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丽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20世纪美国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中产阶级白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随即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在小说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从城市转移到郊区的中产阶级白人的生活现状和心路历程。郊区作为中产阶级白人的首选居住地,以无可争议的主导框架将一群迷茫恐慌、纠结抗争的人物形象圈进了20世纪的美国小说。这类小说的显著特征体现在标志性的住所、纠结抗争的心态和模糊的种族和阶级问题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面对环境侵害,J 省 N 市高路社区农民的环境抗争经历了从个体抗争到群体抗争再到社企共建的过程。 在抗争过程中,农民运用理性的抗争逻辑在与 H 钢的博弈过程中,体现了个体理性抗争(找 H 钢理论)— — —诉求得不到回应、污染加剧—群体抗争— — —经济补偿后矛盾暂缓— — —污染危机生存,抗争升级— — —社企共建的行动策略演变;同时,从 H 钢的回应策略中可以看出,作为企业,H 钢表现出了经济理性人的一面,在不涉及企业正常经济生产的阶段,对农民抗争视而不见;到农民群体抗战阶段,则采取与农民代表谈判的策略;再到与社区共同建设,发展农民能力,避免直接与农民发生冲突。 不同阶段,H 钢采取了成本最小、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3.
胡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76-84
本文主张通过政治话语“和谐”来导引抗争文化,寻找当前农村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社会的抗争文化与抗争事件密切相关,往往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比较稳定。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集体公共文化不断弱化,抗争事件中政治因素趋向增强,使得抗争文化转向“激烈”。通过引导地域文化、关注抗争过程、尊重司法结果,化解抗争政治,使得基层治理更加有序。通过重建公共领域文化、引导外来多元文化及去除抗争性的文化,使其转向“温和”,从而达到治理的目标,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5.
苟永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3):19-23
在推进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及与政府的博弈日益频发和激烈,爆发了各种形式的集体抗争行动.社会转型期的集体抗争是历史上所积累矛盾的一种发泄.对此政府应予以充分重视,要通过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和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用社会资本促进社会的整合,将集体抗争行动制度化,以实现公民的有效参与和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引导集体抗争走向理性、合法. 相似文献
6.
侣传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4-59
该文以陶村土地纠纷为个案,从抗争参与主体和抗争事件过程两个维度对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遵循何种逻辑、该逻辑何以可能、效果如何及何以应对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价值-利益回归构成了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的演进逻辑;基层党群关系矛盾与村落权势阶层兴起为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提供了重要空间,压力型维稳体制、同心圆式政治权力结构为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提供了重要机遇;底层社会激情抗争具有组织化程度低、情感性动员强特征,是一种工具性为主、情感性为辅的非政治对抗的利益规则意识;防范利益诉求向价值诉求转变,是化解底层社会激情抗争逻辑演变的重要关键点;西方集体行动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当前中国底层社会激情抗争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FENG Shi-zheng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在遭受环境危害后,只有38.29%的人进行过抗争,高达61.71%的人选择了沉默。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社会关系网络规模越大或势力越强、关系网络的疏通能力越强,对环境危害作出抗争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则选择沉默的可能性越高。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城镇居民面对环境危害时的行为反应深受差序格局的影响;在遭受环境危害后之所以有抗争或沉默的行为差异,是由于在差序格局下,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能支配和调用的资源不同。 相似文献
8.
对张元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反差,如果不是一种妥协和顺从的信号,也必然是一种文化“精神分裂”的策略。它是一种夹在两种压力之间的选择。《绿茶》的内涵代表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不仅指向资产阶级(包括文化资产阶级和经济资产阶级)“趣味”的萌芽,而且暗示这种“趣味”在中国社会里的整个“养成逻辑”。 相似文献
9.
万秀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高等教育困难群体权益保护是一个理论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领域.美国在这一领域表现出下列鲜明的特点:在维护对象上兼顾中产阶级和特殊群体;在资助目标上照顾多方面比例的平衡并保障院校与专业的自由选择;在资助主体上以政府为主但院校和社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资助历程中各阶段资助理念的变化主导法规政策的发展;在资助手段上法律、市场、技术、税收多管齐下;在资助成就上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借鉴美国经验,我国高教困难群体权益保护应重审高教权益观,逐渐拓宽资助对象,完善高教资助目标结构;综合运用多元权益保护手段;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权益保护操作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朱双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2):135-141
台湾原住民文学最初集中于政治抗争的层面,与本民族母文化有所隔阂.经过自我省思,许多原住民作家不再拘囿于此,而将主要的笔触用于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所累积的族群生活经验和智慧,肯定其特有的"自然世界观"和传统价值观念.他们以此重建族人的自尊和自信,并处理了现代文明和传统价值的两难困境、少数民族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小我"和"大我"的辩证关系,使其文化之根深扎于民族的沃土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利益矛盾及其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广荣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39-42
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形成,必然在社会结构内部出现一系列摩擦、冲突。社会变革已将这些矛盾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调节这些矛盾是当前把握社会结构的基本任务,也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经验调查呈现出: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阶层的关联问题。研究发现:地权变革是农村各阶层利益的再分配与重组过程。已经严重分化的农民及其对土地不同程度的依赖和流转意愿是土地流转在农村实践的社会基础。自发流转塑造出中间阶级,是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发挥着“中间价值”的功能,这种流转模式基于自愿并使流转双方互利共赢,当前地权变革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土地大规模流转则消解中间阶层,从而引发村治困境及农村社会动荡等系列问题,对这种流转模式,在“过密型”农业仍将继续存在的前提下,必须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3.
