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泰昌元年刊《新平妖传》四十回,原到本题“宋东原罗贯中编,明陇西张无咎校.”书序张无咎又作张誉.崇祯金阊嘉会堂陈氏重刊本则作“明东吴龙子犹补”.可见张无咨、张誉都是冯氏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冯梦龙一字耳犹、子犹.《说文解字》卷十上“犹,陇西谓犬子为犹.”犹豫又为小兽名.由犹豫而豫章,豫通誉.袁行云同志《冯梦龙三言新证》(以下简称《新证》)由此推知《三言》各本所署的编校者和作序者张誉、张无咎、陇西可一居士、豫章无碍居士和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墨浪主人一样,都是冯梦龙的化名,可说信而有据.  相似文献   

2.
冯梦龙在编纂“三言”的过程中,对旧话本小说的改造,应当是比较全面的.但由于宋、元、明的旧话本小说保存至今者并不太多,故而影响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全面、系统的评价.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与“三言”中作品有对应关系的旧话本小说至少有如下篇目:一、《清平山堂话本》中十一篇:1.《柳耆卿诗酒翫楼记》(《古今小说》卷十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2.《简帖和尚》(《古今小说》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3.《风月瑞仙亭》(兼善堂本《警世通言》卷六《俞仲举题诗题上皇》之头回.又,三桂堂本《警世通言》以之取代兼善堂本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题作《卓文君慧眼识相  相似文献   

3.
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九有《书旧词后》一文,我读过之后,引起了特别的注意。兹节录其文如下: 余他文未能及人,独于词,自谓不减秦七黄九;而为乡掾三年,去而复还,又三年矣,而乡妓无欲余之词者。独杜氏子勤恳不已,且云:“所得诗词满箧,家多畜纸笔墨,有暇则学书。”使不如言,其志亦可喜也,乃写以遗之。古语所谓“但解闭门留我处,主人莫问是谁家”者也。元符三年十一月一日后山居士陈师道书。(以上引文,据上海古籍  相似文献   

4.
汪全泰及其著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全泰,字竹海,号子纯,又号铁孟居士,人称大竹先生。生年不详。关于江全泰的籍贯,有四种说法:其一,(周氏遗书)卷九“子纯问政”章注日:“子纯出婺州汪氏。”“婺州”原为浙江金华县治。其二,王季樵《铁孟居上诗钞·序》云:汪全泰“派传越国,著籍真州。”“真州”即江苏仪征。其三,《友声集》丛书本《铁孟居士存稿》署“仪征汪全泰大竹著”,《(续纂)扬州府志》卷九《汪全泰传》亦称之为仪征人,刘大绅所编《龙川先生诗钞》附录二《汪大竹先生诗一首》亦题日:“先生真州人”。其四,《龙川夫子年谱》载“婺源汪大竹,故积学…  相似文献   

5.
《郑风》以情诗著称,二十一首中,情诗占十七首.在《诗经·国风》中,情诗数量居“冠冕”之席. 《缁衣》:委婉柔和,朴质自然《缁衣》为《郑风》中的第一篇,是一首表现卿大夫家庭生活的言情诗.春秋时代的郑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都市繁荣,交通便利,文化发达,民俗开放,多言情之作.《缁  相似文献   

6.
同治《宜昌府志·艺文志》收录作品众多,存在误收、误署、误书等三种类型的舛误,这也是传统地方志的普遍问题。误收主要是违背“在地性”原则,将与宜昌本地无关的作品收录。误署有作者误署和时代误署两种情况。误书指编纂刊刻时出现文本的错讹衍脱等失误,如无其他版本对校,需要细致考辨方能订正。张九一是明代“后五子”之一,曾在宜昌府境内创作了大量诗歌,府志仅收录两首,其《绿波楼集》中明确可考的“在地”之作有应酬唱和诗15首,行役抒怀诗26首。  相似文献   

7.
在方回的诗学著述中,《文选·颜鲍谢诗评》(以下简称《诗评》)比其《瀛奎律髓》更为重要。但“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唯《永乐大典》载之,《四库全书》收之,向无单行本,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瀛奎律髓》选录唐、宋五、七言律诗二千九百九十二首(重出二十二首,未计算在内),按题材分为四十九类,每类以时代先后为次,编为四十九卷。是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律诗繁荣的盛况和演进的轨迹。清吴汝纶评《瀛奎律髓》说:其“网罗唐宋诗人至数百家之多,可谓巨观;每诗附以评骘,于诗家派别言之綦详,其著论亦有精语”(14)。日本山本信有也说:“俗士辈往往帝唐奴宋”,“方万  相似文献   

