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库全书》所收明代翰林别集经过多次筛选,比较《翁方纲编纂四库提要稿》《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四库全书总目》等三个编纂阶段的提要内容,会发现《总目》在编纂进程中,对明代翰林忠节之气的批评逐步加强,并试图将明代翰林的政治、道德、文章统合在中正平和为代表的圆融的文学观念之中,从而确立《总目》的正统批评观.  相似文献   

2.
余集提要是现存《四库全书》提要个人编纂的四家中的一家。因其量少面狭 ,罕见引用研究。其撰写体制、内容与总目、阁本提要有诸多明显的不同 ,诸如卷数、作者生平和叙述内容与方式 ,以及粘贴处在书种卷目等 ,为其余三提要所未见。所以 ,余集提要对于研究四库提要原始面貌及其演变 ,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春丽 《理论界》2009,(11):114-117
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因此,《四库全书》及其《总目》大致可以反映出某一时代或某个学者的文化学术状况。本文通过《四库全书》对毛奇龄著作的著录情况以及《总目》提要中对毛奇龄的评论,得出如下结论:毛奇龄著述宏富、治学广博,学术观点颇具新见卓识。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卷帙浩繁的官修丛书,它的编纂对于保存我国重要的文化典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有些先被著录入《四库全书》并由四库馆臣撰写提要的图书,后来发现了同书的更好版本,从而对此书的版本进行了调换,并对此书提要的版本论述部分进行了相应的修改。这种情况,在"四库学"研究领域早已达成了共识,而沉埋在故纸堆里近两百多年且鲜为人知的《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于2012年12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和台湾"国家图书馆"联合影印出版,它所提供的资料正可大量地为此共识再提供更真实、更直接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卓氏藻林提要》曰:明卓明卿撰,明卿字征甫,钱塘人。万历中由国子监生官光禄寺署正。是编采撷类书,分门辑录,颇有简择,而取材未富。谈迁《枣林艺篑》谓是吴兴王氏之本,明卿窃取之。考明卿尝攘张之象《唐诗类苑》刊行,则是说似亦有据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3页)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各书提要与《四库全书》相应各书的书前提要并非完全一致,其差异表现在同书异名、卷数不同、作者情况不同、版本差异、内容不同、评价不同等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七阁《四库全书》与总目的成书时间有先后之分,分纂官与总纂官的学术观点存在差异,《总目》提要与书前提要频繁修改导致失误增多。  相似文献   

7.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后 ,该阁本电子版又铺天盖地 ,大陆现存完好的文溯、文津二阁《四库全书》及补抄得全的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备受冷落 ,其根本原因是以为《四库全书》各阁本基本相同。其实 ,由于抄手不一 ,抄成时间不一 ,所据底本间有更换 ,编纂宗旨之执行因人因时而有变化 ,不同阁本的相同书种中 ,多有卷数、篇数的出入 ,卷篇相同者也存在文字差异。因此 ,为保存、流传同属国宝的文溯、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及文澜阁本原卷与补抄本 ,为学者创造作切近《四库全书》本身研究的便利 ,将其付诸影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陆游的词,据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放翁词》一卷。明毛晋所刊《放翁全集》载《放翁长短句》二卷。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据嘉定三年陆游子子遹刻《渭南居士文集》(五十卷),辑出《渭南词》二卷(第四十九至第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放翁词》一卷。此本实将毛晋所刊本又并为一卷。唐圭璋  相似文献   

9.
《楚辞》编纂者及其成书年代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总集之祖”。它对研究屈赋及屈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传统的说法,都认为《楚辞》是汉代刘向编纂的。达个说法,是《楚辞章句》的著者东汉王逸首先提出的。他在《楚辞章句》的叙中说:“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自此以后,历代著录及《楚辞》传本,皆题为刘向所辑。清《四库全书提要》曾有下列一段总结性的叙述:“哀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虽然不是一部诗文批评著作,但书中许多集部著作的提要,却处处闪烁着文学批评的真知灼见。在我国学者编纂的《续四库全书》出版、发行之际,探讨《四库全书总目》的文学批评观念,温故知新,对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无疑具有启发、借鉴意义。《四库全书总目》对集部著作的批评体现出兼容并蓄、辩证通达的文学批评观念。这种文学批评观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既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又兼顾文学的抒情审美功能;二、立足作品,全面客观;三、知人论世,辩证通达。它比前代的文学批评更公允,更富有总结性,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是在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目录学著作。是书对《四库全书》著录和列入存目的共一万余种书籍——撰写了提要,是一部代表了我国古典目录学最高成就的巨著,向被学界推为读书门径、治学津逮。 但《四库全书总目》又是一部存在许多缺点的著作。这是因为提要之作,成于众手,各纂修官水平不一,更加上迫以时日,  相似文献   

12.
薛瑄是明代前期著名的理学大师,“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他和王阳明分别代表的学派,构成明代理学思潮两大主要流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提要》)这样写道: “大抵朱、陆分门以后,至明而朱之传流为河东,陆之传流为姚江,其余或出或入,总往来于二派之间。”(卷五八《明儒学案》提要) “明河东一派,沿朱之波,姚江一派,嘘陆  相似文献   

