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法,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是德育资源的创新者 历史和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材料。教师应由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利用者转为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浪漫的爱情故事,有动人的传说,有精妙的哲理,有振奋人心壮举,有气壮山河的壮美诗篇,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在课堂上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能.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参与者.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综合地对教师进行了评价,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参与者。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综合地对教师进行了评价,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一、加强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全体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正确地教育学生,促进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在师  相似文献   

5.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题.本文阐述了如何构建中职德育教学模式和德育实验室,提出了新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以期为中职德育课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上丰富资源已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教学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战场,依托网络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新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主动与未成年人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联系合作,造就一个健康、安全、有序、充满活力而又没有污染的文明的绿色网络环境,深化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孙荣宝 《科学咨询》2003,(24):20-20,26
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开展多年,各种模式的课程体系应运而生,分科教学课程、综合主题教育课程、单元教育课程等课程模式以及情感教育课程、创造教育课程、人生教育课程等活动教育课程不断涌现,大大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体系,增强了幼儿教育影响的选择性.综观这些课程模式,我们可以探寻到人们在设计这些课程时理念上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不仅为我们进一步设计课程模式打下基础,也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选择课程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鲜明地指出了课外阅读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小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里充分强调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并且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指明了方向。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开发学生课外阅读资源方面应该有着不同的方向。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域特点,这是我们课外阅读资源开发的优势。我们如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小学语文课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许多旧的教学观念已被新的课程理念所取代,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以批评鞭策为主转为以表扬激励为主。作为教师应具有敏锐而仔细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优点要适当而准确地进行表扬,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应多进行表扬是必要的。然而,凡事都要有个度,不合时宜或言过其实的表扬,有时不但起不到应有…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整合"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并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体现,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綦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蕴藏着巨大的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为綦江德育提供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库,为綦江教育撑起一片璀璨的蓝天。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有效实施的能动力是教师的"软实力",本文通过对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师的培训,真正使新课程培训落到实处,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等措施提升教师新课程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投入教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多少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经营管理者》2009,(19):312-312
“德”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也是一个学校首要工作,更是一个国家素质教育的灵魂。长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品德教育流于说教,使学生的知、行难以统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其实,在我们多年教育的探究和实践中,我们感受到德育的时机更多地蕴藏在学生经历的经验和教训中,蕴藏在学生现实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行为中,蕴藏在学生内心世界的情感和价值追求中。学生的生活就是重要的德育内容,就是重要的德育课程资源。只有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管理、走向社会的体验中,才能实现德育的教育价值和育人目标。因此,努力挖掘学生生活世界的德育资源,使之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生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将成为我们每一位教  相似文献   

15.
学校宗旨是要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学校服务功能关键所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倡导新的教育理念,而无论是学校的人本位,还是新教育理念的建立,其关键都在于教师。新课程的转变和实施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里,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是专业的教育从事人员,见识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的发  相似文献   

16.
綦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蕴藏着巨大的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鲜活的资源,为綦江德育提供一个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库,为綦江教育撑起一片璀璨的蓝天.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反观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依笔者所见,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健康、创新型人才,实现教育发展战略,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的教育应回归于人性的教育,真正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人性化需求,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系统工程。一、对德育人性化的思考德育人性化就是让德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德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倍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教师再也不是威严地站在讲…  相似文献   

18.
历史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分科教学有所不同,教师要重组原来分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课件、案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新课程观下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只有把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能拓宽学校教育的空间和内容,使教育达到最优化,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必须具备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使家长作为人力资源进入到学校的教育中,从而真正形成一种开放、互动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再次推向新的高潮,标志着我县课改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为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品牌的提升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而今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要求,很多教师有“力不从心”之感,其整体素质严重制约课改的推进。因此,农村中小学数学课改的推进,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