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字瓦当是集书法、篆刻、绘画、浮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杰出艺术表现形式。汉代文字瓦当风靡一时,它不仅在数量上品种繁多,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如何站在书法审美的视角深入分析、研究这一艺术类型,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以此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重点研究汉代瓦当文字的章法布局及对后世篆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瓦的发明和使用,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近年来,在陕西延安卢山茆遗址出土了年代最早的板瓦和筒瓦~([1]),把瓦的历史推到了夏代以前。瓦当的出现则比瓦晚了很多。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屋檐椽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当即挡也,它既有保护椽头的作用,又有美化建筑之功能,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独创。目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瓦当,是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的西周晚期宫殿建筑群遗址的重环纹半圆形瓦当~([2]),整体朴实无华,东周时期开始出现图案丰富多彩的圆形瓦当,秦汉时期瓦当艺术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出现了文字瓦当,瓦当纹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南越国宫署遗址(下文称遗址)~([3])出土了不少各个时代的瓦当,该遗址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中心,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以来,正式发掘面积2万多平方米,自下而上包含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十二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南越国都城、五代南汉国都城等重要遗迹,是两千年来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出土的瓦当就是见证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瓦当当面的图案或文字的分析,来探讨瓦当纹饰的变迁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一位台湾商人的无意询问,使得产于八公山回民村的紫金名砚得以再生,闻名中外 1992年,一位前来淮南市参加一个节庆的台湾商人在参观了风景秀丽的八公山后,询问东道主:“怎么没看到紫金砚?”紫金砚是在明代就进贡皇帝的名砚,主要产于八公山区闪冲回族村。八公山古时别名叫紫金山,紫金砚就产于此地。据北宋《云林石谱》载:“紫金砚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早在西汉时期,紫金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王公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紫金砚还与历代文化名人有过不解之缘:李白曾用紫金砚研墨,写就《白毫子歌》、《寄淮南友人…  相似文献   

4.
松花砚是清宫御用砚,是北方名砚.如今在松辽大地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从松花砚的缘起、兴衰、重生和发展脉络进行探讨,用以推介和宣传松花砚.  相似文献   

5.
付昶 《中国民族》2023,(5):82-82
在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幕的《新疆历史文物展》的八号展厅汉代部分,其前端左手墙璧上放置的古朴、简洁的云纹瓦当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赏。它们出土于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博物馆馆藏石城子瓦当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湖州古代瓦当纹样的造型、类型进行综合梳理,并与中原瓦当艺术进行比较,归纳其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承和发展建筑装饰文化遗产的实践路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发扬地域文化精粹,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雍正皇帝颁赐七世达赖喇嘛的金印为纯金铸造,尺寸为11.35厘米×11.35厘米×10.3厘米,云头纹钮,印文为汉、藏、满、蒙古4种文字,刻有“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之印”字样,现藏于西藏博物馆。历史上,清朝廷曾先后封授五世、七世、八世达赖喇嘛金印,但目前仅有这枚金印存世,因而弥足珍贵,是中央政府封授达赖系统、有效行使主权的代表性物证。“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这一封号最早是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喇嘛的。  相似文献   

8.
手抄阿文《圣训集》长1 9厘米,宽1 6厘米,厚3厘米,用阿拉伯文和古波斯文写成,经鉴定为明代文物。《圣训集》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其制作十分精美。每页用金色线条画出方框,方框内白纸上用阿拉伯文手写而成,方框外用古波斯文写成,页间夹缝处用金、蓝两色绘出精美的民族图案,整体上文字清晰,图案艳丽,显得富丽堂皇。圣训共有三类,一是言语的圣训,即穆罕默德有关宗教、社会问题的论述;二是行为的圣训,即穆罕默德的活动及行为品德的记述;三是默认的圣训即穆罕默德对其弟子言行的默许。手抄阿文《圣训集》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出土文书是研究新疆乃至全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文献,其中的法制文书对于了解唐朝法律制度在西域的贯彻落实情况具有重大意义。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532号墓出土的《唐律疏议·名例律》残卷长45厘米、宽29厘米,共有文字41行,为《唐律疏议》卷六《名例律》疏议中的一部分。其中的第9、第10、第29和第31行均钤有朱印,印文为“西州都督府之印”。  相似文献   

10.
玛雅文字是杰出的文献,尽管玛雅文的著作及其对过去的记述已被西班牙征服者和传教士付之一炬。玛雅人用一种叫作弗洛埃马树[Floema]的无花果树皮制造一种纸。每一张纸有30厘米宽,面积1平方米大小,祭司们在上面写下了象形文字。他们的笔是野猪鬃制的。他们用这种毛笔作画笔,用深红、大红、蓝、黄、棕、绿、马黛黑和深黑色颜料作画。最近确定,玛雅人的书法确实  相似文献   