8.
先祖曩居淮安辑《苇间居士题画诗》一卷,山阳邱氏刻之,孤帙单行。后如皋冒氏复刻之《楚州丛书》中。继祖儿时,曾就家藏居士画迹不见《题画诗》者补录得若干首。屈计已三十余年,所录久付飘风,并画亦易主矣。一九六三年,予役都门,于守拙舅氏斋中得读居士《泼墨》及《苇间书屋》两图,绘者题者皆并世胜流,琳琅溢目。时方推重“扬州八怪”,有为八怪辑研究资料者,有考订八怪事迹者。居士画名足与八怪雁行,而遗闻零落,颇拟于诸家题咏中钩考居士事迹。未几北返,斯愿遂虚。顷舅氏沈疴初起,手录郑任二诗并作跋述得图始末,  相似文献   

9.
居士,梵文Kulapati(迦罗越)的意译,佛教四众弟子中在家信徒的俗称。慧远说:“居士有二。一广积资财,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维摩经疏》卷一)居士的重要条件是家境富裕,足以为佛教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智(岂页)也说:“居士者,多积贿货,居业丰盈,以此为名也。”(《观音义疏》)依此理解,“居士”这一名词的实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它通常指在家信徒中较有资产和地位的那部分人。本文所说的宋代“居士佛教”,沿用佛教史上的一般称谓,主要是指宋代官僚士大夫们的佛教信仰和活动;所说“居士”,非指世俗一切信佛者,而又限于他们的上层分子。  相似文献   

10.
五代赵崇祚所辑《花问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它共辑有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词家五百首词。以后,人们常把《花问集》中的词称作《花间词》,把《花间集》的词作者称为“《花间》词人”。《花间词》在我国词的发展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它对北宋词的直接影响意义尤为重大。所以两宋词评家曾对《花间词》有很高的赞誉,并把它作为评价北宋词的标准。例如北宋李之仪《姑溪词跋》评柳永词就说:“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南宋初,晁谦之在其重刻《花间集》所写的跋语中赞扬说:“……皆唐末才士长短句,情真而调逸,思深而言婉”。其后,南宋陈振孙《直斋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须大拏太子度男女背》英藏S.1497(甲)、S.6923(乙)、法藏P.4785(丙),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据甲乙卷辑《失调名·须大拏太子度男女·十一首》.《须大拏太子度男女背》原卷明确“父言”有四.“父言(来日见男女)”一首,《总编》校释疑“来日”是“尔母”之讹,事实并非如此;“来日”犹言“来时”;《总编》校释以为“心”或是“今”之讹,不确;“不许见”亦非不许两儿见母,丙卷作“不喜见”.“父言(世间恩爱相缠缚)”以甲卷为胜,佛经常以“树”为喻来阐释世情;并有“树下住”之喻,甲卷因“着”“住”音同而讹,而“相逢”“逢”意同,“相”又与前“相缠缚”之“相”重复,故校“相逢着/相逢树/风吹切”为“逢树住”.  相似文献   

12.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诗经》里的五首所谓“东门”诗作了初步探索,认为其中的“东门”当指古时里居的东门,而不必拘泥于旧注一概释为城东门。一、“东门”诗概说在《诗经·国风》里有五首诗颇引人注目,即《郑风》的《东门之(土单)》、《出其东门》二首,《陈风》的《东门之粉》、《东门之池》、《东门之杨》三首。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  相似文献   

