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中国国内产出的增加远远大于国内吸收,因而存在巨额规模储蓄盈余并表现为持续且庞大的经常项目顺差。故国际收支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人民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本文主要运用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并结合凯恩斯乘数过程,试图分析人民币升值能否以及如何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并考察求得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以及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全面反映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国际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增大,国际收支管理已成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在传统封闭式综合平衡模式下的外汇收支平衡已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和研究我国国际收支战略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际收支项目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三大类。本文便从资本项目收支、贸易收支和外汇储备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国际收支战略。  相似文献   

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无疑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以来,FDI利润和红利等的汇出给收益项目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却在日益增加,致使中国国际收支平衡日渐脆弱和不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预防风险。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状况是反映国际间经济往来、经济交易流量的最科学、最完整的记录。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在总体上应该是平衡的,借贷相等。但是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中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一直呈现双顺差状态。从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和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升级滞后的角度,可剖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在具体分析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解决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收支可持续性是一国宏观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是研究和平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如何防范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以及由此引发的基础货币发行量过大,最终造成资产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的现象.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演进的过程中,经济困境可能会引发某些周边国家的政治动荡,一旦有了重大的突发事件,在特殊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产生较大的风险.本文对特殊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特殊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存在的问题,对特殊条件下国际收支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如何保持特殊条件下国际收支的可持续性,维护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平衡概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然科学中平衡概念 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在自然科学尚未萌动的时代,哲学就已经提出了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的平衡观。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整个天宇当作一个和谐与数”。这种和谐论把平衡理解为对立面的“协合”或“和解”,是一种动态平衡观。但是这种平衡观说到底还是建立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而且具有神秘性。所以,尽管它在整体上、在本质上是比较正确的,可一旦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利润汇回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逐渐加大,在大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汇回利润也日趋攀升。借鉴卡莱斯基模型理论审视及线性回归方法均会发现:如果对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外商直接投资调控不当,将引发东道国国际收支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从我国1992年—2002年的具体数据分析中不难窥见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高度关注外商直接投资给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的深刻影响;及时适当调整引资策略;尽快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明 《学术探索》2003,(11):22-24
2002年底以来,境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渐高,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大幅升值将对中国国际收支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富裕的劳动力优势影响到资本项目的顺差,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战略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措施,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由此造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对此,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应扩大内需,让内需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驱动力;鼓励我国企业集团进行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变动关系,分别用简单直观的走势图和协整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是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国际收支并不是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据此,本文认为,解决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必须使用一揽子综合治理措施,但是同时必须把汇率作为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解决双顺差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商直接投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资本、产业、来源结构变化十分明显,这必然给我国经济带来新的影响和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的影响分析研究,揭示出我国国际收支远期的危机较大,将会由潜在风险向显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货币理论基于静态和动态影响的角度实证研究了我国高国际收支顺差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货币理论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经济增长增加了国际收支差额,信贷扩张减少了国际收支差额;短期内经济增长和信贷扩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较小,中期影响较明显,长期有永久性的影响;经济增长、信贷扩张和人民币汇率都动态影响我国贸易收支顺差。因此,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中速增长"阶段,未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增速会下降;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我国信贷增长率和人民币汇率适度升值以降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理论通常限于一个国家的范畴之内,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研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敏感度就越发显得重要。本文基于这一需要,分析了国际收支理论从早期国际收支学说到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到当代国际收支危机理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存在的原因,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分析框架和中国的经济现实,从货币需求和中央银行冲销操作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动调整机制无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两个可能的原因是较高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与中央银行对增加的大部分国外资产的有效冲销。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晓畅 《理论界》2003,(5):40-4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出现可喜的变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外汇储备都不断增加。到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超过10亿人民币,大于国内投资额,外汇储备超过了3000亿美元,这就是经济理论界常说的“双溢出”现象。然而,在繁荣的背后,这种现象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我国的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资金未能完全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双溢出”的现象?一、“双溢出”现象的理论解释及在我国的具体情况要想对“双溢出”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应该了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量"双顺差"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是货物差额和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金融账户差额,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的货币、汇率政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积极应对与消除这种压力:增加产业工人工资;引进外资要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国民经济的GDP核算方式;改变结售汇制度和加快金融、保险、咨询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预测预报,就是通过市场这个商品交换的纽带,来探索供求关系的变化,生产和消费的发展趋势以及规律。市场预测是计划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制定计划的基础和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掌握之,即可使计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使生产经营活动更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应当着重指出的是,生产能力和规模决定着消费水平,反过来,消费的需要又规定着生产的方向,两者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日趋深入,市场预测预报已经引起了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充分注重,逐步认识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需求关系的信息,市场变化的征兆,不仅仅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或交换问题,而是涉及到计划的衔接与平衡,涉及到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问题。搞好市场预测这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计划建立枉扎实可靠的基础上,就能使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平衡协调的概念平衡不仅是生态和自然科学、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也是哲学、文艺、美学研究的课题。恩格斯说:“物质相对的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63页)。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平衡常在。正是由于不断的平衡协调,才构成了事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朗诺弩斯),“富杂多于统一”(尼奥古斯)?,平衡是事物发展的“黄金点”。平衡是美的存在状态和条件。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是新的审美意识系统,更需要平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为此,必须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集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必须积极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一、企业集团的内涵企业集团是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过程中,顺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大庆社会科学》2013,(3):159-160
中国科学院国际资本流动研究课题组撰文认为,全球经济的缓慢增长将使全球国际资本流动总规模小幅增长,而新兴经济体的后来居上将使FDI总规模小幅增加,并主要流向新兴经济体。具体到中国,预计2013年国际收支将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经济项目逆差将持续,顺差规模会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也会减少,国际收支进一步趋于平衡。受欧债危机影响,贸易顺差规模会逐步下降,服务贸易仍然维持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