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叙述二次大战序幕中英国朝野上下对绥靖政策和战争的态度,并列举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希特勒上台,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三件大事以及慕尼黑会议的前前后后来说明英国张伯伦政府绥靖政策破产的经过,同时客观上描绘了英法用牺牲小国利益换取德日意祸水东行,但到头来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卑劣伎俩和可悲下场。  相似文献   

2.
《慕尼黑协定》是张伯伦之流绥靖政策的代表作,关于它的■字目,许多书上以为是1938年的9月29日。法、英、德等国联合编著的《The Ilistorical Encyclopeadia ofWorld War Ⅱ》便持这种说法。北京大学历史系编的《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也写道:“(1938年)9月29日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了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当天深夜,  相似文献   

3.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问题是我国史学界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以往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问题的探讨,大多是从革命的形式、革命摧毁封建主义的程度以及革命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定性问题,通过分析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经济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法国更为彻底.从现代化的角度探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与彻底,可以帮助我们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更好地为社会转型积极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19世纪英法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以来,其文艺思想也受到国内学者的注意,相关研究持续了百年之久,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阐释。其中也有学者涉及19世纪英法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这一话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中所涉及的19世纪英法文学;19世纪英法文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中所起作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于19世纪英法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封建官府通过完备的官营手工业组织对手工业实行全面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 ,英法则由于城市与封建庄园竞争、王室权力衰微等原因 ,未能使官府手工业处于主导地位。英法王室主要通过颁布法规和专利权来行使对手工业的管理权。中国和英法不同规模和地位的官府手工业 ,直接影响着社会转型时期本国手工业向近代手工工场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罗婷婷  王群 《国际论坛》2022,24(2):121-134
英法德作为重要的欧洲国家,是影响南海局势不可忽视的域外因素。近三年来,英法德的南海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调整,包括选边站队、军事跟进、反华鲜明等内容。这种调整既是出于其自身利益考量,又是对美国印太战略和南海周边国家对冲战略的回应。国别层面,英法德与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对接程度、自身印太战略的转型方向、国家角色定位等因素导致其调整方式和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别。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助推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与军事化进程。然而,鉴于英法德三国仍需在中美竞争中寻求微妙平衡,其实际行动也受到域外国家身份、自身综合实力、中欧经贸关系、共同协调机制等因素的限制,其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止于一定限度。对于英法德南海政策的调整,中国应多管齐下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稳定周边关系、深化中欧经贸合作、管控中美分歧等措施严控其干预南海事务的范围和力度,充分限制和减轻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1938年9月30日,在德国纳粹党的老巢慕尼黑,英法勾结德意,背着苏联,签订了臭名昭著的宰割弱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简称捷克)的《慕尼黑协定》。这个协定是英法在欧洲继出卖西班牙和奥地利之后的又一次大出卖,是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高峰的具体产物。英法的目的是企图牺牲捷克国家的利益来满足德国法西斯新的侵略欲望,以便把法西斯的侵略矛头引向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使德苏交战,自己渔利,从而确保自己的霸权地位。正如毛主席指出的,英法的“计划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它们自己‘坐山观虎斗’,让苏德打得精疲力竭之后,它们出来收拾局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西欧封建制度发展时期英法两国的土地分封制及与王权的相互关系 ,剖析了土地分封制的实行、王权的加强对英法两国的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是英法争夺殖民霸权、拓展海外贸易的产物。埃及为修建运河在人力、物力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却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进一步遭受英法的掠夺和奴役,最终陷入了殖民地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16—17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资木主义商品经济已开始形成,领土上、政治上统一的民族国家已经建立。正在集权中的两国政府都开始推行一些相对连贯的经济政策,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工商业法规和措施,对工商业经济活动加以支持、干预和控制。这些工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当时乃至以后英法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英法两国工业政策及其作用作些比较分析,或许有助于理解英法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罗马尼亚外长加芬库推行平衡外交政策,试图使罗马尼亚在剧烈动荡的国际局势下得以生存.他与德国签署经济合作协定,但不准备拉开与英法的距离;他寻求英法的单方面保证,但不加入英法组建的反德包围圈,即使在二次大战爆发后,他也尽可能地在各大国间周旋,以维护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12.
封建主义是中世纪西欧的核心价值之一,史学研究者一向把英国与法国视为封建主义的核心地区。从"作战的人"、"祈祷的人"、"劳作的人"、城市居民四个社会群体的角度来解析中世纪英国与法国的封建社会建构模式,是揭示这四个社会群体在英法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军事制度、税收制度、劳动制度、政治制度中地位演变的一个全新模式。随着这四个群体在英法封建社会中经济、政治地位的演变,英法两国封建王权扩大了其统治基础,最终确立了王权"无上"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英法近代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铭教授多年从事世界近代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该书由“英国称雄”、“在动荡中崛起的法国”和“近代英法的科学技术与工业化时代”等三篇37个专题构成,总字数36万余。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拿破仑时代英法两国殖民争霸经过的阐述,论证了欧洲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之特殊转换阶段内,英法两大资本主义集团的矛盾冲突对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的制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最后战胜封建主义是以英法两国的争斗为导向付诸实现的特殊过程。此期,欧陆封建势力始终摇摆于二者之间,既想利用双方,又被双方所利用,直至削弱和赶出历史舞台。对这一特殊历史现象作出恰当的分析可为欧洲史的研究提供新的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998年,辽宁大学王铭教授汇集其多年教学与科研成果,编写了《英法近代史》一书,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俗、易于掌握,反映良好。近期王铭教授根据几年来新的教学实践,并吸收了学术界新的有关研究成果,对原书作了修改,重新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新版《英法近代史》在章节编排和内容阐述上,体现出内容简明、立意新颖、阐述深刻以及现实意义较强等特点。一、在体例结构上,作出新的尝试原书共分两篇,即英国近代史与法国近代史两部分,新版书则改为三篇,第一、二两篇分别阐述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英美法都是经历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由于各自历史条件不同,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就出现许多不同点。有的虽然也有相同的地方,但又各有各的特点。本文特就下列诸方面作一探讨。一、英法的单一制与美国的联邦制首先要指出,英法单一制都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城市和市民兴起,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过程中·随着王权的加强,封建割据的消灭,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五世纪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的结局,以及其后英国国内爆发的玫瑰战争(1455—1485)也分别加速法国和英国国家的统一和政治集中的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7.
自1500年以来,英国和法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大国和强国,在工业化和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正是由于英法两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英法近代史研究一直以来始终没有失去其独特的魅力,而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为配合这次震惊中外的特大行动,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在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兰州事变”,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6年12月,张学良由陕西来到甘肃,与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商讨了局势。回陕西后,便于12月12日凌晨,发动了“西安事变”。 与此同时,一封张学良将军亲署的特急密电发到兰州,命令驻甘东北军五十一军立即采取行动,配合“西安事变”。兰州地处甘肃中部,跨黄河两岸,它东接陇原,西控阳关,南临巴蜀,北扼朔方,地势险要,是西陲重镇、历  相似文献   

19.
李斯特对英法古典经济学所大加批判的 ,只是他所认为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没有研究国家经济问题 ,他并未全盘否定古典经济学 ,而是有条件地接受或认同了古典学派的个人利己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原则 ,以及自由贸易学说。李斯特不是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 ,而是继承和完善英法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20.
如何看待“奇怪的战争”,是一个关系到如何正确评价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至1940年4、4月间英法的对外政策的问题。此问题历来为史学界瞩目。笔者认为,搞清这一问题,既能加深理解战争与政策的关系,又能揭露英法在“奇怪的战争”时期的新的慕尼黑阴谋,因此,愿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