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变形过程,而是原型、变形和矫形三者之间动变统一过程,并用新的事实和结论肯定了事物有其本来面目、认识有其客观真理、评价有其客观标准、行为有其客观遵循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趁突出,认识的主体性日益强化。便是,是否象有的同志所断定的那样: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客观真理的认识理想,由于“自然科学的革命直接宣告了这一理想的破灭”呢?笔者在本文中就一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客观真理作了在人的表象中“有不依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客观真理"提出非议:一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视为真理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即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违背了真理的认识本性,取消了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二是"客观真理"论者把真理的一种属性(客观性)作为界定真理性质的唯一依据,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文章还对列宁关于"客观真理"的论述进行评价,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经典作家个别表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从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中,把是否承认客观真理看作是是否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对客观真理作了精辟的论述以后,在哲学界一直把客观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根本问题;但对其含义一直存在着争论,究其原因,在于对客观真理的不同理解。因此,为了对客观真理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有必要弄清楚列宁的“客观真理”的含义。这里,我们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对列宁的“客  相似文献   

5.
引言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真理论方面提出和解决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即真理是否包含有客观内容的问题;一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真理,是无条件地、立刻地和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呢!或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认识它呢?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即是真理中辩证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提出客观真理概念。由此哲学教科书也设有“客观真理”一节。这就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真理和客观真理是两个真理概念。那么,列宁的客观真理是否是真理之外的另一个真理呢?这就有必要认真研究列宁的客观真理的涵义以及列宁为什么要提出客观真理。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理论探讨时,人们为了认识方便经常会把真理和具体真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分开阐述。但这样做弄不好会引起真理多元论之嫌。其实在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观看来,真理要不失其为真理,它必定为具体真理,真理的基础就是客观性,离开客观性就没有真理可言。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具体真理”和“客观真理”均是标志着真理本身的本质特征。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人们所获得的任何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知识原则、公式,都是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又是具体真理;任何一个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具体性;同时,真理是一个过程: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这样,同“客观真理”、“具体真理”一对概念出现一样,又产生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这对概念。显而易见,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明真理的特性和属性。总之,一切真理,既是客观真理,也是具体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这些方面的辩证统一。这就在真理观上既坚持了唯物论又贯彻了辩证法,并将二者高度统一为诸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论。  相似文献   

8.
真理是过程     
实践是真理发展过程的基础 “真理是过程”,这个著名的命题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黑格尔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时,加了一个批注:“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术),走向客观真理。”在相应的一个方框里,列宁又指出:“生命产生脑。自然界反映在人脑中。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检验这些反映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首先必须划清真理与错误的界限,而要划清这个界取,又必须坚持实践标准。因为实践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的唯一标准,自然也是检验真理适用范围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10.
认识从感性经验向理性思维的飞跃,首先形成的是概念。概念是人脑对感性经验进行抽象的产物,是对客观对象的共同的或本质的属性的反映。概念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飞跃。认识这一飞跃,把握概念的具体性和辩证本性,对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客观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理论活动,哲学根源于人的现实生活,表达着人在具体生存境遇中的精神追求,寻求着对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在哲学视域中,对真理的理解,也应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因此,真理应是人的真理。但是,符合论真理观在理解真理时遵从客观性原则,使真理成为仅与对象符合的客观知识。真理与人无关。针对这一问题,从片面追求客观性、对人的抽象理解、人的生存实践本体地位的缺失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批判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2.
客观真理论与相关哲学原理相冲突,不能合理地说明意识论、真理论与谬误论之间的关系,造成哲学体系内在的矛盾。真理问题具有厚重的人学意蕴和坚实的人性根据,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属人的问题。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真理,人的本质怎样,真理的本质就怎样,真理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一种对真实的向往,对真实的无限靠近;科学是纯粹的,对于真实的探索,对真相的渴望。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用来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自然科学是人类研究自然、发现自然规律、总结科学知识、归纳自然法则,创造自然财富的活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必要的,不但能为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培养综合素质,而且对以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上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被赋予神圣的人文形象 ,因为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真理为主旨。这一认识所隐含的矛盾是夸大了真理的客观性 ,而不谈真理的意义问题 ,实质上是分裂了人与真理的关系。大学人文品质应该转向 ,应以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作为大学人文品质的根本 ,大学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现实人的教育、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 ,转变观念、建立自由的空间、确立教育内容改革的原则、健全法制是弘扬大学人文理想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它有多种形象和品格。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象和品格是:(1)科学是一种关于世界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2)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客观规律的社会性活动;(3)科学是一种以发展真理性认识为目标的社会制度。中国对科学的认识由浅入深,迄今,已较全面、深刻,但也明显存在缺陷。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技术代科学,或重技术轻科学;把科学知识等同于真理,盲目崇拜科学;对科学活动的社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关于科学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意识淡薄;等等。当代中国科学观的重建的当务之急是:(1)充分估价技术对科学的依赖性;(2)高度尊重科学的自主性;(3)清醒认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4)继续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真理观虽然坚持了真理的客观性,但它无论是对于真理客观性的理解,还是对真理客观性的论证,都存在着缺陷,不但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存在着重重隐患。而把真理的客观性理解为其正确性,不但可以在真理观上与主观真理论划清界线,而且克服了传统的客观真理论的缺陷和隐患,从而更好地坚持了客观真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符合论真理观是神目真理观和有镜真理观,符合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表象主义、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等理论前提都是不合理的。后现代主义主张用语言游戏来代替符合论,认为真理是以共同体为基础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和相对真理。后现代主义真理观虽有其合理的一面,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难,这使它难以成为主流真理观。  相似文献   

18.
在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问题 ,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它混淆了本体论和真理论的区别 ,将带来理论上的混乱。真理范畴不具有本体论意义 ,赋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 ,人为夸大了它的作用范围 ,抬高了它的地位。真理论本质上具有属人的特质 ,把真理理解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是十足的庸俗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混合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明标准,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单一的客观真实标准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实行兼采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混合标准.  相似文献   

20.
真理有自己的本体,我们可以探讨真理的本体论问题;真理没有本体论意义,赋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将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必须联系认识定义才能合理解决真理的定义,真理不可能是客观真理和具体真理的统一,真理只能被定义为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