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三十年代的《哲学评论》杂志曾给近现代许多中国人以思想启迪和哲学启蒙。《哲学评论》对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初次进行了系统的和专门的评述,并介绍了诸多近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为中国思想界和世界哲坛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同时它的历程也是中国哲学不断进步的历程。《哲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27年,它原由北京尚志学会主办。从第七卷起改由中国哲学会主办,作为中国哲学会会刊。1947年由于时局不定,中国哲学会停止活动,《哲学评论》出刊到第十卷第六期,也无形中停刊了。尚志学会创办《哲学评论》,其初衷是为了在文化领域占…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国救亡图存和追逐"现代"的文化语境中,杜亚泉的渐进启蒙思想与占据主流的激进主义相颉颃而被人误解,致使其主编《东方杂志》期间的笔政生涯及编辑实践活动所显示出的文化价值和学术旨归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理解。然而作为成就卓著的一代学者和编辑家,他秉持的文化立场及苦心经营的《东方杂志》所蕴涵的文化品格却具有丰富的阐释意义,一方面他以稳健持中、超然独立、开放多元的编辑思想成就了《东方杂志》在近现代出版史上的独特风格,另一方面又因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渐进启蒙文化主张而遭逢众议。其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历史命运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4,(5)
<正>《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编年(1951-2011)》余英时先生曾经写道:"《文史哲》杂志自问世以来即波澜壮阔,一展卷而数十年人文思潮之起伏尽收眼底。"本书试图通过编年这一朴素的体裁,原生态地勾勒一本重要学术杂志的生长年轮,并藉此反映当代中国学术的变迁和演进历程。该书是一部杂志的编年史,更是一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的编年史。本书在遍检《文史哲》创刊以来所刊发的七千余篇文章基础上编就。自创刊以来,《文史哲》就坚持"扶植小人物"、"延揽大学者",阅读本书,既能了解李希凡、蓝翎、李泽厚、汝信、庞朴、张传玺、葛懋春、汤志钧  相似文献   

4.
《东方杂志》系商务印书馆的定期期刊之一,1904年(光绪30年)创刊于上海。1910年,《东方杂志》与1901年创办的《外交报》合并,刊名仍定为《东方杂志》,在内容上加重了对国际外交资料的汇集,嗣后直至1948年12月停刊终,国际关系的资料与专论,一直是该刊的重点内容。该刊原为月刊,从1920年第17卷起,改为半月刊,1947  相似文献   

5.
<正> 还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初创建时期,丹麦的大批评家勃兰兑斯及其批评著作即被介绍了进来.1920年,《东方杂志》第17卷第5期上发表了陈嘏写的介绍勃兰兑斯的文章,《小说月报》也在第14卷第4期上刊载了郑振铎的《丹麦现代批评家勃兰特传》一文.自此,直至三十年代后期韩侍桁把勃兰兑斯的文学批评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翻译过来,中国现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如鲁迅、周作人、李广田等都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引述和阐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五年九月,《青年》杂志问世,从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这个杂志的创刊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它的行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是《新青年》的创办者,又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者。他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以《敬告青年》为题的发刊词,说:“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对当时中国陈腐的思想、孔孟的反动旧礼教和封建主义的旧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是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时政类期刊,它自2000年1月1日创刊以来,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道。同时,作为一家杂志,它在视觉传播符号上的运用也十分有讲究,尤其是作为刊物“门脸”的封面,更是精心设计,不仅与期刊内容相互呼应,更成为了构筑整个杂志品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自1978年5月创刊以来,以每期超过50万字的篇幅,推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成果,起到了学术创新和文化积累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为了总结学术经验,推动学术发展,《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于2003-2006年间,由社长邴正教授和主编邵汉明研究员策划组织,连续推出三套重要图书:《<社会科学战线>创刊25周年精华集》(5卷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和综合5个分卷,精选自《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创刊至2003年末刊发…  相似文献   

