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义正 《阅读与作文》2008,(1):31-31,42
小学生写日记,常常有忽冷忽热的毛病:“热”时,每天一则;“冷”时,整个星期都“忘记”写了。追究根源,他们常常说不是忘记了,而是没有材料写了。这也确实,要他们坚持天天写日记,就要教给他们应付“没有材料时”的一些方法。“目标日记”就是针对这个而提的。怎样引导小学生写“目标日记”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本文例析了梅尧臣“以诗代文”的种种表现形式──“以诗代书信”、“以诗代日记”、”以诗评论诗书画”、”以诗代游记”和“以诗译文”,指出其特点是运用散文的笔法句法入诗,加重诗歌的记叙、议论成分,以使诗歌的内容和功能趋于散文般宽广。由此可见,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显著特点,在梅尧臣的诗歌中已露出了端倪。从这一意义上说,梅尧臣堪称“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是宋诗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蒋介石的“天下”既从“马上”得之,也从“马上”失之;既顺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这样惊天动地的一得一失,竟在蒋介石一身一生中“实践”。此为国内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用蒋介石日记研究蒋介石生平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老舍先生说:“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很多著名作家也都是从写日记开始,逐步走上创作道路的。也有人说:“日记是心灵的花絮,人生的史册;日记是笔耕的田园,放飞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你快乐了吗     
钱钟书 《社区》2011,(35):11-11
在旧书铺里买回来维尼的《诗人日记》,信手翻开,就看见有趣的一条。他说,在法语里,“喜乐”一词是“好”和“钟点”两字拼成,可见好事只是个把钟头的玩意儿!联想到我们中国话的说法,也同样的意味深长.譬如“快活”或“快乐”的“快”字,就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忽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莎菲女士的日记》不仅塑造了莎菲这个典型,而且再现了“五四”退潮后的各类女性的特征,这些人物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莎菲性格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形成她的矛盾性格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性本能与自我本能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青年毛泽东在1915年8月致萧子升的信中,抄赠了一篇“自讼”赋。该赋共390个字符,借鉴了枚乘《七发》的赋体,以客、主问答的叙事形式展开,借物言意。毛泽东求学期间在读赋时也会学作赋,作过多少赋现在难以知道。毛泽东在致萧子升信时,只说送“日记一段”“试一观之”,而不说以一赋相赠,其意是表明谦逊态度,而不在信中卖弄风骚。他这篇“自讼”赋,贵在自责;对自己的学养、品德、修齐、言行、志向进行自我反省,作一明确的评判;敢于解剖自己,以高标准严苛要求自己,以祈实现“大我”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散木 《社区》2012,(35):4-5
“延安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由于时代的关系.他们都曾经历过传统的教育.又领受了“西学东渐”的过程,而热爱读书是他们共同的兴趣,通过他们的著作和日记,我们可以领略他们读书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学风,甚至是读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口语运用中存在着一个小小的误区。“那么”、“哇”的滥用,“啊”与“儿化”的不规范使用,以及“粤语化”倾向,就是这个误区的一个小小的“角落”。文章列举了误用的种种表现,并对它们的规范用法作了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0.
“留白”在历代中国画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留白”不是简单的空白,是精心安排下的空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在中国美学基础之上的审美观念的产物。本文从中国画的“气韵”、“虚实”、“意境”与“惜墨如金”四个角度对中国画的“留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风”作为一种自然景象被古代中日两国文人所喜爱和描绘。唐诗和《古今和歌集》分别作为中日古典文学的代表,二者描写的“风”意象既有心有灵犀的感同身受,又有因人而异的别具一格。唐诗中描写的“风”意象风格多变,内涵丰富,关注人的社会体验和道德,而和歌中所表达的“风“意象内容单调狭隘,更多关注个人体验和情感。  相似文献   

12.
曾有位资深的教育专家说过,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做人。这就是说,“作文”与“做人”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不能只把作文当作一种“能力”来培养,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学渗透“育人”教育,使“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发挥学科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基于这点,我充分利用日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培养了良好的班集体,还丰富了写作题材,提高了写作水平,获得了“作文”与“做人”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读经”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论,儿童“读经”的本质是一场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在“经”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学的经典,在内容上要体现广博性、科学性和递进性;在“读”的问题上,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兴趣,而且要处理好“阅”与“读”、“读”与“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孔丘最早对“学”的过程进行了理论阐释,他认为“学”是一个流程,应该分为“博学”,“思”,“习”,“行”四个递进的阶段,这对我们研究教与学的理论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表扬”与“惩罚”在体育教学过程工作中的作用、要求和使用方法等.通过“表扬”、“惩罚”教学手法的巧妙运用,有效地促进后进生的转化,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信天游“兴”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天游“兴”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上句只借物以起兴,与下句歌意了不相关,但可从韵脚、语势上引起下文,这称为“起兴”,是信天游“兴”的初级形态,带有原始性;二是上句未全为比而借物取兴,与正义相关,这称为“比兴”,可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激起人们广泛的想象,标志着信天游“兴”的成熟,是信天游“兴”的富于艺术性的高级形态。信天游“兴”的发展,不是高级形态取代初级形态,而是同时并存,足见信天游“兴”的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半个世纪来,陕北民歌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信天游“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却处于低谷,这警示我们,莫让信天游“兴”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束之高阁,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五四代”代表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历史,“知青代”则浓缩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历史,“晚生代”的异军突起,正是中国新的一代诞生的文学上的标志,其灵魂也确实深深地打上了异质社会的烙印。学术界有勇气正视他们是“五四代”、“知青代”之后的又一“代”吗 ?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教学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一些学生拿“母语”当“外语”,面对一个简单的话题,却无话可说。这种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造成这种“失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重基础轻应用,过度“规范”的要求等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现象、原因,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有时都可译成汉语的“应该”、“应当”、“理应”等旭在日语表达中三者并不相同。以“べきだ”“ほずだ”“ゎけだ”各自的使用特征及它们的使用区别为中心,结合汉语的“应该”、“应当”等进行对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善于利用新闻的快速反应造成舆论攻势,以动摇、瓦解对方,动员、鼓舞己方,团结、说服友方,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他也认为新闻的快慢要视时机而定,该压的就压,“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他还认为新闻报道必须“服从党的当前政策”,如果涉及有关机密或于全局不利,再好的新闻就只能割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所形成的新闻出版思想被确定下来,实践证明,其主要论点和基本内容是正确的,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抛弃了过去“左”的政策,提供了较宽松的环境,但仍坚持了“稳定压倒一切”。后来江泽民提出的“弘扬主旋律”,并以此作为“新闻”、“旧闻”和“不闻”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