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数据即共享,建立在群体理性和契约精神基础之上的共享价值观逐渐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主要伦理精神。大数据时代共享价值观的主要伦理效应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破除因信息壁垒阻隔而形成的“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信息的共享流转和价值转化。大数据时代,共享价值观面临着信息的高成本获取与低成本共享之间的矛盾、共享数据被污染的潜在风险,以及信息共享行为强化了媒介的“反向驯化”、“数据鸿沟”加剧了信息传播的不平等挑战。践行共享价值观,需要把握信息获取者与共享者之间的权利“平衡点”,强化社会监督与法治,以确保信息的科学和准确;充分挖掘智能技术在信息伦理建设方面的作用,以避免数据“过娱乐化”陷阱;注重共享的广泛性与公平性,以促进信息与数据负责任、有价值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进展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应对时下手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冲击和挑战的积极办法就是因势利导,主动将手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大课堂的“到课率”“参与率”“抬头率”低以及实时控制大课堂难等长期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的教学痛点问题。本研发团队开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技术系统遵循“回归课堂”“教学并重”“精准教学”三大理念,初步实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软智慧课堂系统,多维、便捷和精准的身份识别,课上实时无障碍互动和基于云计算的通用大数据平台四大创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做了一点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即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但是微时代传播的及时性、自主性、裂变式、碎片式等特点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提出了新挑战。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微时代各新媒体形态的互动机制;重视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正能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些来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方案”提出并实施以来,“统合”问题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合的基本内涵可界定为内容整合、观念统一和载体统筹。统合有利于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和实践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和共享两大主要难题,突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较多、学时较少、可用资源有限的发展困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系统的统一性、教育对象的共性特点、课程目标的协同性、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相似性使统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行业协作愿意强化、资源整合、权力优化和职能规范带来了机遇。然而,城市应急管理同时也面临着行业部门内部信息频遭过滤、行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政府应急数据整合能力不足、行业公众双向信息互动不畅的挑战。顺应大数据时代理念、方法、技术要求,城市应急管理行业协作体制创新应着力加强行业内部信息互通大联动、行业之间数据共享大合作、行业公众信息互动大协作,加快建设国家数据开放大平台。  相似文献   

6.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脱节,导致本科教学与考研辅导的“双课堂”现象,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定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功利导向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入学考试的衔接,必须明确指导思想,转变观念,设计并采用分段式双重考核模式,构筑良性衔接机制,从而达到各阶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契合的内在特性,以及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社会氛围共同构成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基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抓好以教师为主体的分工与协作这一核心动力,夯实党委领导下分工协作的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生态的不适应,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引导人们从系统、整体、动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认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互动的具体路径:(1)架构教育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生态链,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2)架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互动生态链,发挥社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以促进二者的互动,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其工作对象、模式与队伍受到新媒体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收集、信息内容与形式、信息传播渠道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认真研究和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做好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是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教学模式是实行交往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学生主体、互动教学、身教重于言教、互相提高、共同发展等观念。实行主体间性视阂下的交往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抓好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的交往三个环节,以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变、知识向信仰的转变、知向行的转变,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实现了信息传播的资源共融、内容兼融、载体共融.在多种媒体通融、共生、共存的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因时而化、因时而谋,积极嵌入融媒体理念,从学生、组织、内容、传播四个维度出发,探索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不断增强高校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话语传播多元化加剧了意识形态甄别的难度、信息内容多元化增加了教学内容筛选的难度、信息交互方式扁平化增加了教学方式的难度、信息技术的专业化增加了教学的技术难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以全媒体为平台,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共享、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互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补的育人过程,打造学生终身受益、真正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师生围绕信息进行的人际传播互动过程,运用传播学基本理论考察这一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分析影响传播过程有效性的因素和探求增强传播过程有效性的策略,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永恒命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面临着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境遇。面对全媒体时代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时代化。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也要夯实理论根基、遵循育人规律、坚持基本原则,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说服力、引导力,在求“变”中坚持“不变”。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既要秉持“求新求变”的理念,也要有坚守“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在全面准确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05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创新,但在教学方法、内容、工具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这一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考评上进行一系列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以及教学效果不佳等现实的问题。分析表明,课程设置重视不够,教育投入与宣传缺乏力度,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是提高与改善当前安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4门课,内容广泛,思想丰富,理论性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今天,这类课程遭遇着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尴尬。如何让大学生认同、接受和喜爱这些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正确应时这个时代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与使命。如何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途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发展为背景,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新媒体创造了信息传播新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场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为使正能量始终充盈于现实与网络空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借势新媒体,突破新媒体场域下内容传播碎片化、信息传播海量化、传播路径无序化、网络舆论多元化等造成的育人困境,与其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在导向、育人、传播、开发、凝聚等方面进行功能优化,在海量信息中找准靶向,实现教育的精准对焦,守正创新,破立并举,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实证调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现状。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偏低,具体表现在传播内容的现实性与适应性不足,传播方法与渠道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据此,提出增强传播效果的对策:加强监管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建构具有归属感的和谐式校园文化环境;增强理论课内容的现实性,设计大量隐含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样化网络文化产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吸引力,组织专人积极参与网络思想领域里的竞争;定期调查分析大学生价值需求,重视传播效果的反馈,以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实证调查,找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提高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