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管理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而学生的日常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学生公寓作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主要场所之一,将学生公寓管理好,能够给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目标。实行学生公寓社区化管理,提倡"以人为本"理念,让学生成为公寓管理的主角,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解决公寓管理中的问题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知行合一《商务礼仪》课程教改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公关世界》2009,(4):57-58
良好的职业形象,得体大方的言谈举止,有效的沟通合作能力是大学生踏入职场必备的职业素养尤其对从事管理和公众工作的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他们将来从事营销、贸易、公关、企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职业能力要求。基于这些考虑,许多高校在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商务礼仪》课程,作为营销、贸易、公关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帮助学生塑造职业形象,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提升沟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3.
侯喜俊 《职业》2012,(6):26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把企业管理的10S模式应用到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来,建立良好的实训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学校实训课程与企业接轨,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杜新珂 《职业》2015,(8):112
在技工院校的电工电子实训中,运用"7S"管理体系,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确保学生安全和设备安全,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校尽早实现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促使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隆平  夏丰 《职业时空》2010,6(6):36-37
"6S"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推行"6S"管理,可以营造职场氛围,实现对学生技能训练场所的管理与企业平台对接。通过对实训现场和学生训练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高职导游英语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的课程,专门培养学生在导游工作中的英语综合能力。导游属于服务性工作,具有比较强的职业规范和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将5S管理模式融入其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规范学生的职业习惯和行为标准,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职业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则是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什么是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语文素养就必须找准切入点,牢牢抓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重要环节.并把它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李三波  李立  杨小华 《职业》2012,(11):82-84
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推行6S管理模式,是加强学生实训课教学管理的需要,也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方法。6S管理模式虽在高职实训课教学中普遍采用,但高职实训课教学受传统观念影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教师在6S管理中重形式、轻内涵,重建设、轻办理,人为地制约6S活动的管理效果。6S管理要营造"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教师不但要完成建章立制的任务,而且还要承担管理过程的指导、监督职能,同时要构建6S管理中的考核激励机制,承担实训考量评价职能,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2,(13):19
如果一个家庭正在面临崩溃的危险,那么罪魁祸首并不一定来自夫妻二人,或许他们的老板也有份!近期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工作场所,如果管理者总是对下属发脾气、当众指责员工,不仅会使员工工作受到不利影响,而且会让员工的生活变成一场灾难。这将增加员工的心理负担,并反过来会影响员工的婚姻关系甚至整个家庭。  相似文献   

10.
樊楠 《现代交际》2014,(9):150-151
人的一生又是一个养成好习惯、改正不好习惯的过程。一切教育的目标,都是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3—6岁的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开端,更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和最佳期。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几年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
"好习惯好人生"。人的行为习惯不好,直接影响自己的成长,给自己的形象造成影响。"教育就是习惯养成,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就要使它成为习惯。"无论从学习到工作,从为人处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可以说是主导的一方,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崇拜自己。但是这个崇拜不是像追星一样狂热,而是希望可以被自己的专业知识所折服。教是学生求学路上的引导者、引领者,所以教师的专业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生成绩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不是很完善,学习习惯还处在养成的阶段,并且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大的,教师言行对于他们有着强烈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拥有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是可以让课堂变的更加的有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地积极性。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以及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按规定着装”和“乘车必须系好安全带”两个良好习惯,是我们工作生活中最细小的细节问题,也是保证员工生命安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突破口。“两个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通过身边举手之劳,唤醒大家安全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根植于心,固化于形,延伸到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全员关注安全、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培训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员工掌握培训项目中强调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并且让他们可以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提出的知识半衰型理论、人力再生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无不昭示着企业员工必须不断接受再学习培训。民营企业的高学历员工一般处于关键岗位,掌握着管理和技术的重要资源,要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更新和提高高学历员工的素质,因而加强对他们的培训管理就十分重要。为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重庆市隆鑫集团、巨典咨询公司等10余家民营企业、共500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高学历员工(大专学历及其以上者)108人,低学历员工(高中、中专及其以下者)342人。对收集回来的数据用Spssll.0进行统计分析,以期通过对高学历员工培训需求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为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企业培训有效性作出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起始阶段,学前教育质量对于儿童性格成长以及习惯养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生活行为的养成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求,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主要体现在儿童道德品质、生活卫生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幼儿时期的教学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更多的放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上。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极其重要,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全面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深刻的意义。好的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让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对孩子们劳动习惯的培养,应该在幼儿期就重视起来,这样有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张永亮 《职业》2017,(32):83-84
职校生目前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让职校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职校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希望能够对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职校生的文化素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职场压力已经是一个老话题,除职场人士想方设法为自己减压之外,企业又该如何为自己的员工减压呢?在管理上应该用什么样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让员工在工作或工作之余生活得愉快一些,时刻感到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相似文献   

19.
所谓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巩固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对于中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把一些重要的要求制定成规范,通过相应的手段,不断要求他们,使他们自觉地去遵守规范,逐渐的乐于遵守规范,而当遵守规范变成了一种自觉行为,那他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论“80后”员工的工作特点及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80后"一代人的成长,企业里"80后"员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对于现在的管理者而言,如何管理"80后"已经成为一个全新而重要课题.根据北京大学刘能的计算,1980年以后出生的约5.4亿人中,约有2.4亿生活在城市里.5年以后,最年轻的80后也已经开始工作,最年长的则已经到了32岁,他们将成为大多数公司的主力员工.而且,任何时代都是属于年轻人的,"80后"必然成为时代的新主流.然而,许多企业中的管理者,慢慢发现自己积累了多年的管理方式、方法,在"80后"身上,并不太起效果."80后"的管理课题、管理理论的缺失,实际工作中的冲击与碰撞,让"如何管理80后"成为各个企业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80后"员工的工作特点,并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80后"的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