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初年,库伦集团屡次对内蒙地区实施武力侵扰。创办于20世纪之初的《盛京时报》曾对此事作过多次报道,客观地记录了库伦集团侵扰内蒙的史实和经过。从中不难看出,库伦集团侵扰内蒙是有计划、有准备的,其侵扰过程历时数年,但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这与其自身实力不济不无关系,同时也是北洋政府严厉反击和沙俄政府削减支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发展到公元20世纪的80年代,炎黄子孙之中,出了这么一种——“反传统的英雄”,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描抹得一团漆黑,自诩要给中国文化“大换血”,要“使国人脱胎换骨”,“重建”人的生命本体”。其调门最高者,甚至扬言:“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说我叛国,我就叛国!我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如此“文化精英”的作为,不仅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即使有,恐怕也是无以复加的了。纵观历史,不可多得,实应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3.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一小撮外蒙反动王公喇嘛,在沙俄策划和援助下,公然宣布“独立”,背叛祖国,投靠沙俄。内蒙古哲里木盟①札萨克图旗执掌旗政的札萨克郡王乌泰,在沙俄和外蒙古叛国集团的煽动和支持下,亦公开参加了这场背叛祖国的罪恶活动,从一九一二年八月起,在哲里木盟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暴  相似文献   

4.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道道地地的叛国篡权的女野心家和阴谋家。唐朝司马贞曾说吕后“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明代李贽的《藏书》也说“汉高祖吕后婿虐谋篡之后”。这些评述,都指出了吕后叛国篡权的本质。而白骨精江青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竟不择手段地肆意歪曲历史,极力吹捧吕后是“法家”、“伟大的封建政治家”,恬不知耻地自比吕后而感到“不胜荣幸之至”,鼓噪什么“刘邦死后,她的妻子吕后专政。”,暴露了她企图在毛主席逝世后登基坐殿的狂妄野心。被颠倒了的历史应重新颠倒过来。被“四人帮”美化了的野心家吕后应还其本来面目。了解吕后的所作所为,就不难看出江青吹捧吕后的用心所在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发展到公元20世纪的80年代,炎黄子孙之中,出了这么一种——"反传统的英雄",他们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描抹得一团漆黑,自诩要给中国文化"大换血",要"使国人脱胎换骨","重建"人的生命本体".其调门最高者,甚至扬言:"我无所谓爱国、叛国,你说我叛国,我就叛国! 我就承认自己是挖祖坟的不孝子孙,且以此为荣."①如此"文化精英"的作为,不仅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即使有,恐怕也是无以复加的了.纵观历史,不可多得,实应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6.
摘要: 晁衡在华的神奇经历和他的汉诗及和歌创作都是值得记述的。他的一首著名和歌的两种中译,竟然被人误作他的“汉诗”。江户时代日本有人污蔑他“叛国”,也有人为他驳诬,如今中日两国人民都深情纪念他。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一年七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获悉内蒙德胜旗农牧民自动起来开展斗争的情况,决定派遣王若飞、田德秀、潘恩博三人去内蒙成立西北特委,王若飞为特派员,田德秀为军事部长,组织领导陕、甘、宁、晋、绥、新地区的农民解放斗争和民族革命斗争,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把“西北工作打成一片”。 九月,他们到库伦(乌兰巴托)与共产国际远东局取得联系,然后分两路出发:一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所谓“先坚持后发展”,另一种是所谓“先发展后坚持”。持前种观点的人认为发展是关键,“首先是发展,然后才是坚持”。持后种观点的人则认为坚持才是关键,只有先坚持然后才能发展。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不无偏颇。坚持和发展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既不相悖,也不存在着先后的问题。坚持必然发展,因为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会僵死,因而也就无法坚持;同样,只有在坚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发展。不然,发展的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别的什么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先锋派”小说中,凶杀描写成为一种时尚。对这些凶杀描写如何评价,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先锋派”小说的凶杀描写是失败的,原因是他们对小说“意”的理解存在着偏颇,他们或将意的两个要素—思想观念和情感对立起来,把凶杀描写的社会性淡化,使它们成为图解西方思想观念的符号,完全脱离了现实。将小说的审美情感神秘化,夸大人的原始本能,排斥小说的理性效应。这两种倾向是“先锋派’小说凶杀描写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提起英语中表“人”的后缀(suffix),一般都知道是-er;-or;-ist;-ian,尤其对-er-、or两个更为熟悉,认为在动词后面加上-er或-or,就是表“人”,至于这些后缀的译法,初学者都给它个“者”字了事,其实英语中可表“人”的后缀远远不只这几个,其译法也不能以一个“者”字了却。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一、英语中表示“人”的后缀英语中表示人的后缀常见的有:-an:接在国家名和地区名的专有名词后,表示某国或其他的人。例如:American(=people of America)Mexican(=people ofMexica)-ant/-ent:一般接在动词后,表示某一动作或行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关系是根据人与人的会谈,一些人影响另一些人。心理学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产生三种状态:个人心理,情况研究和民族心理。关于个人心理,处理国际事务的人是同别人一样的:他们的失败或成功都是由于共同的一般原因所引起。关于情况研究,在人类事务中要辨别所遇到的人的特性和在什么特殊的环境下所接触的人。关于民族心理,我先指出两点错觉:一是认为仅靠熟识就能相爱,二是认为各民族间的思想和情感可以主要地决定国际政策。关于一个民族心理的产生所具备的因素,有三种学说:(一)神秘主义主张每个社会似乎有一个“集体的灵魂”,为组织中各个人神秘地和深刻地所共有。(二)社会学学说主张民族心理是完全由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三)性格学学说主张民族心理是根据各种典型的性格的不同分配,而民族性格的基础是由遗传的各种成分所造成,经淘汰使之加强或中和。文化人类学在今天传布得太广了,非指出应当注意它的一些缺点不可。倘使说环境无可否认地造成习惯并因此锻炼行动,那末人们从来不能用清楚的方法来证明环境可以深刻地改变性格。在一个国际会议里,演说者讲得漂亮,这对法国人说是一种才于而对英国人说则是一个不安的论调:漂亮很可能不够严肃。法国人碰着困难就等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解决问题就应当作明智的努力。英国人根据英语中“经验”一词的含义继续固守他对物和对人的作风。美国人也用经验,但用动作的经验:“实验”。遭遇失败的态度也显出各国人性格的不同。法国人不甘心于失败,而对美国人,失败了并不谴责一个人,倘使他率直地承认失败和从中取得教训的话。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发觉、确定、说明。纵使民族心理学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它至少可以帮助人类共同生活——从中取得快感。这就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三大运动,中国大陆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基本上肃清,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资产阶级许多“五毒”行为被揭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周恩来选集》下卷第93页,以下简称×页)。在这个问题上,当时党内有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急躁地把前途当作今天要实行的政策,超越现阶段的政策”,企图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犯“左”倾冒险的错误;“另一种就是忘掉前途,忘掉坚定的方针,盲目地只顾  相似文献   