刘思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80
现代社会治理的根本问题在于建立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良性关系。因此,现代化的社会治理必须以法治为基本方式。然而,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治理问题时,作为法治社会主流话语的权利话语却遭遇了许多质疑。对权利话语的西方背景和中国语境的分析可以表明,权利话语在西方社会遭到的批评并不足以证成其在中国的困境;相反,以特殊主义和功利主义为特点的关系话语才是该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新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5):77-83
社会抗争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不满不断凸显,社会抗争及公民维权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既有的研究缺乏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述评以作为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基础。本文从抗争政治视角旨在对当下城乡社会中突出的几类群体(农民、工人、业主)的典型抗争行动(环境抗争)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社会抗争研究应当由多学科向跨学科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进入了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凸显期.如何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政治调控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转型更加平稳、效率和规范,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当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笔者通过对政治调控机制理论框架的分析,梳理了我国政治调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紧紧抓住改革发展、信息社会和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这个大的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调控的思想,推动我国政治调控体系快速转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是研究社会分层的两大理论模式 ,国内的社会学学者多融合这两家之所长 ,来探讨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现象。西方社会 ,马克思和韦伯的继承者也对原有理论进行了重新发现与探索 ,形成了关于社会分层的新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认为 ,阶级内部出现了阶层分化 ;新韦伯主义认为 ,职业秩序是决定社会分层的最重要来源 ,教育以及由此获得的技术专长是构成封闭过程结构化的重要因素。更进一步的 ,维克多·倪 (Victor Nee)和撒列尼 (I.Szelenyi)集中研究国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过程里社会精英的形成和替代模式 ,采用嵌入性观点 ,讨论了市场转型对社会分层结构所造成的影响。相应的 ,孙立平分析了向市场转型过程中 ,行政精英向市场精英的转化。种种迹象表明 ,在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就全社会来看 ,中间阶层的存在还并不明显 ,如果说有 ,那也仅是就一些产业结构接近信息经济要求的大城市而言。 相似文献
17.
运动式治理逐渐成为社会转型中社会治理实践的重要分析范式,转型中国秩序重建中的运动式治理的制度环境与实践机制体现为压力型体制下的层级协同机制、锦标赛体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科层官僚制下的行政吸纳机制。社会转型语境中运动式治理困境体现为“运动式”治理与“科层制”实践的“内卷化”困境、运动式治理行动中的“政策变通”与“共谋行为”以及运动式治理中基于“治理政绩”取向的“治理剧场化”与“剧场政治”困境。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变迁的中国经验逻辑及其现代转型体现了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运动式治理到科层运作的双轨协同、多元主体共治下的参与式治理以及行动者互动场域中的基层网络治理转向。 相似文献
18.
沈瑞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53-59
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然由于其阶层“边界”的不确定性,群体利益的异质性,故在西方社会两极贫富分化的现状中也难以避免其自身的分化。因此这种外在与内在的不稳定性,使中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文化生活上表现“中间性”和多重性、政治态度上存在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不仅使西方中产阶级理论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而且也使其难以成为一个自觉、自为的阶级或阶层。尽管如此,中产阶级在当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仍有其积极意义,作为人力资本抗衡金融资本的代表,其必然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而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也具有潜在的反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规模和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回顾和评述现有各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全球所有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逐渐提高,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28.9%,这主要源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要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政策的重点是提“低”而不是限“高”,同时要防范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跌落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储蓄率偏高,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下限附近分布着规模客观的低收入者,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潜在来源,应是政策瞄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0.
肖凤玲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79-81
目前在教育法学上尚未见到有关某学科权益问题的定义,而弱势学科问题确实是单科院校存在的一种现实问题,本文借“弱势群体”的含义对弱势学科的内涵与存在的权益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