—1949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即李、白、黄时期,本书所写的仅限于国民党桂系。  相似文献   

3.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虽然在1925年初推翻了旧桂系,确立了他们对广西的统治,但在此后的几年里,新桂系一直把全力倾注在广州政府的北伐之举和与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争权夺利的混战上,无法过多顾及广西这一后方基地的建议。1929年至1930年,新桂系在与蒋的战争中失利,被迫退守广西。为着增强与蒋介石集团抗衡的实力,从1931年起,新桂系标榜“三自”、“三寓”和“四大建设”,在广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就三十年代新桂系经济政策出笼的背景、理论依据、具体措施及其作用和影响作一浅略论述,以就教于各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4.
桂系导演1949年“和谈”1948年5月,蒋介石和李宗仁同时分別就任国民党所谓“行宪”的第一届总统和副总统。蒋介石即借重新组织“行政院”之机,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部长职,以何应钦接替。此举,明眼人都看出是蒋介石对桂系争得副总统后的一种报复。因为在副总统竞选中,蒋自始至终支持孙科反对李宗仁。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在这个时期推行“四大建设”之一。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新桂第为维护其在广西“独树一帜”的政治局面,励精图治,进行“四大建设”,在当时颇引人注目,招致不少名流学者来广西参观考察。本文拟对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以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军阀集团,曾与蒋介石集团抗衡廿余年之久,三次逼蒋下野。其能致此的主要原因是新桂系与当时其他军阀集团相比,有较稳固的后方基地,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加之新桂系首酋们受过军事专业培育以及在战略战术上的一些功果影响等。但终究不是蒋家王朝的绝命对手。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二十年代,是民国时期广西新、旧两大军阀集团交替的年代。在二十年代里,一方面以陆荣廷、谭浩明、陈炳焜、沈鸿英等为首的旧桂系崩溃和灭亡,另方面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后期是李、白和黄旭初)崛起和形成。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李、黄、白统一广西的经过略述如下,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8.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是在群雄逐鹿中崛起的新军阀集团。他们的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白崇禧 ,虽然也是行武出身 ,但与旧军阀譬如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等人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受到以辛亥革命为主流的新思潮的影响 ,有革新思想 ;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们雄心勃勃 ,有朝气。他们在统一广西之后 ,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在广西厉行改革 ,兴办各项事业。新桂系对教育事业颇为重视 ,除了创立推行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的义务教育外 ,还注意发展中等教育 ,兴办普通中学 ,省立、县立、私立一起上 ,还实行国…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于民国14年(1925)夺取广西政权之后,出兵助粤、参加北伐,18年(1929)又暴发了蒋桂战争。19年(1930)11月桂系头目黄绍竑离桂投蒋,李宗仁、白崇禧逃回南宁,兵力损失很大。历年战乱使广西满目疮痍、兵匪遍布,社会极不安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虽在李、黄(绍竑)、白时期(1925年9月—1930年7月)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的来说,社会治安没有明显改变,百业仍然落后,经济入超严重,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另一方面,新桂系面临着二大力量的严重威胁:一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一是蒋介石的军事力量。桂系面临的根本威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右江地区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1925年打败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之后,登上了统治广西的政治舞台。此后几年,新桂系几经变化,几起几落,直到1931年重掌广西政权,才稳定下来。就在这一年,新桂系开始推行“三自三寓”政策(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1934年颁布《广西建设纲领》。为了叙述方便下简称为政策、纲领。  相似文献   

11.
组成新桂系核心的人物,先是李宗仁(字德邻)、黄绍竑(字季宽)和白崇禧(字健生),自从黄绍竑脱离桂系以后,便是李宗仁、白崇禧和黄旭初。他们的合作,除了有着共同的利害外,还由于他们善于调处彼此的关系,注意巩固内部的团结。他们的合作固然是为了求得新桂系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加强新桂系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但这正是新桂系的一个长处,也可说是它的特点之一.本文不是全面阐述新桂系核心人物合作的过程,仅就李、黄、白到李、白、黄合作的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罢了。  相似文献   

12.
1930年,以李宗仁、黄绍弦、白崇禧为首的桂系集团参加中原大战失败退守广西,面对当时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难日重,内有与蒋介石集团矛盾日深的局面,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提出了“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大建设。在这四大建设中,以1933—1940年的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  相似文献   

13.
桂系参加淞沪会战经过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进一步暴露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并吞我国的狂妄野心,也进一步激起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愤怒。蒋介石于事变后在芦山召开军事会议,公开作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第一次表示准备抗战的谈话,会前曾电邀李宗仁,白崇禧上山共商大计,但李、白想到蒋介石过去扣留李济深、胡汉民事件,心有余悸,不敢赴会,只派了黄旭初和夏威为代表去观察动态,同时电复蒋介  相似文献   