14.
《墨经》之“侔”,其得以成立之前提应为《墨经》之基本范畴“同”,而《墨经》所言之“同”凡十种,又可细分为“名”层面之“同”、“实”层面之“同”与“合”层面之“同”。墨“侔”正是基于上述三类“同”之前提得以建构,进而实现其“比辞而俱行”的内涵的,由此墨“侔”基于三类“同”之前提形成“侔”之三款,即“名”之“侔”、“实”之“侔”与“合”之“侔”;还可依据三种形式形成“加”之“侔”、“减”之“侔”与“换”之“侔”三款。此外,《墨经》中对“侔”之表述多为举例式,属经验性陈述,故墨“侔”成立之有效式只可经验归纳而得,先验演绎难以得之。基于上述认识,对以往学界所持之墨“侔”属西洋形式逻辑“附性法”、墨“侔”应包含“不是而不然”之“否定式”有效式及“是而不然”“不是而然”等“部分否定”有效式、墨“侔”之“减词”与“减辞”说、墨“侔”属“复杂概念推理”或“关系推理”、墨“侔”即“辟辞”属类比推理、墨“侔”属直接演绎推理等诸代表性观点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风,从总体上看,复古倾向较为明显。兼之他又有一些这方面的议论,故古今论言多以之为复古派或“以复古为革新”的诗人。《古风》其一即为常所征引的重要依据之一。 胡小石先生在《李杜诗之比较》一文中引孟綮《本事诗·高逸》载白:“(兴寄深徽)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之说而评之云:“这是他崇经的门面话,他所作以七言诗最好,五言次之,四言最坏。”实事求是,深中肯綮。继又引“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大我而谁(与)?”及《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数语,并联系李白现存的九百多首诗“古诗占十分之九以上,而内中且有一首只六句”的创作实况,说李白“是一位复古派的健将”,并以所引《古风》其一中语为李白“论诗的大主张”。  相似文献   

16.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韩非把“孟氏之儒”列入“显学”。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教人”、“言先王之仁义”(《韩非子·显学篇》)。我们知道,“仁义”同时并举,正是“孟氏之儒”的特色。因为孔子大谈其“仁”,也多次说过“义”,但从未“仁义”并提。可见韩非事实上把孔孟相提并论。此外,从汉代一些著作和封建国家的措施中仍可看出早期孔孟几乎并列的痕迹,如司马迁说:“(邹衍)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史记》卷74)王充《论衡》一书有《问孔》和《刺孟》两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文帝时,《论语》、《孟子》两书曾和《孝经》、《尔雅》一起“皆置博士”(见赵歧《孟子注》卷首),可以说是孔孟并列。  相似文献   

17.
商务版《说郛》卷六○有《五代新说》一书,无作者名.宛委山堂本《说郛》(?)五四署徐炫撰.按唐宋时书目多著录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二作《五代新记》二卷,作张绚古撰(中华书局标点本误作“张绚《古五代新记》二卷”),《崇目总目》卷二作“《五代新说》二卷,张绚古撰”,《宋史·艺文志》二“别史类”有“张询古《五代新说》二卷”,“小说家类”又有“张说《五代新说》二卷”.《郡斋读书志》卷六著录,解题云:“右唐张询古撰.以梁、陈、北齐、周、隋君臣杂事,分三十门纂次.”是一书之作者,有徐炫、张绚古、张询古、张洵古、张说之异.  相似文献   

18.
在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中,曹丕虽不失为一位重要作家;但就诗歌创作而论,成就却并不突出。他的作为“七言之祖”的《燕歌行》,格调清拔,有“古今无两”之誉,不愧为名作。但这样的诗毕竟只是极少数。在他传世的以乐府歌行为主的四十多首诗(包括残篇)中,四言如《短歌行》、《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有美一人”)、《丹霞蔽日行》等,虽粗具有父“古直”之体,却少“悲凉之句”。五言如《折杨柳行》(“西山一  相似文献   

19.
《五色石》八卷,序言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八洞天》八卷,序言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二书目录首行与正文卷端、均题“笔炼阁编述”,故学者多以为:二书为同一人所撰,如孙楷第先生一九三二年撰《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在《八洞天》条下即云:“此书与《五色石》小说同为一人所撰。”在一九五七年重订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八洞天》条下又云:“此书与《五  相似文献   

20.
陈子昂有《感遇》诗38首,这是文学史常识,似毋庸置疑的。近读黄熙年等点校的《古唐诗合解》(岳麓书社1989年版),却有陈子昂《感遇》诗24首之说,令人感到意外。《古唐诗合解·感遇》评笺云:“《感遇》诗十有余篇,今从合选登其二,以见其寄托之远,洗华从璞,自具初唐之骨。”校点者在这条评笺后加编者按云:“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四首,此处所录系第二、六两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