13.
纵横开阖究悉物情─—《阅微草堂笔记》的哲学视角观照韩希明《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博学之士纪昀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余潜心著就的一部小品集。纪昀是著名的大学问家,他有着雄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储备和系统化,因而,他着眼于客观世界,总是试图从中探寻...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缘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之所以列为存目,主要是因其不符合清王朝的统治需要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与清王朝要控制《四库全书》的规模,加快编纂速度有关。《四库全书》的存目书与著录书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加以区别。四库存目书内容异常丰富,其中有许多典籍的价值,即使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某些书,也未必能与之相比。就其总体来说,确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四库存目书同《四库全书》著录书一样,都是我们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工作以“尊重历史、保存文献”为总方针。首先是普遍调查、尽数收集。其次是剔除重复,精选版本。再次是原版影印,整旧如旧。该丛书共收录历代典籍四千余种、六万多卷,洵为大观。已备有《四库全书》者,若再购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则乾隆以前中国历代典籍十得八九。举凡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社会、思想、宗教、文化、科技者,尽可恣意披读,不假旁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现已顺利出版,子、史、经三部已全部出齐,集部也开始付印,将于1997年10月问世。  相似文献   

15.
朱(木肃)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子,也是古代著名植物学、方剂学家和词人。他利用藩王府的政治优势和经济条件,亲自率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先后编纂了《保生余录》、 《袖珍方》、 《普剂方》、 《救荒本草》等科学著作,其中卷帙168卷记载药方61739个的《普剂方》被《四库全书提要》誉为“采摭繁富,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的巨著;而记述植物414种的《救荒本草》则是古代救荒植物的拓荒之作,开启了我国野生食用植物研究的先河,并对国内外本草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垣(1880~1971) ,现代著名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字援庵,号圆庵,广东新会人。早年业医,后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教育部次长兼京师图书馆馆长、辅仁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氏治学从目录学入手,幼岁尝读《书目答问》,并按此访书、读书。其后研究《四库简明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苦读文津阁《四库全书》十年,对其逐架逐卷调研,取得累累硕果。余就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特藏部,尝于馆藏宣统元年刊傅以礼著《华延年室题跋》卷上《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条中见夹有陈垣先生学术札记一纸,对傅氏撰《钦…  相似文献   

17.
《四库提要》语言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提要》作者在凡例中开宗明义,宣布他们的编录标准:“今诏求古籍,特创新规,一一辨厥妍媸,严为去取。其上者悉登编录,罔致遗珠;其次者亦长短兼胪,见瑕瑜之不掩。其有言非立训,义或违经,则附载其名,兼匡厥谬。至于寻常著述,未越群流,虽咎誉之成无,要流传之已久,准诸家著录之例,亦并存其目,以备考核。等差有辨,旌别兼施。”他们就是根据这些标准,把我国历代的著作分类分等地加以编录的。提要第四十卷是小学类一——训诂书目,四十一卷是小学类二——字书书目,四十二卷是小学类三——韵书书目,四十三卷为训诂、字书存目,四十四卷是韵书存目。我们从这些目录中可以窥见这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九《蓝涧集》提要如下:  明蓝智撰。其字诸书皆作明之,而《永乐大典》独题性之。当时去明初未远,必有所据,疑作明之者误也……笔者以现存文献为据,对蓝智之字进行考证。首先以《蓝涧诗集》(明嘉靖间刻本)的序言为据。《蓝涧诗集》原刊本是其友人上清道人程芳远所编定的。从其诗《赠程芳远入山》(诗集卷一)、《同程芳远游东林寺》(诗集卷三)以及其兄蓝仁《蓝山诗集》(明嘉靖间刻本)中的《题程芳远游方卷》、《石村卜居候程芳远》(均见诗集卷四)等诗可知程芳远与蓝仁、蓝智两兄弟均有交往。该诗集原序中提到蓝智的字…  相似文献   

19.
《吴越春秋选译》是刘玉才先生译注、倪其心先生审阅的一本书 ,由巴蜀书社在 1991年出版 ,为该社“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 ,及“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书第三页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 :《吴越春秋》过去一直被列入杂史类 ,清代修《四库全书》 ,认为此书“近小说家言 ,自是汉晋间稗官杂记之体” ,才归入小说类。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其卷六六之史部载记类可以见到纪昀对《吴越春秋》的叙录 ,其中有如下的语句 :“其中如伍尚占甲子之日、时加于巳 ,范蠡占戊寅之日、时加日出 ,有‘蛇’、‘青龙’之语 ;文种占…  相似文献   

20.
释皎然、俗姓谢名昼,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和颜真卿、韦应物唱和,二人都很看重他。所著《诗式》引有徐凝《京都还汴口作》,凝是元和时人,可见皎然的长寿。他现存诗七卷,载《全唐诗》卷三十。《新唐书·艺文志》载:“昼公《诗式》五卷、《诗评》三卷”。注云:“僧皎然”。《直斋书求解题》卷二十二载:“《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唐僧皎然撰,以十九字括诗之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七说:“《诗式》一卷”。又说:“此本既非五卷”又一十九体乃末一条,陈氏不应举以概全书。陈氏又载正字王元《拟皎然十九字》一卷,使仅如今本一条,则不能拟为一卷矣,殊参差可疑。又皎然与颜真卿同时,乃天宝、大历间人,而所引诸诗举以为例者,有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