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马迁在史家实录传统基础上开创了传记文学传统。司马迁本没有文学性的考虑,也没有后世所谓的文学观念。他只是努力将人物写活,抓住人物的精神,从人物的活动、人物在事件中表露的性格及心理,揭露出历史变化的内在因素,并由此表现他对历史的评判。但如何将人物写活,生动,有精神,这本身便开创了纪传文学传统。司马迁深刻的历史思想和过人的史识,使得他的人物传记达到了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的高度,这个历史思想就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所运用的文学写作手段,亦从此生发。中国古代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正应从此处去深思。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具有高超的讽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作家中的讽刺大师,他的《史记》也是具有卓越讽刺艺术的巨著。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曾假设有人非难他写《史记》而辩解道:“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是说,《春秋》除了刺讥以外,也有褒,他要学习褒的一面,来光汉家之“明圣盛德”。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司马迁的思想时,对他的的法律思想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课题。司马迁没有用长篇专论的形式发表他的法律思想,但从《史记》的具体记叙和间夹所发的议论中不难发现,司马迁的法律思想还是异常丰富的。1 拥护约法省刑,反对严刑峻法,是司马迁重要的法律思想。熟谙历史的司马迁深深懂得,刑法实施的好坏对国家兴衰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凡是具有较好的法律秩序的封建国家,统治阶级的地位就相对稳定;相反破坏法制,滥用酷刑,都会造成政治上的动乱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文艺理论中关于典型论的基本原理,剖析传记文学名著《史记》中的太史公。一反“太史公”或是司马迁,或是司马谈,或是书名,或是官名的说法。认为《史记》里的“太史公”是司马迁精心剪裁、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一个“扶俶倜傥,不令己失时”的伟大史官的典型形象。他忠于职守,修史著述,继承了历代中国史官的优秀品质,秉笔直书,惩恶劝善又不失儿女情肠,他是《史记》中众多光辉的人物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它不仅为我国古代历史著作和传记文学树立了典范,而且也为我们现在研究人才学提供了宝贵资料。诚然,司马迁没有留下人才学方面的专论,但他通过记叙历史人物和太史公论赞,已经表现出在人才问题上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突破了传统的世俗观点,显示了他对社会生活和各种人物的深刻洞察力。尽管他受到某些局限,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他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概括和总结,他的人才观同他的进步历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很多东西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6.
宋嗣廉同志所著《史记艺术研究》是一部很有新意的著作。统计历代关于《史记》的研究,从史学角的研究远过于从文学角度的研究。将司马迁看作伟大的文学家,将《史记》看作不朽的传记文学作品,是近半世纪的事。从此文学史将司马迁列为专章叙述,也有不少著作、论文讨论《史记》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是《史记》中很具特色的篇章,也是司马迁创立的经济史专章,其中包含了司马迁进步的经济思想,是他整个历史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是在历史著作中专章谈经济问题的第一人,从《史记·货殖列传》与《史记·平准书》中,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在经济思想上的"一家之言"。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中,其主要特点是反传统。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传统的经济思想,"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是司马迁反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在历史著作中专章谈经济问题的第一人 ,从《史记·货殖列传》与《史记·平准书》中 ,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在经济思想上的“一家之言”。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中 ,其主要特点是反传统。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传统的经济思想 ,重视商品经济发展是其经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重商论”也是司马迁反传统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传记文学的杰出成就之一是它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司马迁写《史记》人物传记不只是纯客观地叙述传主的生平完事,而是让自己也进入角色,把自己对历史考察的认识,对历史人物的爱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真挚情感凝注在作品中。读《史记》的人物传记,处处都可感到有司马迁这位抒情主人翁的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深厚的感情。法国现代传记文学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序言》中说:“《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从一定意义上讲,司马迁又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对封建社会经济的论述有成套的观点和主张,其巨著《史记》开史书记载经济活动的先河,其中既育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也有微观经济管理思想,前者见之于《史记》中的《平准书》、《河渠书》等,后者则多见之于《货殖列传》,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司马迁整个经济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传记文学源远流长。从第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史记》问世起,传记体就以其辉煌的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重要的位置。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审视这部历史巨著,它在中国传记文学中的奠基作用固然不容置疑。但司马迁写《史记》毕竟旨在反映历史,而不是着意于文学创作。传记文学发展到唐代、特别是到了柳宗元手中,情  相似文献   

13.
《史记》的志怪和司马迁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的志怪和司马迁的思想袁达一部文学作品,总要或深或浅地打上作家的思想印记,一个作家的思想总要对他的作品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名垂千古的文学与史学巨著《史记》,是司马迁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件瑰宝,同时也留给后人不少思索:表现在《史记》里的思想是什么?司...  相似文献   

14.
《天官书》“记国家大礼”,由此可见司马迁把天事当作重要的政治内容载入史册。司马迁作为太史令,“掌天时星历”之职,《天官书》可认为是他的述职之篇。由此,可以把《天官书》作为考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想的主要视点,从中可以发现,《天官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司马迁的天人感应思想、通变思想和大一统思想。  相似文献   

15.
《货殖列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的经济史传,它在我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货殖列传》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古代第一篇系统论述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专著,并以此为内容形成了司马迁的货殖学说。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同他的史学思想一样是自成一家之言的。本文试就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货殖学说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史记》笼罩着浓厚的忧患意识。李陵之祸、忧生之嗟、忧天下史文之不传是司马迁的忧患意识产生的根源 ,卓越的历史学识是司马迁忧患意识产生的思想基础。因此 ,司马迁的忧患意识既是个体的 ,也是社会性的 ,更主要是对文化教育的忧患。发愤修史消解了他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也消解了他的悲愤屈辱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两汉以前,我国没有文学理论方面的专门著作,文学思想是包含在整个学术思想之中的.司马迁也没有建立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如果细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便可以发现司马迁文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卓越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总结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对发展我们今天的文学事业,仍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有没有突破传统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中有6篇少数民族传记,其他某些篇章也涉及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生活在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时代的司马迁究竟持怎样的民族思想?他对汉武帝外伐四夷究竟抱怎样的态度?他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他对传统民族思想究竟有没有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长期研究《史记》的学者,就《史记》民族思想论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有6篇少数民族传记,其他某些篇章也涉及到中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生活在中华民族第一次文化大融合时代的司马迁究竟持怎样的民族思想?他对汉武帝外伐四夷究竟抱怎样的态度?他如何看待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史?他对传统民族思想究竟有没有突破?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为此,我们邀请了几位长期研究《史记》的学者,就《史记》民族思想论题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他特殊的地位。遗憾的是《史记·自叙》没有记载他自己的生年,《汉书·司马迁传》也没他的生卒年的明确记录。一九一六年王国维著的《太史公系年考略》,把司马迁的生年定为汉景帝中元五年(前一四五年);关于他的卒年,王氏持模稜两可之说,“要之史公卒年虽未可遽知,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①。”此后,一些中外学者,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大都以王说为依据②:定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汉武帝后元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