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技部与国家发改委于11月中旬联合启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及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建立一批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降低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使用成本,推进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33):26-27
按照国际方法折算.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折合成标准油为21.46亿吨.人均消费能源1.61吨标准油。而2009年美国能源消费总量23.82亿吨标准油.根据中美官方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少2亿多吨标准油.人均消费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1):74-74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油气及矿产资源的利用。据介绍,200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20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钐%以上;石油进口量为1.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巧%。与此同时,我国对天然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浅析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来,受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新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人类正在努力寻找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来减轻对常规能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4,(49):28-28
由中国能源报社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能源集团500强”数据显示,“2014中国能源集团500强”营业总收入195797.94亿元,比上届增长5.85%,但增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利用燃煤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通常的治理费用极为昂贵,何况世界上仍缺乏商业化的大型电厂脱硫技术。庞大低效的能源使用规模和高昂的治理成本给中国经济构成了巨大的负担。如何在加紧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的同时,尽量多使用洁净能源以降低环境治理的总社会成本,寻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技术路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这就昭示着扩大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利用,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转变中国的资源利用战略,其中包括中国利用国际能源市场的能力和意愿,已成必然。中国传统的资源利…  相似文献   

7.
陈庆修 《科学咨询》2010,(10):18-20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在现代社会,能源不只是经济的命脉,更是生活方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命门。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对国际政治、军事、科技等许多方面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消费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基本制约条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每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战略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继续坚持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解决能源需求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订实现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构筑新形势下我国的能源外交战略,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0,(6):28-29
能源消费与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仅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而且受人类生活行为的影响。一些学者研究认为,私人汽车、家庭、服务等消费者的行为,能够影响大约全部能源消费的45%-55%。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每天排放8000万吨二氧化碳,美国人均每年排放22.9吨二氧化碳,欧洲10.6吨,中国3.9吨.印度1.8吨。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9,(16):18-18
近日.广东梅州市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此前由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专家组成的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也认为.梅州找到了“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开创了“公厕革命”的崭新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能源消费状况自2005年之后整体上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包括能源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等环节在内的能源效率,近年约在33%~34%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约低7~10个百分点。这种巨大差距意味着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0,(47):23-23
“碳交易”写入四川农村能源条例 11月24日.《四川省农村能源务例》获得通过,将于明年起施行,2002年,四川省曾针对促进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出台了《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蔡劲松 《决策与信息》2005,(4):31-32,78
当中国的发展遭遇到强大的能源障碍时。能否未雨绸缪,对于可再生能源及其技术的政策扶持.以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化解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瓶颈”.已经是时下社会的一个迫切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疲软,需求严重不足,供过于求的形势比较严峻,造成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出口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进口大幅度增加,煤炭出口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27日,国际油价突破每桶60美元的历史新高,也许是纯粹的巧合,就在这一天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出访俄罗斯前夕,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其主题就是能源问题。胡锦涛代表中国的党和政府就能源资源问题提出了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冯冰 《领导文萃》2009,(8):21-26
可再生能源——老事物、新话题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人类所依赖的主导能源经历了从可再生能源(以薪柴为主)向煤炭替换,然后又向石油、天然气替换的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包括多种能源产品.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热和光电)、生物质能、潮汐和地热等,是人类利用最早也是利用时间最长的能源。“钻木取火”使人类先祖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蒙顿。开启了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17.
当今,全球正掀起低碳化浪潮,中国担当起了这次浪潮的大国责任,成为制定低碳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引领者和推动者。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消费国和CO,排放国,也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CO,排放国。面对愈来愈大的国际压力和自身的环境资源压力,中国不能被动挨打,而应当积极履行大国责任,带头参与制定国际低碳规则,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石油需求剧增,2004年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大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来自国际能源署的数字表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占近两年内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限产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给中国进口石油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天100万美元以上。而近期的油价飞涨,又使损失数字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9.
《决策与信息》2009,(8):25-26
参加全球智库峰会的能源专家着重研讨了国际能源合作与全球能源安全、能源科技创新与能源多元化、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与教育、中美合作应对能源环境问题、和平利用核能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实施清洁化工推进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1,(30):11-11
7月15日.首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在犹他州举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安徽省长王三运、云南省长秦光荣和青海省长骆惠宁参加会议。据《国际先驱导报》第25期报道,中国省长和美国州长都希望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克服障碍.共同发展。论坛期间,两国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就贸易、能源、科技等领域签署了20多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