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文通先生的《越史丛考》写道:“越于勾践之世已封子弟为王为君。《路史·国名纪》丁载:《越绝书》:‘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公元前742年)越相范蠡所筑’。”又称:“《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引《越绝书》云:‘东瓯,越王所立也,即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所筑’。周元王四年为勾践灭吴之年,范蠡于是年筑城,是勾践于灭吴前已立东瓯也。既立东瓯,宜当亦立闽越。东瓯都于东瓯,《东越列传·集解》引徐广曰:‘个之永宁也’。略当今浙江温州。”论定范蠡于周元王四年筑东瓯城。据此论证“是为勾践行分封之确证”。用以推翻《史记·越世家》有关史实的记载。蒙文通先生的这个论断关涉温州古代史的问题。胡珠生同志据此在《温州日报》发表《范蠡初建东瓯城》(1986年1月19日)、《“范蠡初建东瓯城”再商榷》(同年3月30日),论定“为了有效地巩固后方,勾践派相国范蠡前往东瓯筑城”。范蠡在东瓯开发史上作出巨大贡献。”又称:“这两段夹杂在上元县‘故越城’下的《越  相似文献   

2.
试论“汉纪”的史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末年荀悦撰《汉记》,自谓是“约撰 旧书(即《汉书》),撮叙表、志、总为帝纪, 通比其事,例系年月。”(《汉纪·序》)“凡《汉 纪》,其称‘本纪’、‘表’、‘志’、‘传’者, 《书》家本语也。其称‘论’者,臣悦所论,粗表 其大事,以参得失,以广视听也。”(《汉纪·目 录》)就是说,他的《汉纪》,不过是用编年史的写 法,将《汉书》表、志、传中的材料,按照年月 顺序,简约“通比”,归总为帝纪而已。就连史 论,也有不少是抄自《汉书》。历代学界,也认 为《汉纪》仅仅是对“班固旧文,剪裁联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47),“删取其要”(《…  相似文献   

3.
武砺兴 《社科纵横》2002,17(1):56-56
孔子乃万世师表 ,其生卒时间不可不详。现今通行的说法是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 ,卒于公元前四七九年。 (见王力《古代汉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杨伯峻《论语译注》说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 (《公羊传》和《谷梁传》) ,即公元前五五一年 ) ,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 (《史记·孔子世家》) ,相差仅一年。前人为此打了许多笔墨官司 ,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 ,即公元前四七九年。终年实七十二岁。”关于孔子生卒时间 ,公羊高《公羊传》载 :“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谷梁赤《谷梁传》载 …  相似文献   

4.
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渤海历史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中国古籍之中,其次是散见于日本古籍之中。我国史学界有系统地利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探讨渤海的历史,约始于本世纪之初。1929年夏,黄维翰先生撰辑《渤海国记》,“网罗群籍,旁及海外”(该书《自叙》),用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充实了渤海历史的内容。几乎与黄维翰先生撰写《渤海国记》的同时,金毓黻先生撰辑《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遍览中外载籍”,广泛搜集了日本古籍中的渤海史料,“自谓过前人之所  相似文献   

5.
和亲亦称“和蕃”,自汉迄清,至少有150余次。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和亲”之后,历代正史几乎都留下了珍贵的和亲史料,许多史家对和亲也作过比较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唐宋以降,有的“会要”或“类书”为和亲列了专条,如《唐会要》列有“和蕃”条,《册府元龟·外臣部》列有“和亲”条。本世纪20~30年代,王桐龄曾撰《汉唐之和亲政策》,邝平章撰《唐代和亲公主考》,对和亲做了不少有益探讨。近50年来,和亲成  相似文献   

6.
一、西域的概念《辞海》“西域”条解释:“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有二义: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据此,查《汉书·西域传》,该书称西域从孝武帝时始通,约当公元前156-前87年,本来有36国,其后分为50余国,皆在匈奴(今蒙古一带)之西,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6000余里,南北1000余里。东则接汉,以玉门关、阳关为限,西则限以葱岭。而到《后汉书·西域传》的分国记载则把葱岭以西的罽宾(今喀布  相似文献   

7.
对《四库总目提要》的补正订误,继前辈学者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胡玉縉先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后,近又有李裕民先生《四库提要订误》(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崔富章先生《四库提要补正》(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大作问世。兹将我们在翻检《总目》时发现的是书疏误而又未见余、胡、李、崔等先生论及者数则,整理补正如下。本文引录《总目》文字均据中华书局1965年整理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省称《总目》)。(一)《总目》卷156:《筠溪集》二十四卷。宋李弥逊撰。弥逊字似之,连江人,居于吴县……是集首有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按:《筠溪集·附录》《李公家传》谓李弥逊  相似文献   

8.
全国师专历史教学研究会编辑的《中国史研究文集》一书,已经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4月出版发行。我校历史系副主任、副教授、唐都学刊编委李柏录和李严合撰的论文《论岳飞之死》(曾刊《唐都学刊》1988年第2期),收进该书第151页。全书膏论文31篇,分古代和近代两大部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几十位大专院校历史系教授、副教授和研究者辛勤研究的晶品。  相似文献   

9.
郑恕哲 《唐都学刊》2011,27(5):10-10
中华书局1983年6月出版的由贺次君先生点校的《元和郡县图志》河北道怀州"修武县"条目下有以下记载:左传曰"晋阳处父聘于卫,过宁"。按照贺次君先生的点校来理解:晋阳人处父去卫国聘问,路过宁这个地方。但从《左传》的记载看,贺次君先生的点校应有误。如《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秦晋殽之战之后:文赢请三帅,…(晋襄)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译注》李梦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330页。下同。)  相似文献   

