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江是《水浒》这部书的主要角色,是《水浒》作者用浓笔酣墨刻划和歌颂的典型。《水浒》中的宋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16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宋江其人进行阶级分析,可以看出,《水浒》中的宋江,完全是作者按照地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编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宋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奴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不能把历史上的宋江和《水浒》上的宋江混同起来历史上的宋江同《水浒》里的宋江,究竟是同一个人物,还是迥然不同的两个人物?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  相似文献   

3.
在《水浒》中,李逵、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的艺术形象,历来被视为《水浒》高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标志之一而受到普遍的赞赏。但是,对于这几个人物的反抗性和革命性,也有不少超越历史条件的过誉之词。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吴用、三阮、李逵这几个形象的剖析入手,着重证明:他们并非“农民阶级的革命倾向的代表”,他们同所谓“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的斗争”,也是十足的杜撰。  相似文献   

4.
李师师形象的塑造与《水浒传》的创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浒传》中,李师师并不是主要人物,有关她的描写还不足两回。然而,她却是影响人们评价《水浒传》的重要人物。在1975年“评《水浒》运动”中,宋江打通李师师枕头上关节之事成了证明宋江人格卑下、投降可耻的典型材料。粉碎“四人帮”以来,人们理应对《水浒传》予以重新评价,有的论者为了肯定《水浒传》具有反皇思想,又拿出宋徽宗与李师师厮混的描写来说明《水浒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盖棺论定”。但是,从历史上看,有些人物在“盖棺”以后却长期不能“论定”,明清之际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金圣叹就是其中之一。近十余年来,对金圣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他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巨大贡献,基本上已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者所公认,但对金氏思想的评价却仍有很大的分歧。这个分歧主要是由金批《水浒》、《西厢》,特别是由金批《水浒》中所表露的一些互相矛盾的评语引起的,论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一九七三年第一期发表的《宋江形象浅析》(以下简称《浅析》),对《水浒》七十一回本中的宋江形象作了大致的剖析。《浅析》认为:“在该作品中宋江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宋江虽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但仍不失为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我认为,《浅析》一文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对宋江形象的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最近关于评《水浒》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本质,戳穿了宋江搞投降主义、修正主义的反革命真面目,是我们开展对《水浒》评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对照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看看文化大革命前以及最近几年来关于《水浒》的一些评论,就会发现有些评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美化甚至肯定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把宋江这个投降派的代表说成是农民起义的英雄,把宋  相似文献   

8.
自新版水浒全传问世以后,引起了若干问题的爭論。爭論主要是集中在“宋江形象的塑造”、“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和“宋江等受招安后征方臘”三个問題上,而以宋江形象的塑造为焦点,因为“受招安”和“征方臘”兩个问题都与宋江这一人物的性格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的認为水浒在上述三个问题上大大失敗了,有的坚持宋江是典型的正面人物,宋江的受招安是为了御外侮,是反映了宋江的爱國思想。这两种看法都不免片面,都不免把对水浒的評价和对宋江的評价混同起来,而且都有脫离作品所描述的內容的傾向。李騫同志虽然是从兩面性來分析宋江,但他由于没有把握住作者的哲学指導思想,因而虽接近了问题的实质,仍旧把結論導向错誤。也有人认为水浒作者的创作指導思想是爱国  相似文献   

9.
在评论《水浒》活动中,我院政治系和中文系部分师生,奔赴梁山、郓城一带进行了社会调查,在梁山县委和郓城县委的宣传部门热情关怀下,在当地理论队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下,搜集到了当地关于《水浒》人物的许多民间传说。虽然这些传说,不具有确凿的历史真实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流传在劳动人民中间的口头文学,是非比较清楚,爱憎比较分明,大多和宣扬投降主义的《水浒》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宋江投降主义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现将初步整理的几则民间传说刊登如下,供同志们研究与评论《水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必须从实际出发《水浒》,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宋江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但若要问:《水浒》究竟是农民革命的课本,还是反面教材?宋江究竟是革命派,还是投降派?人们往往不能圆满回答。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象是一潭浑水,要澄清它,必须系统地研究一番《水浒》的流变史。“对于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这是我们研究《水浒》时应有的科学态度。《水浒》不同于一般的古典小说,它既不是一个作者独自  相似文献   