14.
李宗仁和蒋介石是中华民国史上著名人物.李宗仁是国民党新桂系集团首领,一级陆军上将.戎马生涯40多年,由护国军一个排长到国民政府代总统.1949年12月由香港飞往美国定居,过了16年的流亡生活.1965年7月回到社会主义祖国怀抱.蒋介石是国民党领袖,特级陆军上将.曾任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北伐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台湾民国政府总统,统治旧中国22年.弄清李宗仁与蒋介石的关系,不仅对于正确评价这两个著名人物,而且对于民国史的研究,对于实现和平统一祖国大业,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李宗仁的起家与蒋介石的发迹李宗仁是广西临桂县西乡(木田木)头村人.1891年3月13日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在家半耕半读.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0年在陆军小学堂秘密加入同盟会.1913年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由陆小改名),后在南宁将校讲习所当过准尉见习官、少尉队附、中尉,在桂林省立模范小学当过军训教官兼体操教员.1916年在护国军李烈钧部当排长,次年在旧桂系林虎部当连长,后升任营长、统领.1921年孙中山进兵广西讨伐旧桂系陆荣廷时,李宗仁曾带领部队参加进攻广东高州、化县,同粤军作战.旧桂系被粤军打败后,李宗仁脱离林虎部,率领两个营以及其他几个连的溃兵共1000多人,到粤桂边境六万大山  相似文献   

15.
(三)白崇禧自认为得意的杰作前章述及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是在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大力支持下起家,统一广西的;另一方面,李、黄、白等的倒陆(荣廷),平沈(鸿英)、拒唐(继尧),而统一广西并出师当时的广东南路。助粤肃清叛军邓本殷、申葆藩及陆荣廷残余林俊廷等部,对广东革命政权的巩固以至促成北伐,亦有其不可抹煞的功绩。李宗仁等一批受过军事教育的青年军官,无论从精力、智力、魄力各方面看,都比老军阀唐继尧、陆荣廷、沈鸿英,胜过一筹,所以他们能复劣势为优势,以弱敌强,以寡胜众,绝非偶然。如黄绍竑,白崇禧看到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选择投靠孙中山之路;黄绍竑在梧州,猛擒沈鸿英干将冯葆初,后来李宗仁同黄绍竑联合,接受白崇禧的建议,在战略上决定联沈倒陆,《倒陆是真,联沈是假》,李宗仁兵不血及于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占领南宁,同时激励了沈鸿英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一年六月,孙中山以“援桂”名义,发动了一场讨伐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孙中山晚年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且,这场战争的发生,对尔后的广西政局影响甚大,它是旧桂系崩溃和灭亡、新桂系崛起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这场战争进行探讨,乃是研究孙中山和研究桂系军阀史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三年秋至一九二五年秋,李宗仁、黄绍竑率领“定桂军”、讨贼军”,通过铲除陆荣廷残部、消灭沈鸿英努力,驱除唐继尧滇军的战争,终一统一了广西。李、黄统一广西,到底有什么意义呢?笔者希望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各位前辈。 一、统一广西,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愿望,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发展。 1、地方割剧,政局混乱: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七日(旧历九月十七日),在武昌首义影响下,广西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原巡抚沈秉堃为都督,藩台王芝祥、提督陆荣廷为副都督。一九一二年,陆荣廷独霸广西。护国战争时期,他又进占广东,把势力发展到湖南,旧桂系军阀的基础,就在此时确定。陆氏声威赫赫,被称为“南中国第一人”。而旧桂系军阀却  相似文献   

18.
桂林在抗战时期中的特殊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处于特殊的地位。桂林能够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城”,是由于周恩来总理实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1936年,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发动了一个假抗日、真反蒋的“六一”运动,即所谓“两广事变”。结果,蒋介石出兵广东,陈济棠首先垮台,蒋继而欲进攻广西。这时,救国会派出杨东莼来到南宁联系李、白,支持广西的“抗日”运动;李济深、蔡廷锴等,也先后抵达邕城,准备在南宁成立“抗日政府”。在面临军阀混战重演、民族危亡在夕的紧急关头,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声明”,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  相似文献   

19.
“焦土抗战”的口号最早是由李宗仁提出来的,并经过李宗仁、白崇禧等多方面的阐述,发展成为新桂系的抗日主张。“‘焦土抗战’四字后来在抗战期间曾被广泛引用,成为一项最悲壮的抗战口号”。人们说它是“行动的旗帜”,是“当前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最高哲理”,而李宗仁则被称为“焦土抗战的祖宗”。我们党也曾表示“欢迎”、“拥护”“李宗仁先  相似文献   

20.
1936年6月1日,由国民党两广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操纵的广州国民党中央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府委员会开会决定,通电吁请国民党中央领导全国,一致奋起对日本侵略军作殊死战.同一天,陈济棠、李宗仁分别以第一、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名义,通电全国要北上抗日,收复失地.两广随即动员军队,向湖南进发.一时间,全国都为两广之举所震动.这就是“两广事变”,又称两广的“六一运动”.一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目前不少人都发表了评论,基本上认为是一次爱国进步的反蒋抗日运动.对于这种观点,本人不敢苟同,现就所掌握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两广实力派与蒋介石集团之间为争夺两广统治权的斗争激化,是导致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广及蒋介石集团,它们作为国民党新军阀,曾经围绕两广及全国的统治权,前后斗争了八年多,抗日战争爆发后,才表面平息下来.1928年,当北伐军基本扫清北洋军阀之后,两广与蒋介石的矛盾首先爆发出来,基本原因是两广的强大已危及到了蒋的统治权.这只要看当时全国的军事部署就可明白;李宗仁控制着两湖,白崇禧部驻守天津——北平——山海关一带,属新桂系的张定藩控制着上海的军政大权,与新桂系有密切关系的李济深则控制着广东.与蒋有矛盾的冯玉祥扼有陕、甘、豫、鲁;阎锡山占据晋、冀、绥、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