11.
<正>藏于北京民族文化宫的十一世达赖喇嘛之金册,系1841年道光皇帝所赐,纯金铸造,封册每片长23厘米、宽10厘米、厚0.4厘米,共13片。相邻两片上、下边用铜锔缀连,可折可展,开阖如书帙。金册从左至右,依次为封面、满文、汉文、藏文、蒙古文书写的文字各3片。封面边刻二龙戏珠,面书“敕封第十一辈达赖喇嘛文册”。金册的汉文部分共333字,字依数分行,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启,册文按例首述皇帝权威,因达赖有功,应施以恩宠,进而给予封赏。  相似文献   

12.
宗嘎唐代汉文摩崖碑铭补考——兼述吐蕃古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吉隆县距县城宗嘎之北约五公里处发现了一通额题为《大唐天竺使出铭》的摩崖石刻碑铭.1994年《考古》第七期发表了文普队介绍此碑铭的文章(下称普文).笔者于1993年2月和1994年7月两度赴宗嘎对碑铭进行了详细的临摹记录,并拍摄了照片.兹试就碑铭及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考释和探讨,以求教于藏学界同仁.一、碑铭碑铭镌刻在一山咀修凿出的平整崖面上,其宽为81.5厘米,残高平均为51厘米.碑铭阴刻楷书24行,其中部分文字漫漶不清.又因其下端已损毁无存,原刻满行字数已不可估计.现每行残存6至11字不等,共计211字.额题《大唐天竺使出铭》系篆刻阳文,清晰可读.依据笔者的临摹记录并参照所摄照片,碑铭与普文所刊布之文字基本相同,只是个别字略有差异.兹将碑铭录文如下,并补上普文所漏少量字.  相似文献   

13.
古玩及收藏     
近年来,收藏之风盛行.古玩是传统的收藏品类,古玩市场也因之日见红火.然而,收藏古玩竟有什么意义,却不是每个收藏者所能道及的.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古代文明,所遗古物十分丰富.经力计之,举凡书画.瓷器.古钱.玉器.印章.石橡.碑帖乃至兽吻.瓦当皆可目之为古玩.古玩有美学欣赏价值.夏商周三代铜器,秦汉玉器,南北朝之造像,晋代印书,唐代书画,宋代瓷器,造纸印书,明代宣炉等皆臻完美,今日观之,无不惊讶于古人艺术鉴赏水平和工艺之完美精巧;古玩有考古价值.透过古玩,我们可以看出其产生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铜器和碑刻上的文字,可补文献…  相似文献   

14.
燕下都瓦当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其纹饰和形制反映了燕国都城建设的发达和文化的繁荣,其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饰可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中找到历史渊源,对探讨燕文化和商周文化的传承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端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以老坑、坑仔、麻子坑三大名坑为代表,是指细腻、娇嫩致密、坚实,石色石品丰富多彩,端砚匠人的制作也十分精细。近几年端砚备受关注,而且石坑砚材枯竭,除了其本身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越来越高。本文将从端砚的石品和工艺价值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正2002年8月,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哈拉海城址出土印章一枚,为元代的"元押"。印章为黄铜质,通高(纽残)1.1厘米,重量8.28克。印面呈长方形,长2.7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阳铸八思巴文。印背无款识,印纽呈梯形,顶部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位学者在昆明收藏到一件由建水紫陶制作的"昆明明德中学开远分校"奖杯。奖杯为博古瓶式,高20.7厘米,腹径15.7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9.6厘米,平口平底,腹部有一双狮耳,中间还饰有"明德中学开远分校第一届演讲竞赛男子组第一名校长杨士敏主任马熙文赠"等文  相似文献   

18.
燕下都瓦当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其纹饰和形制反映了燕国都城建设的发达和文化的繁荣,其最具代表性的饕餮纹饰可从商周青铜器饕餮纹中找到历史渊源,对探讨燕文化和商周文化的传承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著作部分 西藏常用中草药 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等编 西藏人民出版社1971年12月 14厘米 910页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同仁县隆务诊疗所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第一册 1972年1月 19厘米 452页;第二册 1978年9月 19厘米 406页;第三册 1975年11月 19厘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席唐卡画像 高103.5厘米,宽74厘米。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品。上面绘有9幅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为西藏人民做好事的图画。其画面以金皮包裹,上刻祥禽瑞兽、“八宝”图案,并刻有献词:敬爱的毛主席,永远跟着您,建设新西藏,建设伟大祖国。2003年8月,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面反映我国西藏社会历史变迁的大型展览—雪域的脚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通过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见证实物详实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睡,地域辽阔风光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