11.
宋江自“菊花之会”作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明志之赋以后,不顾“众人苦谏”,一心要去“东京看灯”。然而,宋江京师看灯是假,伺机招安是真。《水浒》第七十二回宋江的京师之行,就是他叛徒嘴脸的大暴露。宋江来到东京,首先看到的是“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祥云笼紫阁”,“瑞气照楼台”。在宋江心目中,这里简直是一“仙境”:“恍疑身在蓬莱岛,仿佛神游兜率天。”比起那荒凉的“芦叶滩头”的梁山之寨,不知要好多少倍。无怪乎宋江要“借得山  相似文献   

12.
《水浒》的作者究竟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的思想?我们认为,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是深入探讨《水浒》的主题思想,从而对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评价的一个重要关键。王俊年、裴效维、金宁芬三同志的《<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文学评论》1978年第4期)和陈辽同志的《关于<水浒>评价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第6期),都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并分别得出《水浒》作者代表“大多数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及“地主阶级中那些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的结论。对于《水浒》作者是代表“中间状态的农民的思想”的论点,王俊年等同志并没有提出多少  相似文献   

13.
《水浒》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究竟代表了什么阶级的利益,出自什么阶级的立场,是根源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地主阶级的反动性?这是一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辨别清楚。否则,就要抹煞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两个对立阶级、农民起义路线同投降主义路线两条路线之间的原则斗争,也就无从认识投降派的真面目。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是地主阶级政策的产物《水浒》中的宋江,在梁山泊起义军中推行了一条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路线。宋江在混入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容与堂百回本 )第四十一回“张顺活捉黄文炳” ,浪里白跳张顺在浔阳江上将陷害宋江的黄文炳生擒活捉 ,考证水浒人物、故事来源的文章 ,如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见《余嘉锡文史论集》 ,岳麓书社 1997年版 )和朱东润《水浒人名考》(载《中华文史论丛》第 55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12月出版 )对此事皆未提及 ,实则这情节在历史上还是有迹可寻的。水浒英雄很多历史上实有其名。《水浒传》中张顺 ,尤其是其死事情形 ,系据宋末抗元英雄张顺的事迹演化而来 ,这也得到了诸家的认同。据宋末元初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二张援…  相似文献   

15.
从“借”《水浒》到“反”《水浒》《金瓶梅》是借了《水浒传》的砧木,嫁接横逸出的一枝艺术奇花。《金瓶梅》对《水浒传》的借取,可分顺向和逆向两种类型:径录或稍作改动摘取《水济传》的情节、文句,或择取一、二个水游人物作巨书之点串,此为顺向借取,景阳岗武松打虎,王婆受贿说风情等即是;录其前,遗其后,借其名,改其行,对《水浒传》情节、人物作大幅度或反向变动,以造成柳暗花明的新境,此为逆向借取,武松误杀李外传,宋江义救吴月娘等便是。《水浒传》向《金瓶梅》的分流,前提条件就是兰陵笑笑生对《水浒传》情节所作的变…  相似文献   

16.
《水浒》中,梁山泊上众多的义军头领,都有个诨名。鲁迅曾经指出,这些诨名“着眼多在形体”,“或者才能”。后来做了“山寨之主”的宋江,也有个“山东、河北闻名”的诨名,叫做“呼保义”所谓“呼保义”,意即“呼群保义”。《水浒》说:“唯宋江肯呼群保义”。  相似文献   

17.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到底是不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呢?特別是对他投降前的一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认为确是需要好好探讨一下。我们评价宋江这个典型形象,应该用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的作者,站在反动的地主阶级立场上,精心塑造了宋江的形象,对他竭尽讴歌、美化的能事。给他的脸谱上,涂上种种灵光异彩;为他的人格,唱出一曲又一曲赞美诗。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解剖一下宋江的一生,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丑恶嘴脸。宋江,不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而是一个典型的投降派的黑标本。现在,我们把这个黑标本的特点,归纳为下面的几条,作些简略的分析。其一,宋江有一颗投机家的野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张国光先生连续撰文,对金圣叹及其批点的《水浒》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金圣叹“不是丑化,而是美化了宋江形象”。这牵涉到金圣叹批点《水浒》的立场和动机,是《水浒》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下面谈一点看法,与张国光先生商榷,并就正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20.
《水浒》透过鲁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事,向世人演说了“无为”修炼佛学要旨真谛。并用宋江作比较,他为博取功名,招安后打方腊,将梁山大业葬送一空。看似得官进爵、封妻荫子,实则成为毫无价值的万古遗憾。这从侧面也肯定了鲁达天真纯朴的童心世界里“诸法空相”的无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