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粮食数字展示出问题的严峻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没有粮食的稳定增长作基础,农村其它各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在建立新中国后曾出现过全党大办农业,全党大办粮食的号召和行动。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16392万吨,达到1984年的40731万吨,32年粮食产量增长近2.5倍。1984年产量与1978年的30477万吨相比,增加了10254万吨。我国农业以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10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应该承认这一成就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1996年,粮食产量在1995年的基础上又获丰收,粮食总产登上了9600亿斤的新台阶,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个结果鼓舞人心。然而,后面的任务更为艰巨,因为,粮食问题是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对我国来讲,这个问题更为严峻,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国家通过粮食生产来解决,再加上,我国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远没有改变。在粮食丰收之年,关于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南宁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和生产函数,分析了1997-2003年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粮食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作出关联因子排序:粮食单产>耕地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施用量,表明粮食单产、耕地面积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的影响最大,从投入角度分析粮食总产与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关联度大;基于生产函数的贡献率分析表明:化肥施用量、农业科技进步、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08%、27.62%、12.12%、10.78%、8.91%、0.49%,说明7年来粮食增长主要依靠化肥投入、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增加作用微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粮食生产函数,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农业劳动力作为粮食核心要素的地位不会改变;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产量的关键要素;农用化肥仍然是粮食生产物质投入最重要的要素;灌溉面积和农业机械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明显;农村用电量并未能提高粮食产量,相反可能存在一定的替代效用;自然灾害仍然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并非仅仅是"一次性"的效应,农业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也未产生明显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的上篇中,我们考察了清代四川人口的发展状况。在传统农业社会,耕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传统社会的人口压力问题,说到底就是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问题。因此,在这里将对清代四川耕地的具体数量,粮食亩产和总产量,粮食提供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人口压力程度作一总体估计。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世界粮食供应日趋紧张。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各方面对粮食的需求不断上升,而世界粮食库存量占当年消费量的比例却明显下降。目前,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饥饿、贫困中挣扎,不少发展中国家,粮荒极其严重。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就当前世界粮食供求的基本情况,造成粮食供应紧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我国将会产生的影响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根据1997-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的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和粮食产量排名的关系所做的分析表明,各地粮食产量主要受制于粮食播种面积,对1988-2011年26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函数分析验证了此结果。那些地广人稀的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江西等省(区),机械化程度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沿海发达省份如山东、辽宁等省的有效劳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人力相对缺乏的新疆有效劳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此外,其他大部分省(区)的粮食产量主要还是受制于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和成灾面积比例等土地类生产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建国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通过这种考察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和供给能力作出了基本的判断。本文所关心的问题,包括粮食生产的总量、单位面积产量、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和消费量,以及粮食增长的速度。本文认为:按照传统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中国在过去和未来都有能力养活自己;从总量看,中国的粮食生产已居世界首位,但人均生产水平还很低,并且几乎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未来中国要提高或保持目前人均400公斤的粮食生产水平,只能靠提高单产和控制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90-2005年福建省粮食产量的波动变化,并且运用广义生产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2个时段对影响福建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和农药使用量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1998-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大局,关系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要求各地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特别要抓紧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并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省一级政府必须承担起保证当地粮食供求平衡的责任,实行省长负责制。山东作为拥有8600多万人口的大省,粮食问题则更为重要。到2000年,山东粮食能否实现供需平衡。围绕着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对宝鸡市近20多年来的粮食产量、耕地面积等情况作出定性定量的分析;对今后几年的粮食产量和需求进行预测;对宝鸡市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初步的探讨。一、粮食生产概况粮食是宝鸡市农业生产的主体,粮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80%,粮食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2.
粮食产量水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着重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在现代周期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时间趋势分解法对辽宁省粮食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辽宁省粮食产量呈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进一步系统地分析粮食结构波动对辽宁省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水稻,其他粮食作物对粮食总产量波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原理和计算步骤,并对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用电量、粮食种植面积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以及农业财政支出对粮食生产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受灾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简单回顾了河南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5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我国的粮食形势:保供稳价面临较大压力,粮食产量增长缓慢,粮食供应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供稳价,必须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保持对粮食工作的重视,防止出现三方面问题。粮食部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要在"紧平衡"中把握机遇,谋求发展,实现三个转变,防止三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粮食产量十二年连增和连续五年超过550亿斤之后,受全国农业发展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阶段的影响,也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内蒙古粮食生产提供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难得机遇。依据内蒙古粮食生产面临的全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大环境、成本上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等困境,提出了为什么进行供给侧改革、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问题,推动内蒙古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清初国家的统一 ,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为粮食贸易的兴盛提供了条件 ;人口增长、农村经济多元化、市镇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 ;就长江流域来说 ,下游与中上游不同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形成 ,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对宽松的粮食贸易政策 ,便利的水运交通等 ,进一步促进了粮食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ARMA模型、指数平滑、灰色预测和组合预测等方法,在预测人均粮食需求和粮食收益率的基础上,基于联合国人口司中等人口增速假设,预测了2015-2030年我国粮食供需趋势.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需求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减慢;小麦和大豆需求增速放慢,玉米需求增速加快,稻米需求增速稳定;(2)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取代口粮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用途,玉米将取代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3)我国粮食产量预期上升,2015-2020年增产0.5亿吨较为乐观,2020-2030年增产1.1亿吨是个极大的挑战;(4)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可能造成一半以上的粮食缺口;小麦缺口基本能被稻米盈余所覆盖;通过贸易途径平抑国内饲料和工业用粮缺口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人口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当前经济改革中,我国的人口城市化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和措施?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就辽宁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谈谈看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为人口城市化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人口城市化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经济改革以来,辽宁每一农业人口提供的主要农产品逐年上升,市场对主副食供应明显改善,1983年粮食收购量第一次超过销售量,农民进城吃饭方便了。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农村经济,为农民务工经商提供了较多的原料、货源、资金和市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10年粮食供求状况的粗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预测2000-2010年可能的粮食产量和人口规模来看,居民对粮食的人均直接消费是减少的趋势,而居民对粮食的间接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这种状况特可能造成粮食供应缺口.因此抑制对粮食间接消费的增长速度,对于解决我国未来粮食供求矛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陕西省粮食生产及其作物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陕西省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背景之下,保证一定数量耕地面积对保障粮食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运用趋势分析及结构分析法对建国以来陕西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粮食生产的特征为:粮食总产量波动增长;尽管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结构基本稳定,但各农作物之间的绝对面积比例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对产量增长贡献最大。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及作物结构变化可以明确土地利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