10.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2,(15):70-71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生于公元前179年生,四川蓬安人,西汉时期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子。同时,他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经典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说:“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期,曾经有过两次弭兵盟会。一次是在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五七九年),以宋国华元为中间人,约合晋楚两大国在宋会盟;另一次是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五四六年),以宋国向戌为中间人,约合晋楚为首包括齐秦在内的十四个国家在宋会盟。两次弭兵盟会的主旨都是停止战争,和平共处。晋楚双方就这一目的达成妥协,妥协条件则是晋楚平分霸权,而“晋楚之从交相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相似文献   

12.
永嘉四灵,指南宋中叶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徐照字道晖,一字灵晖,号山民;徐玑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赵师秀字紫芝,一字灵芝,号灵秀,别号天乐;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四人之体略同”(《南宋群贤小集·云泉诗》赵汝回序),诗宗晚唐贾岛、姚合,人称“四灵诗派”(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十三)。这个诗歌流派的出现,既有其时代、社会的原因,也是反对江西诗派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侯驺是两汉之际高句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朱蒙所建高句丽政权的国王,当时并不存在两个名为高句丽的政权,《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相反《三国史记》的记载则是有意篡改了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14.
秋瑾入同盟会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在一九○五年加入同盟会,已属无疑,但具体月份尚有分岐。近年,毛注青作《黄兴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说是九月上旬(农历八月);敬莺撰《女革命家秋瑾年谱简编》(见《绍兴师专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也与此说同。我认为此说难以成立。关于同盟会正式成立时间和情况,邹鲁在《中国国民党党史稿》(一九三八年版)中,明确记载说,公历八月二十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开成立大会,加盟者数百人。秋瑾为东京总部评议部评议员,并被推为浙江主盟人。可见,秋瑾入会只能在此以前,而不能在此以后。此外,秋瑾牺牲后,孙中山为她撰的挽联曰:“江产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如果秋瑾在同盟会正式成立后入会,那么“首赞”二字便失去了意义。再则到九月份,浙江省入会者已有十多人,不能设想此时作为浙省主盟人的秋瑾尚  相似文献   

15.
《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由崔连仲等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12月出版的世界史资料丛刊(上古部分)《古印度帝国时代史料选辑》汇编了八篇精彩的资料,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古代印度从孔雀帝国的建立至笈多帝国的兴起(约公元前4世纪后期至公元4世纪初期)这一时代的历史情况。其中《斯特拉波地理学》、《政事论》、《阿育王铭文》和《那罗陀法典》被摘译成中文在国内正式出版尚属首次。第一篇翻译了《斯特拉波地理学》中专写印度的第十五卷(一),分73条叙述了古印度的山川形势、气候条件、各类物产、风俗民情、等级制度以及政治军事等诸方面情况。第二篇摘译了《政事论》这部带有资治性质的重要著作中的部分章节。具体内容有:高  相似文献   

16.
试论周行己     
南宋时期,薛季宣、叶适的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的理学(或称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而立,成为全国思想界三大学派。推溯其源,永嘉之学与北宋后期周行已有一定关系。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他是“永嘉学问所从出也”。而近人侯外庐先生《叶适的唯物主义思想及其对哲学遗产的批判》却认为这“未免估计过高,周行己本人在学术上并没有新的创见”。建国以来,除侯先生大作简单的附带提及周行己外,尚未有专文介绍。因此,本文拟就周行己的生平、思想、同永嘉事功学派的关系,以及他在学术上的贡献,试加论述,求教于学术界前辈和同志。一、周行己的生平周行己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北宋后期温州永嘉县人。  相似文献   

17.
近阅王炜常《越国固陵城考辨》,使我不能苟同,特撰此文与其商榷,并求教于行家。众所周知,春秋晚期吴越结怨,烽火四起,战争频繁。公元前494年吴越二国曾在夫椒发生了一场重大战役,《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夫差二年:“吴王悉(发)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而据《越绝书·记地传》称,由于越王勾践错误地任命了“贪而好利”、“无长策”的“细人”石买为越军主帅,石买发兵至钱塘江上,即“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卒,独专其权”,导致“士众鱼烂”,越在此战役中惨败,退守会稽山,最终向  相似文献   

18.
此外,根据孙本文、蔡毓聪文(如前所引),1902年底(光绪29年正月十五日)曾出版吴建常根据日本市川源之译美吉丁斯(Giddings)1897年著的《社会进化论》而再译出的汉译本,书名《社会学提纲》,为《教育志丛》中的第四篇。可称是迄今所见我国以社会学名称译出的最早一书。“群”和“人群学”最早从清末一些著作和译述中见到。按梁启超于《时务报》答读者问中称该报在当时兼用“社会学”与“群学”(或“人群学”),两种名词通用,并无区  相似文献   

19.
今杭州真教寺,与泉州圣友寺、广州怀圣寺合称中国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因真教寺原来的建筑布局形似风凰,故俗称“凤凰寺”。此寺建于何时,众说不一。1981年出版的《宗教词典》在“真教寺”条目下写道:“一说建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一说为元延佑(1314——1320)年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丁瑞华撰《杭州凤凰寺与回民生活》文称:“相传杭州的凤凰寺建筑于唐代武德年间(618——626),一说是贞观元年。”(《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第154——155页)唐建说与元建说之间相差年代竟有七百年。孰是孰非,兹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20.
陈其泰教授长期从事史学研究,已撰有《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清代公羊学》、《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梁启超评传》等书。最近又出版了《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增订版)、《史学与民族精神》(均由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两部新著。这两部著作突出地反映了作者在史学研究领域转换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史学进行深层次的开掘和现代的审视,并取得了极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