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宗教一直是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直至今日,许多国家和民族仍沉浸在宗教文化之中,甚至有的以宗教为精神支柱。宗教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使得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带有宗教痕迹。文字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直接为文化服务。它的产生、发展乃至某些文字的灭亡都与文化尤其是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孟宪霞 《东岳论丛》2011,32(6):142-146
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经历了从有神论到启蒙无神论再到科学无神论的渐进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加强对马克思宗教观的批判性继承及省思,对于当下我国正确认识宗教及其社会功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碧霞元君信仰与华北乡村社会——明清时期泰山香社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泰山香社,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并一直延续至今。明代中后期,碧霞元君信仰深入民间,以碧霞元君为奉祀主神的泰山香社也开始空前活跃,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清康熙、乾隆时代,余波至于光绪年间。明清时期泰山香社的繁盛集中表现在民间香社在泰山的活动空前增多,香社组织和进香仪式臻于完备,出现了为香社和香客进香活动服务的各种设施;同时,自明末开始征收香税,各地也纷纷以碧霞元君为主神建立庙宇。泰山香社在明清时期的繁盛,既是民间信仰自身发展的规律所致,也与朝廷对民间信仰和宗教的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宗教思想轨迹是:信奉、批判、反思.在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消亡的看法发生改变,认为宗教不会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而消亡;他们对宗教的文化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宗教的文化价值包括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理性的有限发展、大学的形成以及对自由思想的培植等.提出了任何一种信仰体系所必然具有的宗教性的存在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在求善的价值追求上与宗教有相似性;对未知的承认和无限的追求,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否则人们会因为在此生不一定看到美好的未来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在宗教结构体系中,以对神的信仰为基础的宗教意识处于核心地位。正因为如此,在西方源于拉丁文“religio”而形成的“宗教”一词,被神学家们加以利用。由于该词有“联系”的含义,他们于是试图提出证明,似乎宗教从来就是神与人之间所存在的固有联系和关系,把宗教说成是神的启示,是造物主在创造人类时赐予人的“永恒的真理”,这种神圣的永恒的真理是自有人类以来即为人所信仰,不可移动、不可动摇、永不灭亡的绝对存在。在这种宣教中,自古以来历代受苦受难的劳动群众不断努力以求达到自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会灭亡吗?提出这样的问题,实在是不得已的。因为有的同志预言,马克思主义是要灭亡的,将来会有更高的东西来代替它。一九八○年一月十三日,《文汇报》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评所谓“信念危机”》的文章(以下简称“危机”一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事物有产生、发展,必有灭亡。马克思主义也是要灭亡的。马克思主义的灭亡是有比马克思主义更高的东西来代替它。但现在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到灭亡的时  相似文献   

7.
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诞生,而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上,政治和宗教的协调与补充,往往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因素。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南永平八年时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两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佛教不断地域化、民族化,从而形成众多的流派和体系。公元7世纪,佛教从南北两路进入吐著之地。在吐着王朝存在的二百多年和吐着王朝灭亡后的一百多年中,佛教与西藏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接触,进行了三个世纪的斗争,其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  相似文献   

8.
人类不仅创造了日益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且还创造了各种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马克思所概括的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四种方式。这些把握世界的方式作为人类的文化现象,必然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本文试图探求一下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宗教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所发生的新转向。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民间秘密宗教简论濮文起民间秘密宗教是封建社会的产物。1912年中华民国的诞生,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铲除民间秘密宗教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因此,进入民国以后,民间秘密宗教非但没有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寿终正寝,反而乘着军阀割据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将宗教世界归结为"世俗基础",只强调是人创造了宗教是不够的。与其说是人创造了宗教,不如说是特定的国家、特定的社会创造了宗教。费尔巴哈看到的"世俗基础"是直观的、非历史性的;新唯物主义看到的"世俗基础"是具有历史性的"世俗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宗教问题不是宗教本身的问题,观念世界问题不是观念世界本身的问题,不在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找到原因,开好药方,注定无法真正看到宗教世界、观念世界问题的真谛。现实世界的改变,不是能够通过提出某种新的范畴、新的理想就能改变的。纯粹观念世界的逻辑无法真正地改变世界,最多只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必须改变世俗基础、现实世界本身,才能让观念世界、想象世界改变,也才有希望最终让"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1.
论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问题赵林宗教时代的文化特性英雄时代以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终结的标志,罗马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征服者在公元5世纪反被野蛮的日耳曼人所征服。罗马的悲剧只是一场世界性的重大历史转折过程的一个典型例证,事实上,在从东到西的所有古典文明中,在大...  相似文献   

12.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大世界宗教,古往今来,人们对其充满着虔诚而神秘的信仰,影响并统治着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思想已达千年之久。有多少人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却不分民族,不分阶级,不分年龄性别,面对着它诚惶诚恐,顶礼膜拜,有多少生动的神话故事和不朽的文艺作品描述其神奇的魅力;它又是多么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许多领域!宗教信仰不仅是宗教徒虔诚祈祷的心愿,亦是宗教研究要探求的奥秘。为了探寻宗教信仰何以产生与得以存在的根源,本文试图对宗教信仰发生的动因问  相似文献   