13.
吕后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女阴谋家、野心家。汉高祖刘邦临终前就已经看出她阴谋篡权叛国的野心。刘邦死后,她更肆无忌惮,摒王陵,罢周勃,架空陈平,大封吕姓兄弟子侄,废黜幼帝,“临朝称制”,实现其篡权叛国的狼子野心。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吕后的篡权活动是早在刘邦在世时就已经开始的,而谋杀汉初功臣宿将,就是这种阴谋活动的大暴露。吕后名雉,字娥姁,山东单县人。她父亲客居沛县时,看中了还在当亭长的刘邦“隆準龙颜”,状貌不凡,“因重敬之”,硬把吕雉嫁给了他。但刘邦和吕雉感情并不好。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歧义?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譬如,“他们三个一组”,可以理解为“他们三个人是一组”,也可以理解为“他们这些人,按三个人一组来划分”。有歧义的不包括下面这一类句子: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自同盟会成立后,反复强调避免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自由发展,同30多年前马克思就俄国前途问题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理论意向与思想内涵都是十分接近的,同样可以视为一种“跨越”理论.而且,这一“跨越”理论还是民生主义的主题,其“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主张都是为了达到“跨越”之目的.在“跨越”如何可能之问题上,孙中山的思路亦为正确,既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和思想的传统,亦看到了近代中国同世界先进文明的交流与融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有别于自然演进的西欧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条件的回应。这种发生于两种文明和文化冲突之中的“后发型”现代化,就不能不存在一个对现代化的选择问题。这种选择一方面取决于中国文化模式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进行这种选择的主体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中国人天朝大国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以极度复杂的心态开始了一个学习西方,以期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可以说,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毛泽东,无一不在进行着这样一种选择。在这些选择中,康有为的选…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 ,新状态小说的绝大多数文本都是写“当下”,罕有对时间厚度和历史深度的努力寻求 ,然而新状态小说依然包含着“理念的乡愁”。这种乡愁在实质上充满了对于现实世界扣问的冲动。其鲜明的表现是 :无聊。当无聊成为人的存在状态的标志的时候 ,人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虚无的人。这样的一种叙事态度 ,对于恢复人的作为“普通的人”、“具体的人”的权利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它同时也带来了问题 :深度的丧失 ,超越性的缺乏 ,价值立场的游移。这些问题 ,需要新状态小说的叙事者正视与解决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哲理诗中有句名言:“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话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美国有一个叫罗伯特的人,用几年时间收集了七万多件“失败产品”,然后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室”,并一一配上了言简意骸的解说词。由于这一展览给人以真实深切的警示,开展后观者如潮,给罗伯特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19.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先后召开过两次政治协商会议,前一次是在重庆,由蒋介石主持,后一次是在北平,毛泽东致开幕词。前者为“旧政协”后者为“新政协”,相隔不到4年却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前途。同是政治协商,前途殊异,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以虚掩实 狡诈欺诚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待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消  相似文献   

20.
1922年秋章士钊从欧洲考察回国后,提出了以农立国论,主张在中国建立“农国”。什么是“农国”?在章士钊的眼里,“农国”既是一种文化模式,也是一种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平均主义、封闭或半封闭。以农立国论的经济主张有什么理论价值?如何评价以农立国论?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