9.
1922年《东方杂志》十九卷第三号上发表的《最近二十年中国旧学之进步》,介绍了20世纪最初20年旧学的发展概况,与当时居于思想界、学界主流的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认知不同,从另一视角解读了近代文化转移时期中国学术发展之一面相.文章署名抗父,即樊炳清(少泉).然而,从王国维致罗振玉书信及相关史实的梳理、文章内容与行文风格,尤其是与王氏后来所作《最近二三十年新发见之学问》比较看,该文当出自王国维之手,体现了他对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认知与自我评定,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叔同于1905年编《国学唱歌集》,是其音乐事业起步的标志,而次年他在日本编辑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则标志着他音乐事业的升华。研究李叔同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思想,必须追溯《国学唱歌集》的出版和《音乐小杂志》的创刊。这也是研究李叔同音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十多年前,《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张荫麟写的《洪亮吉及其人口论》。文章认为,生活在中国清代乾嘉时候的汉学家和诗人洪亮吉,在所著《意言》一卷中的《治平》和《生计》两篇里,论述人口思想,可以同西方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并提:“马洪二氏,其学说不谋而同,其时代复略相当。”。此后,旧中国的人口学界便有“中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上海第一份杂志《六合丛谈》史料新发现《六合丛谈》是近代上海第一份中文杂志。关于这份杂志,学术界一直认为,此刊1857年1月在上海创刊,月刊,“次年迁至日本,不久即停刊”,共出13期。包括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在内的各种工具书和论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学者见仁见智,所论不一。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泽华先生早在10年前即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在意识形态中,政治思想占有特别的地位,以至可以这样说,它是整个思想意识形态中的核心部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前言》,三联书店1987年版)。换言之,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只有真正把握住这一核心,才能在客观了解、全面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对之作出比较科学的价值评判,并进而思考、解析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刘先生主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下简称《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以翔实的史料、雄博的论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一观点。这部三卷本,近150万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堪称系统展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核心的宏篇巨著。具有总结近百年来中国学人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其核心政治思想的成果,体现20世纪时代精神的特质。兹仅从下列五端略述笔者通读这部巨著后的心得: 其一,先秦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然也是作为其核心的政治思想的源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题形成于先秦而发展、完备于后世。如早在商、周时代,就已产生了王权专制主义观念。《思想史》的“先秦卷”,以较大的篇幅阐析先秦王权专制论,“秦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道年鉴》1999年创刊,当时以图书形式出版,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正式期刊。《中国铁道年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主办,每年一卷,目前已  相似文献   

15.
天心民命铸人文,播火传薪五十春。百卷华章凝史慧,几番风雨炼精神。文山采玉能雕凤,学海探珠可绝尘。今日秦川碧浪涌,笔虹再绘彩图新。这是我为庆贺《人文杂杂》创刊五十周年而写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我对《人文杂志》的赞赏、评价和期望。《人文杂志》创刊于中国思想界、知识界经历重大变化的1957年,在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人文杂志》以其正确的方向、鲜明的宗旨和独特的风格挺立于中国学术刊物之林,为推动陕西和全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为促进陕西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乘思…  相似文献   

16.
晚清杂志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刊载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改变了诗词传统的传播生态.《申报》相关的《瀛寰琐纪》、《四溟琐纪》、《寰宇琐纪》及《侯鲭新录》可说是与诗词发生关系的最初期刊,而在“诗界革命”中,《新民丛报》等报刊也不遗余力地发表诗作进行鼓吹与实践.这启发我们,在大众传媒勃兴的晚清民初,诗词作为传统文学样式,并不曾失声,他们也占据了大量的传媒阵地,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比如《东方杂志》,刊发了以同光体诗人中闽籍诗人为核心的近两千首诗词作品,可以说《东方杂志》即是同光体闽籍诗人的一个重要的传媒阵地.  相似文献   

17.
李承亮 《天府新论》2007,(13):202-203
《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刊,杜亚泉从1916年起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和调和的文章,与陈独秀进行论战,掀起长达三年的的争论.知识分子在这场论战中,在对东西文化认识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刊,杜亚泉从1916年起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和调和的文章,与陈独秀进行论战,掀起长达三年的的争论.知识分子在这场论战中,在对东西文化认识上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发扬特色 办好《人文杂志》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我是《人文杂志》自创刊以来的老读者之一。回想五十年代,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的期刊还是很少的,那时《人文杂志》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内容充实丰富,一下子就吸引了许多读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是中国新闻社主办的时政类期刊,它自2000年1月1日创刊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推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报道.同时,作为一家杂志,它在视觉传播符号上的运用也十分有讲究,尤其是作为刊物"门脸"的封面,更是精心设计,不仅与期刊内容相互呼应,更成为了构筑整个杂志品牌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