13.
<正> 英国学者海伦·加德纳指出:“否定世界和肯定世界这两倾向在张力下的共存,也许是每一种宗教的本质。”这话颇有见地。所谓“否定世界”是指宗教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所谓“肯定世界”是指宗教又植根于现实世俗世界之中。神与彼岸世界的超越性和人与此岸世界的现实性构成宗教的基本命题。正是在解决这一命题中产生了宗教的调适功能。 一、调适是宗教产生的功能性根源 事物的实质性定义揭示现象是什么,而功能性定义则把注意力放在现象会做什么之上。从宗教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调适就是宗教与生俱来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认为,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那么,人为什么要创造一个神,然后又拜倒在神的脚下,虔诚地敬拜神呢?历史上的思想家们作了许多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解释,恐怕都不能回避人与神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才需要创造一个神呢?一般说来,是在人还不能驾驭自然、社会的时候。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学不是宗教,但儒学并非没有类似西方基督教的超越性,儒学的超越性不同于西方的外在超越,而是一种道德自觉的内在超越。这种超越不寄托于人格神上帝,对人自己创造的神没有敬畏感,但是对自然之天的共生共感、交互关系的宇宙即能体现人道的天是有敬畏之心的。儒学是一种人文宗教。儒家的王道政治建立在宗法制度和同姓不婚制度之上,对家族中的人自然要讲为政以德,儒家的王道政治在理想化的想象中塑造了三代之治。天治主义与民本主义的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根基。人人可以成为天子的民本思想较之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似乎更为平等,这是后世民本主义之总根芽。本文论述了先秦儒学不是宗教胜似宗教,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以及以民为本和君权至上三个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结合物质利益问题困境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马克思超越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视野,将对宗教的批判推进到社会现实层面;通过深入研究宗教问题的本质,提出了解释与批判宗教现象的新原则,戳穿"天国"与"尘世"的秘密,回答了"尘世"如何创造"天国"的问题,彻底完成宗教批判。宗教批判的完成是展开其他批判的前提,也是解决人的解放问题的第一步,宗教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争鸣与信息     
王慎之在1985年6月8日《光明日报》《论现代经济科学的发展趋势》中指出,现代经济科学有三大变化趋势:首先,存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体化的趋势。当前,经济科学若不顾盼自然科学这个广大的领域,就会显得空泛、无为和荒芜。理论接触实际问题总是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只注重单一研究,忽视综合分析;只有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缺乏自然科学的精确眼光。其次,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体化趋势。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规律,着眼点在于破坏一个旧世界。社会主义时代经济科学的基本使命是生产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7.
狄德罗曾说过:“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妄想”。并断言:“一切宗教都三倍地被证明是假的”。狄德罗坚信科学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日趋深入,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然而今天200多年过去了,科学进步了,社会昌明了,但是宗教却依然保留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不得不问究竟是什么使宗教得以经久不衰?要想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抛弃宗教神学的朴素唯物论哲学 马克思说:“欧洲,在中世纪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从而“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而蒙古族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到近代社会才完成的。他们从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中觉醒,由怀疑、反对宗教,变为揭露批判宗教,要求抛弃神学,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首先,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到近代社会,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已进入衰弱的“末法”时期,人们开始要求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当蒙古族近代第一个启蒙思想家尹湛纳希,高喊“我们的蒙古国不正是因为贪图安逸,溺于玄术而濒于灭亡的吗?然而人们至今仍不知道,一心想当佛祖,到头来成了马猴”的极为战斗性口号起,蒙古族的有识之士,甚至连身在佛门,修善行德的一些喇嘛教徒也开始提出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罗布桑却丹说:“现在的蒙古人啊,自元朝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产生有其深厚的西方宗教哲学背景,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产生之前的启蒙宗教学说理论加以论述:其一,认识神人关系的实质,把神还原为人,把神性还原为人性;其二,通过科学理性和哲学理性的分析,揭露基督教神学信仰主义的反理性主义性质;其三,用历史学和语言学的论证,把神圣的《圣经》还原为世俗的作品,得出了是人创造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的结论;其四,揭露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在社会历史上的消极作用,打开了从无神论人道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观念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宗教渗透是境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破坏祖国统一,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渗透具有六方面显著特征:政治恶意性、文化侵略性、手段多样性、组织秘密性、破坏严重性。政治恶毒性是宗教渗透的核心特征。文化侵略性是宗教渗透的内在本质。宗教渗透活动的政治恶意性与文化侵略性是结伴而行、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是宗教渗透区别于正常的宗教交往和宗教传播的最根本的特征。活动国际性是宗教渗透的直接表现,策源国往往结成宗教渗透同盟。手段多样性是宗教渗透的外在形式。组织秘密性是宗教渗透的基本前提。破坏严重性是宗教渗透的题中之义。抵御宗教渗透,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认清这些特征有助于实际工作部门正确合理地处理宗教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