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概述按照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的安排和部署,包头市近年来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之下,较好的解决了城市发展用地需求和土地供应的矛盾。按照"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的总体目标,主要从土地审批、供应、利用、监管和存量土地内涵挖潜等方面上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项目用地,不予批准;二是投资规模不足、容积率等指标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用地,不予批准;三是工业、  相似文献   

2.
运用协同论,探讨开发区土地系统集约利用的协同机制,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并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建设用地供需基本平衡,但是可供开发的潜力较低。在今后开发区扩展过程中,通过构建集约用地制度体系、研究合理评价方法、提高用地企业准入门槛、加强土地供后监管等是确保土地集约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科学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期变化规律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土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权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分析了1990~2006年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评价指标权重应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确定;(2)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制约因子主要是经济效益因子和生态效益因子;(3)芜湖市1990~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期间有3次波动,呈波浪式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基于三维立体时序全局表的全局主成分法对1997 ̄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得出中国中部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局主成分法的适用性广;近9年来中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中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东部和西部、东北地区比较呈现两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一、概念及评价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是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借鉴而来的,但由于城市土地利用自身的特殊性,其内涵远较后者丰富和复杂。迄今为止,中外学  相似文献   

6.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研究对于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西北内陆特大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法统计模型,对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水平进行分析,并找出造成差异的驱动因素以期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为兰州市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武汉城市圈9市的47个县区市为对象,通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并构造相应的均匀设计表得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抽样调查方案;并把均匀设计理论和抽样调查理论结合起来应用到土地调查中。这种方法的成本和误差较小,设计方案蕴涵的内容丰富,可以科学地解决"两型社会"建设中有关土地管理的现实问题,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家庭  季凯文 《统计研究》2008,25(10):52-56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通过构建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测度。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现状,为提高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机制及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从评价值来看,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介于0.216~0.331之间,协调发展类型涉及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而且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占总数的76.9%,这说明江苏省各个地级市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发展层次;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整体上表现出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的趋势,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二者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我国的经济发展序列与建设用地面积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但效果有差异;(3)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研究结论: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换取经济发展只能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才能推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的维度出发,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江经济带2003-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得到各省市综合得分,根据该得分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和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12.
唐薇 《四川统计》2013,(11):18-19
拥有八千余万常住人口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并不丰富的四川省,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人口增长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源消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五个方面,构建包含28个指标的两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测算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情况.ward聚类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出34个地级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四川统计》2013,(12):5-5
新型城市化要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 研究表明,1980~200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占用的建设用地为1004平方公里,2006~20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占用的建设用地将达3460平方公里,未来中国推进城镇化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土地供应保障瓶颈。为此,今后应着力:优化新区建设用地,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应充分利用城市存量空间,加强对现有建成区的再开发,以减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成本,提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沈皎 《浙江统计》2011,(10):46-47
近年来,浙江海宁人均耕地减少,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针对其现有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及批后监管情况,通过分析其土地供应结构、国土部门监管较弱、个别行业发展规模过快等存在问题,提出进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考核、抓源头严把建设用地第一关、注重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等五项措施,以及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建立土地证验证制度、实行信息互联共享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桐庐县工业企业用地现状出发,通过对桐庐县工业企业亩均销售产值、亩均税收等指标的分析,阐述了当前桐庐县工业企业土地占用多、产出少、贡献小的状况.同时,从投资项目实行准入管理、建立和完善招商考核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开发意识、加大创新投入等方面,对节约集约用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等方法研究江汉平原30多年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的长期均衡关系及波动响应效力.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是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耕地集约利用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效力会在中长期后得到放大.研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江汉平原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促进耕地集约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进程: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 在经济增速日渐回落的今天,人们都在思考今后10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是什么?而城镇化再度被主流观点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指出:"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去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城镇化"三个宇在当下中国已炙手可热.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的评价及决策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文章把能值理论与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益评价二者紧密结合,并对现阶段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时土壤能值的损失未计入能值分析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能值产出/投入、能值密度、土地环境负载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评价.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四个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均为BP网络模型方案.文章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与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杭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可利用土地是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空间尺度上可作为后备建设用地的土地.近几十年来,西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供求矛盾也渐趋激烈.科学、客观地评价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迫在眉睫.文章利用RS&GIS技术,以乡域为评价单元,评价了西藏可利用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数量特征、质量特征.结果表明:西藏的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约有510万公顷,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总体上较为丰富,但其分布不均匀,且质量较差,仍存在供需矛盾尖锐的问题.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